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思理集

思理集

  • 字数: 1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语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12059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于修心镜语中透悟生活哲学的思辩于行云流水间探索世界的幽微之美诗作饱含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紧踏着行进中的时代节奏,回荡着引人奋发向上的光明主旋律
内容简介
《思理集》是岳学鲲近两百首诗作的精选合集。这些诗作,于修心镜语中透悟生活哲学的思辩,于字里行间,探索丰富多彩世界的幽微之美;诗作饱含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紧踏着行进中的时代节奏,回荡着引人奋发向上的光明主旋律。
作者简介
语吾 原名岳学鲲,字修远。1967年生,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人。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财政文学会副会长。出版有诗歌集《情维斯乡》《情系山河》《情沃心田》。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工作。
目录
目录序一引人奋发向上的光明旋律王世尧·001序二深沦儒雅斑斓宏达陈柏清·005自序诗意源于生活·008格物篇五言绝句新岳·003翚思·004柳烟·005和归·006五言律诗访浯溪·007端午假期·009赠仲春·011躯微探海·013冬寒杨蓓·014七言绝句闻布谷·015移竹·016春耕·017秋思·018晨行·019游谐趣园·020运通驻望·021朝乾·022锦纹·023夏初虹霓·024丙申高考·025甘雨桥望·027红云老师·028鸡年送吉·029二月二吟·030玉兰贺节·031黄骅冬枣·032松秋·033真香·034七言律诗初宿静颐堂·035迟碰嚓·036新清明·037新水·038小暑感意·039大雨·041丙申中秋·042一树花开·043观樱·045飘叶·047览红海滩·048玉簪花·050赏银杏大道·052花齐清明·054梨花祭·056晨闻燕鸣·058明心篇五言绝句春节回乡见闻文章获奖有感·061晚归赏花·062《财政文学》群挺规在前赞·063五言律诗贺《中国财政》创刊六十周年·064惊震二毛须·066财神日拜戊戌年·068七言绝句……
摘要
    引人奋发向上的光明旋律王世尧学鲲是我的朋友,是富于思辨力而又颇具家国情怀的时代诗人。《思理集》之前,我曾读过他《情维斯乡》《情系山河》《情沃心田》三部诗词集。他的古体诗词,显示才华之余,更洋溢着春风的清润温馨,卷舒着阳光的明丽坦荡。近些年,中国文学艺术呼唤传统文化,古体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文体和载体形式,不可逆地在强力复兴。大江南北,各类诗社、民刊、公众号网媒,勃然而有风起云涌之势。在回归的大潮中,学鲲是理想主义的弄潮儿,他独自执帆,破浪前行。当别人舒散怀抱,放纵自我,杂然无序表达各种感悟时,学鲲把更多的落笔点,抒发在民族与国家日益壮美的光明坦途。他让奔放的诗怀,摈弃儿女情长的婉约,吐吞出兼容并蓄的豪迈,辽阔着真诚宏远的视野。正如他开篇绝句所言:大爱国魂正,精忠民魄嘉。兹兹新岳望,念念向无涯。诗贵言志,学鲲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就职于国家财政部机关,有着繁忙规范化的工作,有着谨严的党性约束,有着为人师表的心灵坚守。照理说,这和浪漫的诗情画意似乎有些隔绝,但他内心那奔放的诗人情怀,像关不住的春光,在沉寂的畅想中,冉冉萌绿,静静开花。他和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一样,对春天有着感怀不尽的眷恋。他在《赠仲春》这首诗中这样写道:千年一净影,万载双姑峰。时代新基起,畅达亮点生。先连接带路,后续继征程。盛夏风清爽,仲春花灿蓬。读罢这首诗,感觉清爽柔韧的风扑面而来,令人沉醉,又令人意气昂扬。他没有把对春天美好的寄望停止在自我的欣悦中,而是把一种情怀引深到光明的新时代,全景化地表现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境界升华。从背景氛围得以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构想,让人充满期待和憧憬。学鲲对大自然的物华,有着敏感的精神触觉。当不在繁忙、郑重的环境中行色匆匆的时候,他让诗性的潮涌从容回归。无论寻幽乡野,还是梦里与同窗的琴岛相聚,他于盎然的情趣中别开生面,文词隽秀。《初宿静颐堂》这首诗为我们深悟诗人的内心,提供了意趣清芬的佐证:寻幽格定大皮营,初宿乡村品鸟鸣。檐下修身翻史册,园中养性弄春耕。月光似水波明院,琼树如姝影画楹。梦里同窗琴岛聚,槐香一觉已深更。热爱诗的人,一定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学鲲虽然是一个出色的政工干部,但他的心性给了他为人为诗的风骨和情怀。工作之余的一切,他心灵那片净土,舒放着激情的风暴,飘逸着圣洁如雪的云朵。从他作品的数量和节奏上,接近可以看出他笔耕的勤奋,更可以看出他扎实的阅读功效。中国文化不仅古老而渊远,更是一个诗的大国。从屈原到李白、杜甫、白居易,更有陆游、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乃至高启、萨都剌、纳兰性徳、顾春、秋瑾等不胜枚举的绚丽诗星。学鲲是秉承者,是后来人。《思理集》是学鲲近年新作精选的合集,近两百余首。也是他钟情一域的心血之作。他的诗真实透明,生动拙朴,遣词造句,精于苦吟。在这些诗作中,读者可以重新分类,由感解读,从不同角度,不同审美价值取向卓然评定。至少我认为,《锦纹》《黄骅冬枣》《新水》《观樱》等诗写得机智随性,可以俊赏他从容的文笔和松弛的语境。而《读邹平女士〈吟啸徐行〉》《学书法》《展望“读书日”》《高铁车厢读〈有机马克思主义〉》《天命之生两首》《次银婚纪念之日心关两会》等诗中,可以于修心镜语中透悟生活哲学的思辨,可以探索人性良知的细微之变,从中解道作者清莲自许的真诚。我说过,学鲲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在自己的职场生涯中铸就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光明、进取、沉着、坚韧。同时又以一个诗人的浪漫情怀,以古典诗词的文体形式抒发充满阳光之遇的人生态度。《顾諟端午》《爱国情怀》《平江座谈定点扶贫》《两会闭幕感咏》《鹿邑拜老子》《河冰花开兼记生日》《悼念大大崇学》等诗,不仅写出了宽阔宏远的政治视野,也写出了纯粹温润的人文关怀。学鲲的古体诗词,都是有感而发之作。字里行间,饱含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紧踏着行进中的时代节奏,回荡着引人奋发向上的光明主旋律。我们读他的诗,品味着他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他一同分享生活的乐趣与生命的哲思。当然,学鲲的诗不可能完美无瑕,还有更大的升华空间,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更需精进迈前。这不仅要持之以恒的勤笃,还要取艺诗性的空灵之美,让诗境与人境的苦行,抵达最理想的心灵归属之彼岸。是为序。于2018年7月29日深沦儒雅斑斓宏达陈柏清戊戌初夏,伏暑未临,浅炙微昭,心花暖春。接景辉师邀,品赏岳先生学鲲大兄大雅之作《思理集》。每于更深夜静,星靡月阑,沐手秉灯,瞻阅滔滔,如空山松子,寒岩听泉,或幽或邃,不禁称绝;又如西窗蕉雨,丹桐坠井,或朴或醇,几忘案牍;更如登采薇蘩之舟,深感奇彩斑斓,儒雅深沦,智德宏达。严羽《沧浪诗话》有云:“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钟嵘《诗品序》曾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欲以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思理集》之识,高古深远,雄浑飘逸。《思理集》之感,睿考哲思,多有妙语。又见忠纯爱民,仁义参度。如《锦纹》:“初夏雨晴千叶欣,兰黄柳绿浅匀深。晚风拂水滋秋意,倒映天光碎锦纹。”拈花之秀,晓畅清逸,令人想起陆放翁《龟堂晚兴》:“九日春阴一日晴,回塘闲院惬幽情。小鱼出水圆纹见,轻燕穿帘折势成。”《初宿静颐堂》:“檐下修身翻史册,园中养性弄春耕。梦里同窗琴岛聚,槐香一觉已深更。”又让人感受到白乐天《龙昌寺荷池》“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般的清凉胜境,意蕴悠悠。诗言志,诗铭史。杜子美有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千百年来为仁人志士传唱自勉。《思理集》中多有关注民生佳句,震人发聩,情寄以志。如《〈李文清公日记〉拜读后敬记》:“文正上关国运势,情真下切庶民声。”《大雨》:“今夏全国多雨泻,朝夕各地少灾生。”《高铁归途》:“两三云朵挂天闲,四五农人芟草苦。”拳拳爱民、恤民之意,内刻于心,外化于文。如《一树花开》:“小院樱桃花灿鲜,白洁纱幔朵团团。树旁湘子浇园碌,亭下愚公览史闲。”颇能体现诗人南山之味。如《端午假期》:“精读开府赋,细品小修诗。怆恸江关感,性灵山水知。”于豁达之外又有古今圣贤皆寂寞之叹。如《躯微探海》:“烧烤雾烟围,酒酣夜幕垂。流云舒画卷,动树爽风吹。涛浪击节送,月星追跑飞。卧沙幽旷远,鹍化亦躯微。”既有人文抒怀,又迸发出人与自然、动与静、远与旷、近与达的审美意蕴。如《松秋》:“秋黄风起飘千叶,青定新尖不动岿。”“新尖”二字双关“心坚”,笔兴中多文奇之趣。宗白华《美学散步》中说“每一个造出新节奏来的人,都是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思理集》遵从我国古体诗传统,却不拘泥于古。能有古之形味,又有今之思想。长于浅显之言发大事、记现实,识大理、述当下,实乃体古意新,当为中华诗坛留下新时代、新诗韵、新理念之印记。如《平江座谈定点扶贫》:“浅聊晨步三街半,深入座谈四点钟。机制联结精准策,措施细化务实功。”《陪同胡静林副部长赴云南调研飞行途中两首》:“途中酿议扶贫策,后晌踏泥细访乡。”《难寐》:“组织结对开基点,勠力同德带面新。国策知行合一务,康成践诺种千金。”都给当今古体诗坛注入了新鲜血液,蓬勃生机,朝气欣然。值得称道的是,《思理集》不只在体古意新上有传承、有突破,文中的《题解》《注释》也值得关注,大量典籍之拓展,堪称古典文学小百科之全书,令读者在欣赏诗作之余还可增知长识,畅游历史长廊,这也当是《思理集》之特色。瑕不掩瑜,如果说雅作之幽微,勉而言之乃用典过隐,未免有和寡之嫌,此只管窥之见也。抚卷默沉,突觉灯烛如昼。青梅煮酒,快意人生,晓月清书,顷刻释然。此乃以微心对鸿鹄、以陋白对大儒之旅,亦是解惑疑脉、朝闻夕足之途。谢景辉老师之邀,谢鸿儒梅鹤之雅,并致同怡夏安。于戊戌初暑诗意源于生活(自序)生活即诗。诗意源于生活。如将生活中的诗意融入个人思想情感,用凝练的文字表达出来,就是好的诗句。诗句含情蕴思,可以净化人、吸引人、感染人、启发人和教化人。写给自己的诗,最为真实,能够净化自我,充实生活,抚慰心灵,激励奋发。我的诗多是写给自己的,记录下自己的一事经历或此一时彼一时的心灵感受,算是说说自己、写写自己罢。每一小句,虽无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推敲苦吟,亦无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谨严高致,但多能够情溢于心,真实感受;思出于脑,源自生活。故在《情维斯乡》《情系山河》《情沃心田》出版后,拟再编辑推出《思理集》《思怀集》《思行集》,以梳理情思,鞭策自己,亦期与志同道合者交流。小句虽为抽屉文学、言己之作,但敝帚自珍、毛羽吝惜。今编辑成册,以写作过程的思考为主线,分为理、怀、行三集,其中《思理集》重识、《思怀集》重情、《思行集》重见,在此略述梗概,就教于方家智者。《思理集》强调思考成诗中迸发出的哲理火花。其中的理,即哲思、道理,是五千年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价值体系中的精髓,是近百年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优选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与奋斗精神。该集分为四篇,即格物篇、明心篇、正道篇、爱仁篇。格物篇中小句多为由物起兴,经思考推究,省理悟道,有契合“道理”之浅见。明心篇中小句多由理入心,以静心、养心提高涵养,以淬心、励心昂扬斗志。正道篇中小句多为敬业施策、学习调研、求真创新之工作实践,偏于记事,重在纪实。爱仁篇中小句多为友情挚谊、孝亲敬贤、仰慕缅怀之作,凸显情爱盈心、仁义致行。《思怀集》反映作为人生起点的家庭、故乡和本源,从亲情、乡情延伸至家国情、天下情。该集分为四篇,即覃怀篇、恩亲篇、中原篇、九州篇。覃怀篇中小句,是对出生地,人生本源的记忆与思念。穿越时空,膜拜于夏商时期称为“覃怀地”的现在焦作市区域,纪念讴歌“怀川文化”的昨天今天,展望山阳家园的光辉明天。恩亲篇中小句,情思绵延,真爱无边。可谓:钟爱亲人血脉情,孝心浓郁;感恩师友校园谊,慈怀缘深。中原篇多为与豫州大地即河南省相关的小句。中原是华夏文明发祥地,我常引以为荣,曾在大学毕业纪念册上狂妄而志“中原魂”。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中原文明的扩展与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编选小句遂延伸到在江南读书、北京工作、东北挂职的生活片段和夫人的故乡芙蓉国等地,记录思乡文化的流源与多元。九州篇中小句表达的是天下观、天下情,亦即“九州处处是家乡”的旷达胸怀。古人云“得中原者得天下”,认为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天下者,中国也,中华也。当今新时代,岂可只逐鹿中原?而应立足吾国吾土,放眼世界寰宇。《思行集》突出了“行”,是躬行,是实践,亦是走过山水城乡留下的足印,贯穿其中的则是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思考。我赞赏明代王阳明“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等思想观点,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理论是相通的。该集分为四篇,即陟山篇、临川篇、访贤篇、浥尘篇。“陟山篇”中小句,均为登高望远时的感悟。现就“陟”字,略作解释。北京有个陟山门,即北海公园东门,门后为白塔山,入门即可拾级登山,故得此名。门前有个曲折小街,约二三百米长,称为陟山门街,与景山公园西门相接。我的家乡武陟县设置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亦含“陟”字,明万历《武陟志》载:“武陟县,周武王牧野之师崛兴兹土,故名。”上面所说“陟”字,就是登高、上升之意。陟山而行,亦即行中登高。恰如人生之路,多高低不平,唯勇于陟攀,方能有“三千万里峻峰游”的壮怀和“大吼一声好巍峨”的豪迈。“临川篇”中小句,一般为临江蹚河涉水迎雨时的雪泥鸿爪。有《大浪淘沙》“今朝有幸观沧海,试问曹公在哪边”的流光喟叹,有《吉林松花湖培训基地客房窗外》“风去群山静,船来燕尾开”的动静开合,有《雨游井冈山五龙潭》“喷雪珠帘藏碧玉,声声响震九重天”的清新悠远。“访贤篇”中小句,多为拜谒古今贤人志士故居旧地、庙堂祠陵,学习他们精神风骨、志节德操之作。孔子《论语·里仁》倡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是一个道理。今人不仅要学习古今圣贤,向榜样看齐,也要力争为身边人及后人再树榜样。“浥尘篇”中小句,取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境界,或清雅闲适之慎独、或淡水相交之厚谊、或旷朗无尘之静美、或穿越时空之感通,淋漓心情,畅快胸意。值此,且对我的笔名“语吾”,简略介绍。语者,说也;吾者,己也;语吾者,说说自己也。“语者言亲,吾尤爱仁”是我微信的个性签名,亦是自己的内心追求。语者,豫也,河南省也;吾者,武也,武陟县也;语吾者,豫武也,河南省武陟县也。故土是情感根基,家乡是力量源泉。说说自己为私,感恩家国即公。立定己心,方能克己奉公;记录个事,当可窥斑史实。诗意生活,美好本真。凝练生活中的诗意美好,是为诗者肩上责任,也是为诗者心灵远方。语吾愚钝,不敢踯躅,唯当继续坚持不懈地识理,坚信达观地澄怀,坚定不移地践行。谨序。岳学鲲于2018年8月格物篇五言绝句新岳大爱国魂正,精忠民魄嘉。①兹兹新岳望,②念念向无涯。【题解】该绝句作于2015年11月17日,是作者赋体作品《岳姓赋》文辞。既对国魂民魄中饱含的忠孝爱国精神予以讴歌,又对“新岳”,即新生的岳姓后昆寄予厚望。其中“兹兹”“念念”,词意里均蕴含着量的积累,延续着时的绵长,意味着人才辈出。①精忠:是指对国家、民族无比忠诚。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比干匪躬,而剖心于精忠;田丰见微,而夷戮于言直。”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盖安史之变,天下土崩,郭子仪、李光弼、陈元礼、王思礼之流,精忠勇略,冠绝一时,卒复唐之社稷。”②兹兹:滋生繁殖之意。《史记·陈杞世家赞》:“田常得政于齐,卒为建国,百世不绝,苗裔兹兹,有士者不乏焉。”思①红黄轻叶落,墨粉淡云流。秋水翚思意,陶然焉动愁?②【题解】该绝句作于2016年11月13日。作者秋游北京陶然亭公园,陶醉于五彩斑斓的秋景秋韵,湛明秋水,挥虑去思,陶然一乐,忘烦却忧。①翚:音huī,通“挥”,挥动。《后汉书·马融传》:“翚终葵,扬关斧,刊重冰,拨蛰户。”李贤注:“翚亦挥也。”原意是指五彩山雉,亦泛指羽毛。出自《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郑玄笺:“伊洛而南,素质,五色皆备成章,曰翚。翚者,鸟之奇异者也。”②陶然:指喜悦、快乐貌,亦即闲适欢乐的样子。唐·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诗:“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柳烟鹅黄绦养眼,①青绿柳飞烟。水暖鸭知度,②心明人向前。【题解】该绝句作于2017年3月12日。通过对初春物候的描述,由“水暖鸭知度”到“心明人向前”的类比,引人思考。①鹅黄:本意为酒。宋·张元干《临江仙·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词:“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此处指淡黄色,像小鹅绒毛的颜色。唐·李涉《黄葵花》诗:“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干。”陈毅《春兴》诗:“沿河柳鹅黄,大地春已归。”②水暖鸭知度:春天河水解冻,气温回暖上升,水中鸭子能够优选敏锐地感觉到温度的变化。此句与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意同。和归千花鲜竞艳,万树绿争欣。春闹童心唤,①和归大度人。②【题解】该绝句作于2017年4月16日。小句引出“和”,这个中国哲学范畴的重要思想。“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体心身的一种和谐默契、中正相容、相辅相成关系。《礼记·中庸》认为:“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虽春天喧闹,却与童心相和;因和归中节,自然风度超迈。①童心:孩童般纯真之心。《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宋·陆游《园中作》诗:“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嬉。”明·李贽《童心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②大度人:文雅大方、有风度、有气量的人。《史记·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访浯溪浯溪传颂久,①湘水曲流长。颜体溶元髓,②崖碑赞大唐。③拜贤江景阔,学史镜昭光。物我公私换,神交大老乡。【题解】该律句作于2004年11月13日。作者到衡阳市祁东县看望姑父母,遂赴永州,过祁阳拜访浯溪后作。溪、台、亭当为公物,而元结刺史将它们命名为“浯溪”“峿台”“亭”,据为“私”有,而其实意为“我大唐所公有”,故云“物我公私换”。因作者家乡焦作(唐时称怀州),与元结家乡洛阳隔黄河南北相望,知此浯溪故事,仰慕之情顿生,乃以跨越千年之久,称“大老乡”而神交也。①浯溪:发源于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阳明山的一条小溪,流经祁阳盆地,在祁阳县城南2公里处古渡口入湘江,这里古树茂盛,郁郁葱葱。唐代元结出任道州刺史时,乘舟逆湘江而上,路过此地,爱其胜异,将溪叫作“吾溪”(意为:唯吾独有),自造“浯”字,命名为“浯溪”,撰《浯溪铭》,浯溪从此得名。②颜体:颜真卿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颜真卿(709—784年),字清臣,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有名忠臣、书法家。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刚正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我国书法史。其书法遒劲郁勃,体现大唐盛世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相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范。元髓:是指元结撰文《大唐中兴颂》中所展现出抗击安史叛乱的忠肝义胆和浩然正气之思想精髓。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唐代道州刺史、散文家、诗人,政绩颇丰,今河南洛阳人。曾参与招募义兵,抗击安史叛军,保全十五城。有刻本《唐元次山文集》传世。③崖碑:即浯溪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碑石文化的宝库。元结在761年撰文《大唐中兴颂》,约10年后颜真卿大笔书写,镌刻于江边崖石,因其文奇、字奇、石奇,被后人誉为浯溪“三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