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内生动力、机制与途径 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的研究

内生动力、机制与途径 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的研究

  • 字数: 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向仁康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493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特征。建国后,中国政府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结果加大了二元经济的结构强度。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以市场经济体制为方向进行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改革,结果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跟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跟我们同水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速度缓慢。书稿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结构转换、传统农业现代化与二元结构转换、城乡融合发展与二元结构转换三个视角进行分析表明,促使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的内在矛盾是多维的,二元经济转换的途径注定也是多维的。为了早日实现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就应当提倡坚持走多元化的二元转换道路。即扬弃那种在经济发展中非此即彼、片面强调某一发展战略的传统思维,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作者简介
 
目录
1.绪论
1.1选题的意义
1.2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
1.3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2.国内外二元经济理论综述
2.1国外二元经济理论的述评
2.2国内学者对二元经济理论的研究
3.中国二元经济的总体情况
3.1二元经济的衡量指标
3.2改革前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分析
3.3改革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分析
3.4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总体分析
3.5中国二元反差程度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4.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结构转换
4.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与总体情况
4.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生动力分析
4.3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主要途径
4.4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建设
5.传统农业的现代化与二元结构转换
5.1西奥多·舒尔茨与黄宗智关于传统农业现代化的理论
5.2中国传统农业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5.3中国传统农业走出“内卷”困境的途径
5.4有利于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机制建设
6.城乡融合发展与二元结构转换
6.1城乡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发展理论简述
6.2城乡差距的三个维度分析
6.3城乡融合的内在动力与途径分析:基于农村视角
6.4城乡融合的内在动力与途径分析:基于城市视角
6.5城乡融合的一种新形式——以休闲经济的“农家乐”为例
6.6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建设
7.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7.2研究的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