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南存辉:让梦想照进现实

南存辉:让梦想照进现实

  • 字数: 18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 作者: 孟凡华
  • 出版日期: 2015-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680993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6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南存辉,温州一个子承父业的小小修鞋匠,为了能够实现发家致富、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目标,毅然下海。30年风雨打磨洗礼,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逐步成长为如今享誉世界的靠前化企业。如今,南存辉和他的正泰仍在拼搏,人们很想知道,南存辉成功的背后,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简介
孟凡华,笔名木梓,吉林长春人。现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编辑、记者。主要从事教育类文章的写作,在《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发表多篇有关教育大政方针的报道类文章。被中国高教学会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评为高教类期刊很好编辑。
目录
引子小鞋匠的蜕变,低压电器大王的传奇 第一章创业前传,不平凡的平凡少年 童年的考验 小小修鞋匠 一把锥子的力量 严父教育下的成长路 修鞋悟“道” 第二章青云之志,金鳞岂是池中物 初涉商海试深浅 创业“第一桶金”:35元 鞋匠和裁缝的牵手 “借”出来的电器厂 严把质量,“求才”利“求精” 第三章事业中兴,“求精”遭裂变 “7年之痒” 没人想要当“老二” “求精”和平分家 “兄弟冤家”齐“斗法” 兄弟,还是兄弟! 第四章融资上路,正泰稳步崛起 混战中奇招“破”市 “正道泰然”,品牌崛起之路 巨鳄挑战,正泰绝不退缩 正泰牵手GE 正泰生命线:质量为王/ 目录 南存辉: 让梦想照进现实 第五章扬眉吐气,和跨国巨头“扳手腕”/ 报国信念,莫不敢忘/ 12年隐忍,转守为攻/ 知识产权保卫战/ “我的品牌,我来维护”/ 第六章太阳之城,新能源的追逐者/ 布局新能源:太阳能/ 光伏产业遭遇“滑铁卢”/ 运筹帷幄,架构科技产业链/ 缔造新神话:稳步新能源领域/ 3 4 第七章专注专业,企业修行似人生/ 从爬山悟透如何做企业/ 不能只把水烧到99度/ 专注核心,同心多元化/ 舍得的智慧,得失的修行/ 第八章散财聚才,正泰阔步改革当先/ 家族融资,首次“稀释”股权/ 树品牌众企联合,次降股稳固集团/ 扶持“知本”,三降股吸纳人才/ 正泰仍在路上,革命还将继续/ 第九章立贤立亲?正泰如何传承/ 谁来接班,是个问题/ 传承的后路:“败家子基金”/ 传承的主旨不是财富,而是精神/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第十章反哺社会,“小家”“大家”共飞腾/ 扛起社会责任,树立正能量标杆/ “功利”与“公益”/ “另类”正泰,大鱼带小鱼/ 看淡“富豪榜”,争锋“纳税榜”/ 第十一章创业智慧,南存辉的成功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 诚信为本,打造正泰金名片/ 自主创新,打造自立品牌/ 第十二章个人魅力,南存辉的行与思/ 做人做事做企业,时刻心存敬畏/ 责任重于泰山/ 学之涯,无止境/ “不管顺境逆境,切莫止境”/ “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
摘要
    小小修鞋匠
     童年的记忆是苦乐参半的,但这并不影响南存辉的成长。尽管,他是那么不舍心爱的校园;尽管,他是那么想按自己的路走下去;尽管,他是那么想实现心中成为一名“国企工人”的梦想。但是,理想在现实面前,有时候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毕竟,填饱肚子是位的。所以,南存辉不得不告别校园生活,开始用稚嫩的肩膀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只是,南存辉没有想到,自己走向社会后的份“工作”,竟然是修鞋。
     从人生经历的角度来说,初入“江湖”的份工作,就如怀春少女情窦初开的场恋爱,不管是不是自己所期盼的,都很难品清其中的滋味,也许是浓浓的甜蜜,也许是淡淡的苦涩。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在心里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
     南存辉的份工作是修鞋,这与他日后运筹帷幄、纵横驰骋的电器、太阳能产业没有一丝一毫的关联。但是,修鞋的一些经历,却带给他很多体验和感悟,无形中,影响了他以后的路。
     实际上,对于人生来说,份工作还是很好重要的,当然,这份重要性不是说我们要一步到位,终身从事这份工作,而是在这份工作的起点,我们选择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以后所要走的路。
     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近些年驰骋于商界的精英,盘点一下他们的份工作: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曹德旺,14岁退学开始放牛;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高中毕业后,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给别人照相;阿里巴巴舵主马云,份工作是教书匠;香港首富李嘉诚,份工作是在钟表公司当小学徒,主要任务就是泡茶扫地。
     原来,他们的份工作都与日后所创出成绩的领域没有多少关联,也没有让人羡慕的地方,他们也没有值得炫耀的后台可以当靠山。但是,多年以后,他们却依靠自己的努力,抓住了正确的时机,一步一个脚印,打拼出自己的商业帝国,积累起自己的财富。
     南存辉,也同样如此。
     1976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这一年,持续了十年之久的轰轰烈烈的“”划上了句号。这一年,对南存辉个人来说,同样是一个转折点,他辍学回家,挑起了维系一家人生活的担子。
     南存辉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同时也有一手修鞋的好手艺,每当农闲时节,父亲就会带上修鞋的用具,在大街小巷摆摊修鞋,以此补贴家用。
     父亲受伤以后,家中没有了劳动力,13岁的南存辉能做些什么呢?望着南存辉还没有成熟的面孔,望着他略显瘦弱的身躯,家人也犹豫了好久,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了半个晚上,很后,父亲拍板了:去修鞋吧。在父亲看来,修鞋不用花费太多的体力,它的劳动强度,是一个13岁的孩子可以承受的。
     南存辉是聪明的,不仅体现在他的学习上,也体现在他学习修鞋的过程中。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掌握了父亲的大部分修鞋手艺,虽然手法还没有那么娴熟,但上街摆摊已是绰绰有余。
     没过几天,在柳市的街头,人们开始看见一个瘦小的男孩,背着一只与自己的身高并不匹配的大木箱,从事与他年龄并不相符的工作――摆摊修鞋。
     对于南存辉的出现,很多熟悉南存辉父亲的人都投来疑惑的目光:子承父业,年纪是不是太小了点?
     P6-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