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多情即长生

多情即长生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陈四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3269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故事照亮未来》作者杨照、《繁花》作者金宇澄联袂推荐 ★一个人的情感总量是一定的,它不会消失也不会减少,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台积电文学赏评委团佳作奖 ★一位诗人的毁灭,一个独立女性的长成,一只loser的生活誌 ★残酷的现实,迂回的意志,奢望诗意的城市。
内容简介
部《多情即长生》获2015台积电文学赏评审团佳作,小说用人称来叙述,是一个带有近未来感的成长故事,主人公小尔站在理智之年45岁的时候回望自己和另外两个主人公的一生,而实际上这个时候,她才30岁。故事里有一条明显的地理脉络,即山村—城镇—省城—京城,展开了一个全中国式的画卷。 第二部《离骚乐园》是部的姊妹篇,改用第三人称叙述。主要讲述了三位主人公在京城时各自的生活,用的是三条平行线叙事。他们在同一个城市,有过相遇,但却没有相认。 两部加起来,是三位主人公互文式的传记:一位从小立志做流浪诗人的少年,在考取了诗歌学博士学位后再也写不出诗来,各种情感尝试也无疾而终;一位仰慕诗人追随诗人旅程的少女,在目睹诗人各种怪状后,走向艰难的精神独立道路;一位仗剑走天涯的愤青,在遭遇各种现实痛击而落败变成loser后,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安身立命的人生哲学……
作者简介
陈四百,女,80后,天蝎座,湖南籍。中文专业毕业,导演专业结业。曾做过小学教师、图书编辑、广告文案、女裤售货员、英文小说翻译、剧组场记等职务,目前任专职编剧,业余小说创作,居北京。
目录
《多情即长生》目录 章 林哥哥死了 第二章 丈夫贾艺术 第三章 失眠症 第四章 我该进天堂吗 第五章 柳梢头 第六章 仙洞镇 第七章 白朵 第八章 省城 第九章 PS 第十章 京城 第十一章 鼓楼和梦 第十二章 疯癫 第十三章 长生 《离骚乐园》目录 章 鼓楼之歌 第二章 地坛深渊 第三章 方家胡同 第四章 PS日记1 第五章 西海夕阳 第六章 千年婵娟1 第七章 皇城遗址 第八章 PS日记2 第九章 德胜公园 第十章 千年婵娟2 第十一章 奥林匹克 第十二章 红螺别离 第十三章 回乡症
摘要
    《多情即长生》 章 林哥哥死了 那一年的6月1日,我很喜爱的一个男人病逝,我决定去做尼姑。 他生前,爱过男人,也爱过女人,甚至说过很爱我。我问他证据是什么,他说,因为他是一个诗人,他为许多人写过诗,唯独没有为我写过。 这是什么逻辑? 很深的爱恋,便是一首诗,无需再多言。这是他的原话。 也就是那个时候,贾艺术向我提出分居,而我失去理智地跟林哥哥发誓。 我说:林哥哥,你要是死了,我就去做尼姑。 他笑:你有那么多哥哥弟弟,你有几个身子去做尼姑呢? 我也笑:我只为你的,其他的人,不过顺便罢了。 他忧愁:与其你以后爱上一个尼姑,还不如现在就给你找个姑娘。 我困惑:我一定要爱上什么人吗?即使你不在了? 他叹一声:一定的,即使我不在了。 我很伤心:为什么呢? 他又叹:你总是想得到很好的东西,你控制不住你自己。 我似乎明白:你不相信我,林哥哥。 林哥哥无奈:我当然相信你,只是,你不明白你自己。我快死了,受不住这些腻腻歪歪的爱了,为我读首清爽的诗吧。 我给他掖好羊羔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翻开,书签夹在他很喜欢的一页,里尔克的《秋日》。书签是一个小恶魔形状,我送给他的,是一件衣服的吊牌,上面写着:devil-nut。 我为他读诗,很慢很慢,都没赶上他死亡的速度。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盛大。 把你的影子投向日晷吧。 让风吹过牧场。 让很后的果实丰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很后的甘甜压入烈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筑。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就在林荫道上来回, 步履不停,落叶纷飞。 在读到“就醒来”之前,也就是“永远孤独”之后,林哥哥去世了,似乎是故意的。我们都还没商量好要不要去做尼姑。既然这样,这件事就变成了我一个人的承诺。 作为一个靠自尊自省支撑着活下来的人,我必须去做尼姑。 一回到家,我便开始收拾行李。 连林哥哥的葬礼都没操办。 就是凭这一点,贾艺术认定我疯了。 《离骚乐园》 章 鼓楼之歌 1. 你在渴望些什么? 与第三任男友分手后,小尔问自己这个问题。可一直答不上来,她感到胸闷气慌。每天早上醒来,都像是从另一个世界回来,又得重新面对这个问题。 2016年6月16日,父亲节前三天,星期四上午十点,小尔在站浑圆桩,想要使气在体内贯通。她练习孙式太极拳大半年了,太极拳能让她泄掉体内的郁气。 小尔的父亲得了神经性疱疹后遗神经痛,彻夜长痛。医生说只有脾气暴躁的人才会得这种病。有一种止痛药很好,可吃多了会让人傻掉。选择痛还是傻? 父亲选择了痛,用针灸加中药进行治疗。 浑圆桩站了半个小时后,小尔感觉自己成为一棵长在土里的树,枝条环抱一个虚空的圆。师父说,你要想象手里抱了一个,它要往上升,你要拉住它,同时,它还在不断地涨大。意念,用意念,意念一定要坚定,要强大,一切都依靠意念。 与第三任男友分手时,她用尽意念对他说:我想做一棵没有枝丫的树。 男友信了。 男友是个人类学家,《菊与刀》的作者也是人类学家,她提到中国有乐感文化、西方有罪感文化以及日本有耻感文化。小尔的男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人类的“病感文化”,即人人都有病。小尔这种行为,以男友来看,就是病感文化的一部分:知道自己有病,还不想治。 男友像哥们一样拍拍小尔的肩膀:保重。之后迅速消失,成为前男友。 你到底在渴望些什么? 也许是个孩子。小尔试着回答。可是,现在没钱也没丈夫,怎么办? 她去南锣鼓巷买了一条两个月大的小狗,要价四百,砍到四十。小狗爱眯眼看人,如乜如醉,得名小醉。 彼时,小尔独自带着小醉住在鼓楼大街,初恋林迁和任男友PS都在京城,三人互不联系。 鼓楼大街在东城和西城的分界线上,街边杵着两幢古董建筑,胖的是鼓楼,瘦的是钟楼,各自被红墙圈着,中间卡一个水泥广场,周边聚拢着咖啡馆和饭店,如果俯瞰,聚集之物像鞋子上的泥巴一样,应该被刮掉。 当过京城的地方,都有鼓楼。在远古时期,鼓被尊为通天利器。而现在,它至多算个宅货,关在楼里,不鸣不响,死物。 清代划每夜为五节,从晚上七点开始,每两个小时为一更,依次为:初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早上五点到七点,为亮更。初更和亮更,先击鼓,后撞钟。二更至五更则只撞钟不击鼓。击钟鼓时先快击十八响,再慢击十八响,快慢相间计六次,共108响。 失眠的人有数可数,从这一点来看,古时的城比较慈悲。 小尔没分手时有个坏习惯,晚上和男友吵了架,便揣一把水果刀出门,直奔鼓楼墙底下,挖墙角。她想挖到那堵墙有了狗洞时,就和男友分手。幸亏提前分手,保住了一堵墙。 有深夜,小尔从别处打车回,经过鼓楼围墙外。 司机:你不觉得这里头阴森森吗?我每次经过都感觉不舒服。 小尔:那你经过故宫舒服吗? 司机:那地方我从来都是绕着走。 此司机的第六感异于常人。小尔要求下了车。 她不自觉来到自己挖过的墙角下,狗洞未成,心有戚戚。 鼓楼正面有一扇门,从来没开过。里头有两颗柿子树,一公一母,一到深秋就异常风骚。小尔转到了正门前。是夜,这扇从未打开的门忽然开了。 小尔:你怎么开了? 门:我乃情窦初开。 小尔:瞎扯。那你通往哪里? 门:深渊。 小尔:能耐啊。不如击个鼓来听? 没有答。 小尔:撞个钟也行。 门:滚。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