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资治.史记共5册

资治.史记共5册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司马迁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1261670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2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史记》共有本纪12篇,以历史上的帝王为中心,上自黄帝,下至司马迁当时的帝王汉武帝,依次记叙了他们的言行政迹,同时也记载了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本纪是按照年代次序编写的帝王简史或系统的编年大事记。本纪排在全书的开始,历来被视为全书的纲,它保存了许多历代相传的历史资料,对于后人了解历史年代发展顺序有着重要的价值。本书选取了“本纪”中流传广、影响大的有关人物的篇章,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或历史事件,让读者在享受文学作品的同时还能清楚地看到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演变、朝代兴衰更替的轨迹。全书按照题解、原文、注释、译文、评析的体例,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全面深入地解读《史记·本纪》。 《史记》是中国史学目前首部贯通古今的通史名著,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司马迁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打破了以年月为起讫如《春秋》的编年史、以地域来划分如《国语》的国别史的局限,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典范。《史记》是中国*部纪传体通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世家》主要记述的是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的人物事迹。这是因为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司马迁也就将关于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三十“世家”,除儒学宗师孔子和农民起义领袖陈涉之外,其余全部是皇胄之后或福勋之臣。虽然孔子和陈涉并非诸侯或贵族,但是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非同寻常,同时也显示了作者对他们的尊敬与肯定。 《史记》是西汉时期有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它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大部分。共计50余万字。《史记》是中国历史上*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  今天我们编著的《史记。列传精粹》一书,是选取了“列传”中流传*广、影响*的有关篇章,这些篇章或是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或是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而其语言则是简洁凝练、逻辑性强,故而书中塑造的历史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历史事件也是生动有趣、精彩纷呈。 《资治通鉴》全书计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30卷。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对事关国家兴衰、民族兴亡事件的著录,以警示后人。该书于记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 “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观和历史观。我们编选的《资治通鉴精华》精选了《资治通鉴》中比较有影响的篇目,选文简短故事性强,富有哲理,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zhongguodi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他也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译者简介:张国垣,男,出生于1978年,河北固安人。毕业于河北大学,现为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直致力于对古典文化小说研究工作,有作品入选《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等文集,著有《世说新语》、《博物志》。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对西夏、辽国采取割地忍让政策,并上《上哲宗乞还西夏六寨》。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目录
目    录 五帝本纪第一…………………………………………………………1 夏本纪第二…………………………………………………………18 殷本纪第三…………………………………………………………34 周本纪第四…………………………………………………………46 秦本纪第五…………………………………………………………80 秦始皇本纪第六…………………………………………………………111 项羽本纪第七…………………………………………………………158 高祖本纪第八…………………………………………………………190 吕太后本纪第九…………………………………………………………226 孝文本纪第十…………………………………………………………243 孝景本纪第十一…………………………………………………………266
摘要
    书中精彩语段: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①,以揆②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③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④。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⑤,好行凶慝⑥,天下谓之浑沌⑦。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⑧。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檮杌⑨。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⑩。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11},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 ①后土:掌管土地的官。②揆:主持,掌管。③五教: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④内平外成:意思是家庭和睦,邻里真诚。平,和睦。成,诚。⑤隐贼:阴险狠毒。⑥凶慝(tè):犹凶恶。亦指凶恶的人。⑦浑沌:顽冥不化、野蛮无知的样子。⑧穷奇:怪僻,怪异。⑨檮杌(táo wù):借指凶恶的人。⑩饕餮(tāo tiè):贪婪的样子。{11}螭魅(chī mèi):亦作“ 螭鬽 ”。传说山林中害人的怪物。亦喻各种坏人。螭,通“ 魑”。 ■ 从前,高阳氏有才能的子孙八人,世人得到他们的好处,称他们为“八恺”。高辛氏有才能的子孙八人,世人称他们为“八元”。这十六个家族的人,世代保持着他们先人的美德,没有辱没他们先人的声誉。到了尧的时候,尧没有举用他们的后代。舜举用了“八恺”的后代,让他们担任掌管土地的官职,以处理各种事务,他们都办得有条有理。舜举用了“八元”的后代,让他们在天下传布五教,使得做父亲的都仁义,做母亲的都慈爱,做兄长的都友爱,做弟弟的恭敬,做儿子的都孝顺,家庭和睦,邻里真诚。 从前,帝鸿氏有个不成才的儿子,掩盖仁义,阴险狠毒,好行凶作恶,天下人称他为“浑沌”。少皞氏也有个不成器的儿子,毁败信义,厌恶忠直,喜欢邪恶的言论,天下人称他为“穷奇”。颛顼氏也有个不成材的儿子,不可调教,不懂得言语好坏,天下人称他为“檮杌”。这三个家族,世代为人们所忧惧。到尧的时候,尧没有将他们除去。缙云氏也有个不成器的儿子,贪恋饮食,贪图钱财,天下人称他为“饕餮”。天下人都厌恶他,并将他同以上三凶相提并论。舜在四门接待四方宾客时,流放了这四个凶恶的家族,将他们迁到四个边远的地方,以抵御害人的妖魔。于是,四方之门通达,可以说没有恶人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