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时有雅趣在人间

时有雅趣在人间

  • 字数: 24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 作者: 老舍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54025375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000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时有雅趣在人间》一书涉及游记闲谈、小品文论、日记书信、说景写物、谈人论事——无限的精彩尽在字里行间。看似平淡的一些生活细节点滴却在老舍的笔下蓬荜生辉地折射出了别样的光芒,里面很多的内容看似信手拈来地随意点墨,却在漫不经心间幻化出诙谐风趣的生动。在英国,在国内山河;时有雅趣在人间;严肃得很;从心而论;一些人,常在心这几大章节选取了长短不一的散文分享着无数的作者身边的故事。读着问着,看着天南地北的闲谈,感受着风趣搞笑的口吻叙述,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甜——人生之理,生活之味尽在其中道明一切,耐人思量和寻味。
内容简介
《时有雅趣在人间》一书精选老舍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囊括了其经典作品。全书分为“在英国,在国内山河”“时有雅趣在人间”“严肃得很”“从心而论”“一些人,常在心”,共五辑。全书文字至真至纯,抚慰人心,语言俗白生动。有游记闲谈,有小品文论,有日记书信,或说景或写物或谈人或论事,无一不有情、有趣。字里行间透着质朴的天真和入世的睿智,又有入木三分的辛辣讽刺,饱含对生活的思考,读来不忍释卷。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早期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正红旗下》《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作品语言通俗简易,俗白精致,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目录
在英国,在国内山河 到了济南?/?3 一些印象(选章)?/?10 更大一些的想象(济南通信)?/?18 头一天?/?21 还想着它?/?26 春  风?/?33 青岛与我?/?35 青岛与山大?/?38 想北平?/?41 英国人?/?44 我的几个房东——留英回忆之二?/?49 东方学院——留英回忆之三?/?55 大明湖之春?/?60 英国人与猫狗?/?63 五月的青岛?/?68 在成都?/?71 滇行短记?/?73 可爱的成都?/?91 青蓉略记?/?94 时有雅趣在人间 济南的药集?/?103 吃莲花的?/?106 小麻雀?/?109 落花生?/?112 小动物们?/?115 小动物们(鸽)续?/?120 西红柿?/?126 母  鸡?/?128 多鼠斋杂谈?/?130 猫?/?143 严肃得很 神的游戏?/?149 鬼与狐?/?152 谈幽默?/?155 “幽默”的危险?/?161 兔儿爷?/?165 灵的文学与佛教?/?167 我的“话”?/?173 什么是幽默??/?178 从心而论 新年醉话?/?183 抬头见喜?/?186 大发议论?/?189 小  病?/?194 避  暑?/?197 习  惯?/?200 又是一年芳草绿?/?203 暑  避?/?207 婆婆话?/?209 闲  话?/?214 有了小孩以后?/?218 无  题(因为没有故事)?/?223 在乡下?/?226 “住”的梦?/?228 入  城?/?231 北京的春节?/?233 乍看舞剑忙提笔?/?237 一些人,常在心 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241 小型的复活?/?245 致女友 ×× 函?/?250 宗月大师?/?253 自  述?/?257 敬悼许地山先生?/?263 四位先生?/?270 我的母亲?/?275 八方风雨?/?281
摘要
    到了济南
     一
     到济南来,这是头一遭。挤出车站,汗流如浆,把一点小伤风也治好了,或者说挤跑了;没秩序的社会能治伤风,可见事儿没绝对的好坏;那么,“相对论”大概就是这么琢磨出来的吧?
     挑选一辆马车。“挑选”在这儿是必要的。马车确是不少辆,可是稍有聪明的人便会由观察而疑惑,到底那里有多少匹马是应当雇八个脚夫抬回家去?有多少匹可以勉强负拉人的责任?自然,刚下火车,决无意去替人家抬马,虽然这是善举之一;那么,找能拉车与人的马自是急需。然而这绝对不是容易的事儿,因为:第一,那仅有的几匹颇带“马”的精神的马,已早被手疾眼快的主顾雇了去。第二,那些“略”带“马气”的马,本来可以将就,哪怕是只请它拉着行李――天下还有比“行李”这个字再不顺耳,不得人心,惹人头皮疼的?而我和赶车的在辕子两边担任扶持,指导,劝告,鼓励,(如还不走)拳打脚踢之责呢。这凭良心说,大概不能不算善于应付环境,具有东方文化的妙处吧?可是,“马”的问题刚要解决,“车”的问题早又来到:即使马能走三里五里,坚持到底不摔跟头;或者不幸跌了一跤,而能爬起来再接再厉;那车,那车,那车,是否能装着行李而车底儿不哗啦啦掉下去呢?又一个问题,确乎成问题!假使走到中途,车底哗啦啦,还是我扛着行李(赶车的当然不负这个责任),在马旁同行呢?还是叫马背着行李,我再背着马呢?自然是,三人行必有我师,陪着御者与马走上一程,也是有趣的事;可是,花了钱雇车,而自扛行李,单为证明“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否有点发疯?至于马背行李,我再负马,事属非常,颇有古代故事中巨人的风度,是!可有一层,我要是被压而死,那马是否能把行李送到学校去?我不算什么,行李是不能随便掉失的!不为行李,起初又何必雇车呢?小资产阶级的逻辑,不错;但到底是逻辑呀!第三,别看马与车各有问题,马与车合起来而成的“马车”是整个的问题,敢情还有惊人的问题呢――车价。一开首我便得罪了一位赶车的,我正在向那些马国之鬼,和那堆车之骨骼发呆之际,我的行李突然被一位御者抢去了。我并没生气,反倒感谢他的热心张罗。当他把行李往车上一放的时候,一点不冤人,我确乎听见哗啦一声响,确乎看见连车带马向左右摇动者三次,向前后进退者三次。“行啊?”我低声地问御者。“行?”他十足地瞪了我一眼。“行?从济南走到德国去都行!”我不好意思再怀疑他,只好以他的话作我的信仰;心里想:“有信仰便什么也不怕!”为平他的气,赶快问:“到――大学,多少钱?”他说了一个数儿。我心平气和地说:“我并不是要买贵马与尊车。”心里还想:“假如弄这么一份财产,将来不幸死了,遗嘱上给谁承受呢?”正在这么想,也不知怎的,我的行李好像被魔鬼附体,全由车中飞出来了。再一看,那怒气冲天的御者一扬鞭,那瘦病之马一掀后蹄,便轧着我的皮箱跑过去。皮箱一点也没坏,只是上边落着一小块车轮上的胶皮;为避免麻烦,我也没敢叫回御者告诉他,万一他叫“我”赔偿呢!同时,心中颇不自在,怨自己“以貌取马”,哪知人家居然能掀起后蹄而跑数步之遥呢。
     幸而××来了,带来一辆马车。这辆车和车站上的那些差不多。马是白色的,虽然事实上并不见得真白,可是用“白马之白”的抽象观念想起来,到底不是黑的,黄的,更不能说一定准是灰色的。马的身上不见得肥,因此也很老实。缰,鞍,肚带,处处有麻绳帮忙维系,更显出马之稳练驯良。车是黑色的,配起白马,本应黑白分明,相得益彰;可是不知济南的太阳光为何这样特别,叫黑白的相配,更显得暗淡灰丧。
     行李,××和我,全上了车。赶车的把鞭儿一扬,吆喝了一声,车没有动。我心里说:“马大概是睡着了。马是人们优选的朋友,多少带点哲学性,睡一会儿是常有的事。”赶车的又喊了一声,车微动。只动了一动,就又停住;而那匹马确是走出好几步远。赶车的不喊了,反把马拉回来。他好像老太婆缝补袜子似的,在马的周身上下细腻而安稳的找那些麻绳的接头,慢慢地一个一个地接好,大概有三十多分钟吧,马与车又发生关系。又是一声喊,这回马是毫无可疑的拉着车走了。倒叫我怀疑:马能拉着车走,是否一个奇迹呢?
     一路之上,总算顺当。左轮的皮带掉了两次,随掉随安上,少费些时间,无关重要。马打了三个前失,把我的鼻子碰在车窗上一次,好在没受伤。跟××顶了两回牛儿,因为我们俩是对面坐着的,可是顶牛儿更显着亲热;设若没有这个机会,两个三四十的老小伙子,又焉肯脑门顶脑门的玩耍呢。因此,到了大学的时候,我模仿着西洋少女,在瘦马脸上吻了一下,表示感谢它叫我们得以顶牛的善意。
     上次谈到济南的马车,现在该谈洋车。
     济南的洋车并没有什么特异的地方。坐在洋车上的味道可确是与众不同。要领略这个味道,顶好先检看济南的道路一番;不然,屈骂了车夫,或诬蔑济南洋车构造不良,都不足使人心服。
     检看道路的时候,请注意,要先看胡同里的;西门外确有宽而平的马路一条,但不能算作国粹。假如这检查的工作是在夜里,请别忘了拿个灯笼,踏一脚黑泥事小,把脚腕拐折至少也不甚舒服。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