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反垄断执法权配置问题研究

反垄断执法权配置问题研究

  • 字数: 3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谭袁著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340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7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反垄断执法是反垄断法实施的重要方式,而反垄断执法权配置的科学与否,又直接关系反垄断法实施的效果。《反垄断执法权配置问题研究》对我国反垄断执法权的配置展开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对反垄断执法权配置的基本理论及范畴进行深入分析,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出发,论证了我国反垄断执法权配置应当坚持的原则。对我国反垄断执法的状况展开了评估,旨在发现反垄断执法体制存在的真正问题,从而明确需要完善之处。在此基础上,《反垄断执法权配置问题研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我国反垄断执法权的配置展开探讨,分析了横向配置与纵向配置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我国科学反垄断执法体制的法律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谭袁,土家族,湖北省恩施人,1987年2月出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法学硕士(2011年)、经济法法学博士(2014年)。博士研究生期间,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前往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从事学术研究。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教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法学院。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等重量和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要研究方向为竞争法。
目录
目录导论一、选题的界定及依据(一)选题的界定(二)选题的依据二、文献综述三、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一)研究方法(二)写作思路四、本书的创新第一章  经济权力配置一、困境:“执法真空”与执法权的争夺二、原因探析:由非经济因素决定的经济权力配置三、经济权力本质分析四、经济权力配置模式的转变:逐步消除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五、经济权力配置合理模式的实现:以经济因素决定为主第二章  反垄断执法权配置的范畴一、政府权力介入经济的历史逻辑考证(一)政府权力介入的时代背景(二)政府权力介入的初始形态:被动地回应(三)欢呼与质疑交替并存中的政府权力介入(四)政府权力介入的高级阶段:作为实现国家经济职能的经济国家二、反垄断执法权的界定(一)作为反垄断法实施形式之一的反垄断执法(二)反垄断执法权的多重维度(三)反垄断执法权的自由裁量:意义、弊端及其三、权力配置解析(一)权力配置的直接目标:实现权力结构的优化(二)最终目标:确保国家职能有效实现(三)影响权力配置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四)权力配置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四、中国语境下反垄断执法权的配置(一)超越反垄断法本身的权力配置(二)向反垄断法本质的回归第三章  反垄断执法权配置的哲学基础一、经济基础对反垄断法及其执法的决定性(一)马克思经典作家观点之启示(二)李斯特经济思想之现代启示(三)当前反垄断执法之社会环境及其对反垄断执法的要求(四)反垄断执法社会环境之发展及其对反垄断执法的要求二、作为上层建筑的反垄断法及其执法之于经济基础的价值(一)反垄断法的价值:竞争秩序与国家经济职能的维度(二)反垄断执法的显性价值:创建和维护自由、有序的竞争秩序(三)反垄断执法的隐性价值:实现国家的经济职能三、反垄断法及其执法发挥价值的“硬件”要件:执法权的科学配置(一)执法权的科学配置包括但不限于分权(二)执法权配置得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反垄断法实施的效果(三)反垄断执法权科学配置需注意的几点第四章  中国反垄断法执法状况评估一、法律实施效果的评估(一)法律实施效果评估理论探析(二)法律实施效果评估的功能(三)法律实施效果评估的实践(四)评估法律实施效果的进路二、反垄断执法情况分析(一)反垄断执法的实际参与主体(二)反垄断执法案件分析三、垄断案件复杂程度评估(一)垄断协议案件复杂程度(二)经营者集中案件复杂程度(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复杂程度(四)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案件复杂程度(五)总结四、反垄断执法机构执法能力评估(一)原国家工商总局及地方工商系统反垄断执法能力评估(二)商务部执法能力评估(三)国家发改委及地方发改委系统反垄断执法能力评估五、中国反垄断执法状况评估结论第五章  反垄断执法权的横向配置一、反垄断执法权分立的“来龙”(一)实质意义上的反垄断法的历史发展脉络(二)实质意义上的反垄断法的多个执法机构二、中国的现实选择——反垄断执法权的横向分权(一)横向分权格局的形成(二)横向分权形成的历史因素考察(三)横向分权形成的部门利益分析(四)补救机制——反垄断委员会的设立(五)短期内的次优选择三、反垄断执法权现行横向配置模式弊端分析(一)横向权力配置模式的弊端(二)分权还是分工?(三)执法定位——政绩导向还是竞争秩序导向?(四)分权弊端的个案分析——以对企业合营的规制为例(五)反垄断委员会协调功能阙如四、反垄断执法权横向配置“去脉”(一):中期目标(一)权力配置模式构建的渐进性与阶段性(二)影响制度构建的主要因素考察(三)他山之石能否攻玉?(四)中期反垄断执法体制的设计构想(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及对其的回应五、反垄断执法权横向配置“去脉”(二):长期目标(一)何为长期目标以及如何确定?(二)影响长期目标确立的外部因素考察(三)成熟国家地区实践探究(四)长期反垄断执法体制设计构想第六章  反垄断执法权的纵向配置一、央地分权的历史演变(一)中国古代央地分权的考察(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央地关系探析(三)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二、央地分权与国家治理体系(一)由商品假冒仿冒行为说开去(二)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实现现代化?三、反垄断执法权的央地分权(一)改革前的反垄断执法权央地分权机制(二)央地分权体制形成的原因探析四、反垄断执法权央地分权模式实效考察(一)执法力量与执法任务是否相匹?(二)执法效率考察五、反垄断执法权央地分权与地方保护主义(一)地方保护主义面面观(二)地方保护主义之理由是否足够充分?六、反垄断执法权纵向配置构想(一)中央与地方各自优弊分析(二)反垄断执法权纵向配置模式的提出简短的总结:反垄断执法权优化配置的实现参考文献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