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法理研究

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法理研究

  • 字数: 27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高志宏著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353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加快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促进我国通用航空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军队、民航、地方政府等,也涉及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权力责任调整、法规标准完善和机制模式创新等,需要站在全局高度统筹谋划和协调配合。低空空域属于准公共物品,从私法角度来看,公民和企业享有低空空域利用权;从国家公权角度来看,国家享有低空空域管理权,这是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逻辑起点。通用航空的发展需要合理划分、灵活使用低空空域,需要创新我国低空空域管理体制,需要建立低空空域资源使用权交易制度,制定有关低空空域环境保护制度。要通过法律创新来保障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应尽快修改《民用航空法》,制定《低空空域管理使用办法》和《通用航空管理条例》。
作者简介
高志宏,河南周口人,男,汉族,1980年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兰州大学法学学士、经济法学硕士,南京大学经济法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龙卫球院长。2012.1-2012.12,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挂职)工作,任院长助理;2018.4-2019.4,在教育部(借调)工作。兼任中国商业法研究会理事、江苏省社科联常务理事、江苏省商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工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地方法治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市仲裁委仲裁员等。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民航法、知识产权法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民航局安全能力建设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等各类纵向课题20余项、横向课题近10项。在中国检察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知识产权:理论.法条.案例》《公共利益:界定、实现及规制》《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导论》《公共利益基本范畴研究》等学术专著五部。在《求是学刊》《政治与法律》《南京大学学报》《东方法学》《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界》《苏州大学学报》《南京社会科学》《东北大学学报》《现代经济探讨》《江苏高教》《中国青年研究》《统计与决策》《海南大学学报》《湖南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30余篇,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及《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
目录
目录序: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与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三、研究思路及核心观点第一章低空空域的相关概念第一节空域与低空空域一、空域的概念及属性二、空域的分类三、低空空域四、低空空域的需求主体第二节低空空域与通用航空一、通用航空二、通用航空的活动特点三、通用航空的发展需要开放低空空域第三节低空空域管理一、低空空域管理的概念二、低空空域管理的目标三、低空空域管理体制四、低空空域管理的法治建设第二章低空空域及其权利的法律属性第一节低空空域的属性特征一、低空空域的物理属性二、低空空域的经济属性三、低空空域的法律属性第二节低空空域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一、公共物品及其特性二、公共物品的范围和层次三、低空空域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第三节法律视角下的低空空域权一、私法视角下的社会公众低空空域利用权二、公法视角下的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权第四节低空空域权的冲突与制衡一、低空空域权冲突的表现二、低空空域权冲突的根源三、低空空域权的制衡第三章低空空域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一节公共物品理论一、公共物品的基本范畴二、公共物品的公共利益本质三、低空空域属于准公共物品四、公共物品理论对低空空域管理的要求第二节政府善治理论一、“善治”与“共治”二、从政府管制到新公共管理三、公共管理理论与低空空域管理第三节制度变迁理论一、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主张二、我国低空空域管理制度变迁的动因三、我国低空空域管理制度变迁的模式四、我国低空空域管理制度变迁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低空空域管理的价值理念第一节国家主权理念第二节安全理念一、低空空域活动的安全需求二、安全是我国空域管理的重要价值理念三、安全理念的内容体系四、加强私人飞行监管第三节自由理念一、航空自由化的内涵和渊源二、航空自由化趋势三、航空自由与低空空域改革第四节效率理念一、我国尚未发挥低空空域价值二、合理规划和分类管理低空空域三、放宽低空空域活动准入条件四、建立公平竞争的通航市场秩序第五节秩序理念第五章低空空域管理体制革新第一节管理体制是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核心第二节我国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变迁与利弊得失一、我国空域管理改革的时间维度二、我国空域管理改革的内容维度三、我国空域管理改革的利弊得失第三节低空空域管理体制的域外考察一、国际民航组织的空域管理建议二、美国的空域管理经验三、澳大利亚的空域管理经验四、德国的空域管理经验五、域外空域管理经验总结第四节我国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未来取向第六章低空空域分类管理制度第一节国际民航组织的空域划分体系一、国际民航组织空域分类的内容二、国际民航组织空域分类的评析第二节美国的空域管理体系一、美国空域分类二、美国空域划分的评价第三节其他国家(地区)空域分类制度一、澳大利亚空域分类二、英国空域分类三、欧盟空域分类四、韩国空域分类五、日本空域分类第四节国外空域分类经验借鉴一、空域分类的目的二、空域分类的考量因素三、空域的功能分类第五节我国低空空域分类管理制度一、我国空域划分的法律准则二、我国空域划分的制度评析三、我国空域分类制度优化的必要性四、我国空域分类的前提基础五、我国空域分类的基本原则六、我国空域的功能分类七、我国低空空域分类改革的对策建议第七章低空空域开放开发制度第一节我国低空空域资源及使用状况一、我国低空空域资源状况二、低空空域飞行活动发展趋势三、我国低空空域开放的动因第二节我国低空空域开发不足及根源一、我国低空空域资源管理制度二、我国低空空域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三、我国低空空域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第三节国外空域管理及低空开放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一、国外低空开放管理经验总结二、尽快提高低空空域上限第四节我国低空空域开放利用的对策建议一、完善低空空域资源开发政策二、健全低空空域开发法治三、建立低空空域资源使用权交易制度第八章低空空域飞行监管制度第一节我国现行飞行安全监管制度一、国家低空飞行安全监管的必要性二、我国飞行监管法律法规三、我国飞行计划申报审批制度的内容第二节我国低空飞行审批制度的缺陷一、审批程序复杂,不能适应通用航空特点二、职责分工不明,不利于系统运行管理三、管理体系对我国通用航空发展造成空间阻碍四、管理体系对我国通用航空发展造成时间阻碍第三节低空空域安全监管制度创新一、放松低空空域管制二、建立健全我国低空空域使用许可制度三、创新通用航空安全保障机制四、健全空域管理配套体系第四节低空空域环境保护制度第九章低空空域服务管理制度第一节空中交通服务的类型一、空中交通服务的概念二、我国空中交通服务的法律规则三、美国低空空域服务保障第二节提升我国低空空域保障能力一、我国空中交通服务不足二、提高我国低空空域保障能力第三节低空空域服务产品化——以民航气象服务为例一、产品化是民航气象发展的重要趋势二、我国民航气象产品化程度较低三、民航气象服务产品化的要求四、民航气象服务产品化的边界五、民航气象服务产品化的法治保障第十章低空空域管理法规标准体系第一节我国低空空域立法历程及成就一、我国低空空域立法历程二、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第二节我国低空空域立法评价及不足一、我国低空空域立法的整体评价二、我国低空空域法律制度的不足第三节我国低空空域法律体系的完善建议一、完善我国低空空域法律体系的方向和目标二、我国低空空域法律体系建设的基本架构三、我国低空空域法律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四、交通运输法背景下的低空空域立法前瞻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