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艺复兴/说给儿童的世界历史

文艺复兴/说给儿童的世界历史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陈卫平沙永玲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62460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中国家长优选历史入门书:专为5-10岁儿童设计,零基础学习世界历史。 2. 读历史:书中涉及帝王、英雄、文学家、艺术家、冒险家、发明家、教育家等各层面人物,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看待每一类历史人物和事件。 3. 懂历史:将儿童的生活与历史的因果相结合,每个故事后的“从古看今”是作者写给父母和孩子的话,诠释故事思想,延伸历史,多角度思考过去与今天。 4. 名师推荐:有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知名推广人李一慢、粲然联合推荐。
内容简介
本套系是适合5-12岁孩子阅读的插图历史故事书。以53篇精彩故事贯串远古时代至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历史。说给儿童的世界历史这一套系共有4本图书,每本书中有“历史故事”和“从古看今”两大版块。一个个趣味历史故事连成系统的“历史”,让孩子轻松地明白世界历史的重要节点、各国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有名的历史人物等。同时,书中也会就故事提出一些话题,家长可参与其中,与孩子共同探讨。这本书中的故事包含了伽利略发现日心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一生;爱漂亮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华盛顿的传奇一生等13个历史故事。让孩子明白坚持真理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受人嫉妒或者嫉妒别人时,要怎样处理;要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等这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的问题。
作者简介
陈卫平,台湾学者、作家,资深出版人。毕业于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后致力于儿童图书出版工作。1990年曾率台湾儿童文学界访问团赴北京、天津进行座谈。近年来发起并推广“中、小学班级读书会”活动,以及“绘本阅读与欣赏”观念之普及运动,并参与讲评及讨论。作品有《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等。译作有《群众与权力》《国家的神话》《世界电影史》《罗素》《科学的进步与问题》等。
目录
序言001 达·芬奇的微笑004 爱唱反调的伽利略012 地球真的是圆的020 谁是野蛮人028 赎罪券036 舞台魔法师044 不结婚的女王052 爱漂亮的国王060 彼得大帝068 弗里德里希二世076 砍倒樱桃树的少年084 蒸汽大王092 法国大革命100
摘要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的所说所想都必须要符合教会的规定,不然就会被当成异教徒。可是慢慢地,人们对教会那一套一成不变的说法感到厌倦了,他们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或是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大家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一切都很着迷,于是想尽办法让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一切重新活起来。这个时期就叫文艺复兴时期。
     达?芬奇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有名的画家,只要一提到他的作品《蒙娜丽莎》,大概没有人不知道。达?芬奇不但很会画画,而且多才多艺,在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工程学上都有不错的成绩。
     五百多年前,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上,他从小就对画画很感兴趣,而且画得也很不错。他的父亲就将他送到当时有名的画家韦罗基奥的画室学画。这位老师的教法十分奇特,既不讲解绘画的道理,也不叫学生临摹古人的名画,只是拿一枚鸡蛋给达?芬奇,叫他照着鸡蛋写生。
     刚开始,达?芬奇对画鸡蛋很感兴趣,画得也很认真,每画好一张,都请老师修改。但是,一天、两天……一个礼拜、两个礼拜过去了,老师叫他画的还是鸡蛋,他有点不耐烦了。“老是画蛋,真是无聊!”他心里这样想,便马马虎虎在纸上画几个圆圈交差了事。过了几天,老师把达?芬奇叫去问道:“你近来怎么不认真画蛋了呢?”
     “老是画同样的东西,很没意思啊!”达?芬奇回答道。
     “孩子,”老师很严肃地对他说,“这一枚小小的鸡蛋并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哪!在一千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蛋的形状接近相同;即使是画同一枚蛋,如果观察的角度不同,你所看到的蛋的形状也会有所不同。想要准确地把它画出来,就非得下功夫去观察不可。只要你能在反复画蛋中,做到手眼一致,那么以后你画任何东西,都能应付自如……”
     由于受到韦罗基奥的启发,达?芬奇领悟到了绘画的道理。他跟随韦罗基奥学画多年,不但打下了深厚扎实的绘画基础,而且画得越来越好,连老师都比不上他了!那个时代的绘画为了要表现出神和凡人不同,把人物刻画得非常呆板、平淡。但是达?芬奇却将解剖、透视、明暗和构图的观念和艺术的想象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提升了绘画的水准。
     达?芬奇曾经为意大利米兰的圣马利亚修道院画了一幅壁画,这幅壁画也就是非常有名的《最后的晚餐》。为了捕捉耶稣和十二个门徒的心理反应,达?芬奇每天到米兰市场里观察人们的神态与表情。他花了四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最后的晚餐》,画面中餐桌上所有人的表情都不一样,这幅作品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虽然他在艺术的表现上很不凡,但是对保守的教会里的人来说,达?芬奇的画和他的言论都违背了他们所认为的真理。
     在完成了《最后的晚餐》之后,达?芬奇又创作了《蒙娜丽莎》。据说画里的模特是佛罗伦萨的一位少妇,她的女儿刚刚去世,所以她的脸上总是蒙着一层忧郁。为了让她快乐起来,达.芬奇便请人来为她唱歌、弹琴、说笑话,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为她作画,终于让她绽开了笑颜,嘴角上扬微微地笑着。达?芬奇非常喜爱这幅画,一直将它带在身边,直到去世为止。
     由于受到宗教势力的迫害,达?芬奇的晚年在漂泊中度过。1519年,达?芬奇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创作却永远活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
     P4-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