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石家庄战俘营纪实

石家庄战俘营纪实

  • 字数: 19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何天义,曹朝阳,何晓编著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6149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丛书系统而全面地揭示了日军侵略华北时对战俘和劳工所犯下的滔滔罪行,所采取的史料真实可信,细节完善,内容面面俱到,作者为该领域的专家,将史料生动形象地以报告文学的体例展示出来,可读性强,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内容简介
战俘是战争的产物,战俘集中营是战俘的管理机构。华北是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地,是日军侵华的重灾区,也是八路军抗日的主战场。因为日军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敌视,日军在中国建立的战俘劳工集中营,数设在华北,日军强掳的战俘劳工华北人数也很多。据学术界近年的调查分析,日军在华奴役的劳工、民工约3000多万,其中从华北强掳到伪满洲国、伪蒙疆、华中各地的劳工近1000万。日本在中国大陆设置的战俘劳工营约有100多处,使役中国战俘充当劳工约有100多万人,其中三分之二在华北,仅从华北押往东北的战俘约30万。在掳往日本本土的4万劳工中,华北就占92%,其中战俘约占2万,而石家庄集中营的战俘就占了1万。日军对战俘的虐待、奴役,贯穿于作战的捕俘地、集中营、就劳地的全过程,各卷简介如下:石家庄战俘营位于石家庄南兵营,先后使用过石门战俘收容所、石门劳工教习所、石门劳工训练所三个名称,抗战期间先后关押抗日军民5万余人,2万人被折磨至死在集中营,3万人被送往华北、东北和日本本土当劳工,多数人死在异国他乡。战俘们在集中营成立秘密支部,地下党也派遣打入成立地下工作小组。战俘们在集中营进行了5次暴动;在阜新、抚顺、本溪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在日本北海道、秋田、福冈、长野进行了反抗斗争;谱写了一曲曲激昂悲壮的乐章。
作者简介
何天义,1946年生,1963年参加工作,1966年应征入伍,在部队从事新闻、文化、宣传工作。1985年从部队转业,在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从事党史、抗战史研究,曾担任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征集处长、石家庄市党史研究会会长、石家庄市政协文史委特聘委员、河北省党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参加编著的党史书刊有《太行峰火燃石门》《冀中区在石门的地下斗争》《在特殊战线上》《丰碑耸立大石桥》《解放石家庄》《黎明的石家庄》《有名将帅杨成武在河北》《共产党石家庄历史》《河北省志.共产党志》等20余卷。为从事日军侵华罪行及战争遗留问题研究,1995年4月提前离岗,联合民间力量组建了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民间研究网何天义研究室,并被河北省社科院历史所、河北抗战史学会聘为特邀研究员,后参加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曾任常务理事。在这期间,参加了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河北社科院组织的“日本侵略华北罪行研究”,并同旅日旅美华侨及中国人强制连行思考会(东京)、悼念亚太地区侵略战争殉难者铭心会(大阪)、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纽约)合作,进行了二战战俘劳工口述史料抢救,走访征集了1500多位受害者的资料,打印《战俘劳工访谈录》1000多份、500多万字,为400多幸存者录制了音像资料,征集复印有关档案报刊资料约几千万字、图书上万册、图片数千张、光盘5百多张。为帮助战俘劳工向日本讨还公道,还帮助战俘劳工建立了中国被掳往日本劳工联谊会,被聘为首席顾问,并为劳工联谊会编印《劳工通信》(2001年至2011年)共208期,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民间对日索赔活动。参加编辑编著的抗战类书刊、电视片主要有:1、主编《日军枪刺下的中国劳工》资料及研究丛书(四卷本)即:辑《石家庄集中营》第二辑《伪满劳工血泪史》第三辑《华北劳工协会罪恶史》第四辑《中国劳工在日本》新华出版社1995年8月版。2、编著《石门春秋》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年8月版。3、主编《日军侵华暴行(靠前)学术研讨会文集》新华出版社1996年9月版。4、主编《二战掳日中国劳工口述史》(五卷本)即:齐鲁书社2005年7月版。5、编著:《强制劳动——侵略的见证 死亡的话题》 中华书局2005年7月版。6、副总主编:《日军侵略华北罪行档案》(十卷本)其中主编:第七卷《集中营》第八卷《奴役劳工》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版。7、副主编:《日本侵略华北罪行史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版。8、主编:《地狱证言——抗战时期被强掳赴日中国劳工的血泪口述》(选编本)香港利文出版社2005年12月版。9、编著:《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版。10、主编:《日军侵华集中营—中国受害者口述》大象出版社2008年6月版。11、编著:《华北抗日战争史》部第5卷《七七事变追溯》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12、编著:《日军侵华战俘营总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版。13、撰稿:《特别挺进队》4集党魂情侦故事片,石家庄电视台等单位摄制,石家庄电视台1991年播出,河北电视台1992年6月播出。14、总撰稿:《不应忘却的历史—日军虐杀中国战俘罪行录》10集电视文献纪录片,南京电影制片厂等部门2005年8月拍摄,中央电视台播出。 与此同时,在靠前外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日本侵略者强掳虐待中国劳工的真相》《东京审判的反思》《加强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论日本侵华战争及战俘问题》《追究战争罪责没有时效》《战争遗留问题与中日关系》《论日军在中国建立的战俘劳工集中营》等40余篇。
目录
一、他们是怎样踏进地狱之门的1.他已拉了手榴弹弦2.地道放进毒气之后3.跳井摔昏之后4.“大鼻子思想没有娘”5.火车与铁甲车相撞之后6.他们是怎样变成八路的二、初建的战俘营1.华北重镇石家庄2.铁丝网强圈的南兵营3.军阀和财阀的交易4.劳工教习所的筹建5.初期的两种惩罚6.关帝庙的来历三、地狱里的煎熬1.阴森的监狱2.入营六道关3.刻板的日程4.非人的生活5.繁重的劳役6.残酷的体罚7.瘟疫的摧残四、战俘营的女战俘1.初进女牢房2.战友相遇3.我崇拜我父亲4.“小洋马”的失踪5.她想掐死亲骨肉6.《石门新报》的舆论欺骗7.赵玉英被关小监狱五、怕死鬼与硬骨头1.宁死不屈的李凤鸣2.贪生怕死的朱占魁3.卑鄙的“美人计”4.反省洞——地牢5.以死抗争的王文波六、“特别支部”的秘密活动1.组建党的同情小组2.建立秘密支部3.统称“六月特支”4.伪善岂可粉饰5.刺杀冈村宁次的密谋6.让革命火种四处播扬七、改编劳工训练所1.难以接受的工作2.被俘的八路团长3.地下工作小组4.战俘营的情报战5.配合盟军飞机轰炸八、朝鲜翻译金村之死1.同情战俘的金翻译2.掩护女战俘3.惩治色魔小饭沼4.保护无辜民众5.处理断粮罢工6.金村的两次宴请7.办公室的枪声九、此起彼伏的暴动1.逃跑越狱的备忘录2.首次冲杀——“二月暴动”3.流产的计划——“五月暴动”4.军营夜惊——“六月暴动”5.摔碗为号——“九月暴动”6.血腥镇压——“十二月暴动”十、从战俘营到万人坑1.寻找万人坑2.休门村的拉尸队3.棺材板与尸体垛4.三人抬五人5.休门义地——万人坑6.把活人当死人拉出7.到底埋了多少人十一、特别挺进队起义1.此孙毅非彼孙毅2.组建兴亚工作队3.进驻获鹿感化院4.马志强冀晋请令5.以假乱真巧应付6.酒后心声身惹祸7.扩编特别挺进队8.铲除日伪敌警特9.与武工队配合作战10.杨玉生太行传讯11.杀敌起义奔太行十二、黎明前的黑暗1.濒临死亡的病人2.派往上海的特使3.地下党紧急营救4.王子兴根据地受命5.地下军在行动十三、石家庄战俘在东北1.所谓特殊工人2.对战俘的野蛮奴役3.战俘劳工的反抗斗争4.大反攻时的武装斗争十四、石家庄战俘在日本1.掳往日本的石家庄战俘2.强掳东瀛的悲惨遭遇3.掳日战俘的反抗斗争4.战俘劳工在北海道的斗争
摘要
    一、他们是怎样踏进地狱之门的
     战争的胜负往往不以基层部队指战员的意志为转移,特别是具体的战役和战斗,更不以战争的性质和人心的向背来决定。它取决于指挥员的指挥艺术和决心,取决于战斗员的作战勇气和战术技术,也取决于战场上敌我力量的对比。正义的战争在战略上、总体上、局部战役中处于劣势地位时,即使指战员再勇敢、再高明,他们参加的战役和战斗也难免不失利。特别是1940年百团大战以后,当日军集中了数倍于八路军的兵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一块一块地进行疯狂“扫荡”时,八路军领导的抗日军民损失十分惨重。不少抗日军民被俘、被捕、被抓,被押送到石家庄等地的战俘集中营。他们是怎样跨进地狱之门的,我们询问了数百个当事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经历,有的暗淡,有的辉煌;有的软弱,有的刚强;有的令人汗颜,有的可歌可泣。这里不妨先看看几位当事者被俘的经历。
     1.他已拉了手榴弹弦――王铭三的被俘经历
     王铭三被俘后化名王志恭,是山西临汾东关人,从小失去父母,被叔婶收留,经常过着乞讨的生活。1936年3月,红军次从陕北东征山西时,收留他参加部队,在红一军团二师当兵。他参加了红军西征,翻越六盘山,在甘肃会宁迎来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参加了第二次靠前革命战争很后一战――山城堡战斗。抗战全面爆发后,他被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通讯班,东进华北,首战平型关。随后,副师长聂荣臻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他先后在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冀中军区火线剧社、冀中军区特务团、冀中军区除奸部工作。他12岁参军加入共青团,13岁转为正式党员,14岁任冀中军区火线剧社副分队长,15岁成长为八路军除奸人员,任一二零师特务团二营特派员,成了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
     1940年8月反“扫荡”时,他患了疟疾病和雀蒙眼(夜盲症),同火线剧社的6个战友随病号队活动,在河北唐县贤庙村养病时被日军包围,100多名伤病员进行了反击,但终因缺少武器,火力不足,除几十名战士光荣牺牲外,其余全部被俘。当时,王铭三身上只有两颗手榴弹,开始与敌人遭遇时就掷出一颗,炸伤几个日本兵。后来他和3个战友被敌人围在一个大坑内,他们商量用很后一颗手榴弹英勇献身。几个人于是抱在一起,王铭三含着悲痛、愤怒、自豪的心情举起手榴弹,拉出了手榴弹的导火线。
     周围的日本兵一见此情,吓得急忙趴在地上。可是手榴弹冒了一股白烟,没有爆炸。十几个日本兵端着刺刀围了上来,见是几个小孩,又空着手,便掉过枪托把他们打了一顿。又看见一个突围负伤的八路军战士不能行走,日本兵连刺数刀,直到刺死不动才住手。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