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好想长成一棵树

好想长成一棵树

  • 字数: null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 作者: 孙建江张洁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798115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收录了2018年度优秀的散文、诗歌、散文诗 一书在手 精品全有 给你好的儿童文学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18年度中国儿童文学精选”系列之一,主要收录2018年度儿童文学领域中优秀的散文、诗歌、散文诗,反映了当年我国散文、诗歌、散文诗的创作动向,代表了2018年国内散文、诗歌、散文诗创作的整体水平和整体成就。这些作品体现了真善美的价值观及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者简介
孙建江,作家、文学理论家。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副社长。浙江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7年加入浙江省作家协会,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有《童话艺术空间论》《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意大利儿童文学概述》等多部儿童文学理论专著及《美食家狩猎》《冬天的童话》《书缘人生》等文学作品集。曾获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奖等国家和全国性奖项二十余次。
目录
......
摘要
    老人、 孩子和一棵树(外二章)
     街心花园里,去年新栽了12棵银杏树,11棵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唯有一棵至今仍是光秃秃的。很多人走到这里,都要仰望一会儿,探望着枝头,看有无新芽儿绽放出来。其中有位老爷爷,每天都拉着孩子的手来看看这棵树。
     阳光照着树梢,别的树上的叶子,经阳光照射,叶子都是绿中透亮,就像是满树的翡翠绿,可是,几天来,这棵树却不见任何变化。孩子问:“爷爷,这棵树死了吗?”爷爷回答:“没死。这棵树长叶子晚。”
     第二天,老人和孩子又来看望那棵树,树上的枝条还是光秃秃的。孩子问:“爷爷,这棵树上的叶子为什么长得晚呢?”爷爷回答:“树的品种不同吧!”
     第三天,老人和孩子又来看望那棵树,树上的枝条还是光秃秃的。孩子问:“爷爷,这棵树是什么品种的?”爷爷回答:“我也不知道。”孩子看看摸摸这棵树的树皮,又跑去看看摸摸另外11棵树的树皮。他跑回来说:“没有区别呀!”爷爷没有回答。“这棵树死了吗?”孩子在自言自语。
     从这一天开始,老人和孩子还是每天都来看这棵树。这棵树还是光秃秃的,不见一片叶子。忽然,孩子看见一只喜鹊从另一棵银杏树的鸟窝里飞了出来,落在这棵树上。它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用它的喙啄几下树皮,又在树皮上蹭蹭它的尖喙,就飞走了。孩子问爷爷:“爷爷,您说喜鹊看到叶芽儿了吗?”爷爷回答:“我们再等几天吧!”
     他们第二天又来看这棵树了,这次不同的是,他们发现在树干上挂着一袋“大树针液”,这是在给这棵树输液。在输液的包装袋上写着针液的应用范围:“新移栽的树木――长势不佳的树木――衰弱的树木”。他们站在树前,抚摸着树干,看着针管插入树的表层,心中充满了期盼,盼望这棵树能恢复健康,长出新芽。
     以后的一天又一天,老人和孩子依旧常来探访这棵树。
     观水
     拣个好天儿,去河边散步。手扶石栏,俯身看河水,浅了许多,想必是放水清淤除水草,浅底可见。看见一些不足寸长的小鱼,在水中作翻身腾跃的动作,银鳞闪耀,随即无踪。看见小鱼这样欢快地畅游,心里也溢满了喜悦。
     河水虽浅,但水面的蜻蜓却不见少。它们款款地飞过水面,不停地点水。翅膀伸展,晚霞涂金,飞翔的姿态自由自在。我想起小时候,常站在水边捕捉蜻蜓,口中喃喃地唱着:“蜻蜓蜻蜓落落……”
     水面还有一种小虫子,身子细长,六条腿,前面两条腿短,中间和后面的腿较长。据说因为它们腿上有油质的细毛,就可以在缓缓流动的水面上划行。我们都叫它“卖油的”,有的地方叫它“卖油郎”。我小时候没捕捉过它,只是喜欢看它在水面上划来划去不沉水,很是羡慕。
     观石
     去河边,是为看那些石头。它们不规则地散放在河两岸。懒懒散散的样子,却颇为自在。看这些石头,起初只是一瞥,久而久之,变成了凝视,也就渐渐地觉察到这些似乎东倒西歪、散散落落的石头,原来都是有模有样儿的。于是就把看石头变成了赏石头。那石头上,有远山,有近水;有树,树上有鸟巢;还可看到喷沫含烟的瀑布,沸然有声……
     赏石头,绝不会有过眼云烟的感觉,而是在欣赏石头上一幅幅天然的画。石头上的画又是多变的。换一个时辰,换一种心情,再去看石头,又仿佛迷离闪烁;即使凝视良久,也难以预测石头上会呈现什么景色。
     石头上的画,让人痴醉,也让人顿悟。
     看石头,要平视,你在看石头,石头也在看你,这样,才能“相看两不厌”。
     我有时候,就这么久久地坐在河边的椅子上望着这些石头,仿佛摄石之魂融进我的胸臆之中,痴痴地、呆呆地忘了身在何处。
     选自《人民政协报》2018年7月9日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