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洛阳战俘营纪实

洛阳战俘营纪实

  • 字数: 13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何晓 何海 何天义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6147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丛书系统而全面地揭示了日军侵略华北时对战俘和劳工所犯下的滔滔罪行,所采取的史料真实可信,细节完善,内容面面俱到,作者为该领域的专家,将史料生动形象地以报告文学的体例展示出来,可读性强,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内容简介
战俘是战争的产物,战俘集中营是战俘的管理机构。华北是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地,是日军侵华的重灾区,也是八路军抗日的主战场。因为日军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敌视,日军在中国建立的战俘劳工集中营,数设在华北,日军强掳的战俘劳工华北人数也很多。据学术界近年的调查分析,日军在华奴役的劳工、民工约3000多万,其中从华北强掳到伪满洲国、伪蒙疆、华中各地的劳工近1000万。日本在中国大陆设置的战俘劳工营约有100多处,使役中国战俘充当劳工约有100多万人,其中三分之二在华北,仅从华北押往东北的战俘约30万。在掳往日本本土的4万劳工中,华北就占92%,其中战俘约占2万,而石家庄集中营的战俘就占了1万。洛阳战俘营是1944年日军发动豫中会战后,在洛阳西工兵营设立的战俘营。西工兵营原是袁世凯为纂权复辟在关内建立的很大的兵营,吴佩孚占据后又扩建1000亩,建成13座军营,抗战时期是国民党战区的营地。日军占领洛阳后曾把三座营院作为临时战俘收容所,随着战俘的外送,只剩下原炮二营作为洛阳战俘集中营,先后关押中国战俘达3万之多 。洛阳战俘营虽然只有1年零3个月,但对中国战俘却很好残酷。靠前社会都知道,日军在东南亚虐待盟军战俘有一次“死亡行军”(即巴丹行军),有一条“死亡铁路”(即泰缅铁路)。但很少人知道,日军在洛阳也有一次死亡行军和一条死亡铁路,死亡行军,即从洛阳向石家庄转移战俘1.3万人,战俘们徒步行军数百里跨跃黄河到安阳上车,伤病员和走不动者,被杀了一路。死亡铁路既在酷热的夏天拆洛阳以西的陇海铁路,在严寒的冬天建洛阳以东的陇海铁路,使不少战俘被冻、饿、杀死。洛阳战俘被押往日本后,还举行了闻名世界的花冈暴动。
作者简介
何天义,1946年生,1963年参加工作,1966年应征入伍,在部队从事新闻、文化、宣传工作。1985年从部队转业,在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从事党史、抗战史研究,曾担任石家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征集处长、石家庄市党史研究会会长、石家庄市政协文史委特聘委员、河北省党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参加编著的党史书刊有《太行峰火燃石门》《冀中区在石门的地下斗争》《在特殊战线上》《丰碑耸立大石桥》《解放石家庄》《黎明的石家庄》《有名将帅杨成武在河北》《共产党石家庄历史》《河北省志.共产党志》等20余卷。为从事日军侵华罪行及战争遗留问题研究,1995年4月提前离岗,联合民间力量组建了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民间研究网何天义研究室,并被河北省社科院历史所、河北抗战史学会聘为特邀研究员,后参加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曾任常务理事。在这期间,参加了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河北社科院组织的“日本侵略华北罪行研究”,并同旅日旅美华侨及中国人强制连行思考会(东京)、悼念亚太地区侵略战争殉难者铭心会(大阪)、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纽约)合作,进行了二战战俘劳工口述史料抢救,走访征集了1500多位受害者的资料,打印《战俘劳工访谈录》1000多份、500多万字,为400多幸存者录制了音像资料,征集复印有关档案报刊资料约几千万字、图书上万册、图片数千张、光盘5百多张。为帮助战俘劳工向日本讨还公道,还帮助战俘劳工建立了中国被掳往日本劳工联谊会,被聘为首席顾问,并为劳工联谊会编印《劳工通信》(2001年至2011年)共208期,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民间对日索赔活动。参加编辑编著的抗战类书刊、电视片主要有:1、主编《日军枪刺下的中国劳工》资料及研究丛书(四卷本)新华出版社1995年8月版。2、编著《石门春秋》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年8月版。3、主编《日军侵华暴行(靠前)学术研讨会文集》新华出版社1996年9月版。4、主编《二战掳日中国劳工口述史》(五卷本)即:齐鲁书社2005年7月版。5、编著:《强制劳动——侵略的见证 死亡的话题》 中华书局2005年7月版。6、副总主编:《日军侵略华北罪行档案》(十卷本)其中主编:第七卷《集中营》第八卷《奴役劳工》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版。7、副主编:《日本侵略华北罪行史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版。8、主编:《地狱证言——抗战时期被强掳赴日中国劳工的血泪口述》(选编本)香港利文出版社2005年12月版。9、编著:《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版。10、主编:《日军侵华集中营—中国受害者口述》大象出版社2008年6月版。11、编著:《华北抗日战争史》部第5卷《七七事变追溯》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版。12、编著:《日军侵华战俘营总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版。13、撰稿:《特别挺进队》4集党魂情侦故事片,石家庄电视台等单位摄制,石家庄电视台1991年播出,河北电视台1992年6月播出。14、总撰稿:《不应忘却的历史—日军虐杀中国战俘罪行录》10集电视文献纪录片,南京电影制片厂等部门2005年8月拍摄,中央电视台播出。 与此同时,在靠前外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日本侵略者强掳虐待中国劳工的真相》《东京审判的反思》《加强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论日本侵华战争及战俘问题》《追究战争罪责没有时效》《战争遗留问题与中日关系》《论日军在中国建立的战俘劳工集中营》等40余篇。
目录
一、初设的洛阳战俘营1.九朝古都的西工兵营2.惨烈的洛阳战役3.兵营成了战俘营4.跨越黄河的“死亡行军”5.张法娃的土井二、中国版的“死亡铁路”1.景云祥的遭遇2.洛阳西面扒铁路3.洛阳东边修铁路三、从洛阳到长野1.随父寻哥到军营2.洛阳作战被俘虏3.在大城发电工地4.寒冬终于过去四、从洛阳西工到日本枥木1.洛阳浴血2.被俘受辱3.西工兵营4.转移石门5.塘沽等船6.劳工血泪7.死里逃生8.归国返乡五、从洛阳到秋田1.重伤被俘的耿连长2.从洛阳到郑州3.从石家庄到北平4.送往日本秋田的途中六、屈辱的劳工生活1.初进中山寮2.繁重的苦役3.饥饿与寒冷4.暗中酝酿的暴动七、是谁催生了暴动1.“突贯期”的来临2.肖志田被毒打而死3.刘泽玉遭酷刑致残4.薛同道含恨九泉八、被镇压的暴动1.一改再改的计划2.处决恶监工和狗汉奸3.奔向狮子森山4.共乐馆广场的屠杀九、审判、再判、再审判1.警察署的刑讯2.邪恶对正义的审判3.销毁证据掩盖罪行4.外务省报告书5.横滨法庭的正义判决十、战后民间对日索赔案1.花冈劳工的遗骨发掘2.战俘劳工的遗骨送还3.花冈劳工的索赔交涉4.花冈诉讼在东京5.没有结束的抗战
摘要
    一、初设的洛阳战俘营
     1.九朝古都的西工兵营
     洛阳战俘营又称洛阳俘虏收容所,成立于1944年5月,结束于1945年8月,地址在原洛阳市西工兵营。
     洛阳是九朝古都,西工作为一个地名,始于近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3年,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选定洛阳为其屯兵之地,把西起灵官庙、东到五门屯、南至下池、北到金谷园这片土地作为兵营区。当年建窑烧砖,次年调集石家庄等地的建筑商大兴土木,雇用大批民工建设兵营,因为工程在洛阳老城西关外,所以当时的人们就管它叫西工上(西工地之意),简称西工。后来有些人误以为这里是某朝皇帝的西宫殿,因此有的史料写为西宫。
     1916年,西工兵营初具规模,袁世凯却垮台身亡。皖系军阀首优选驻,直皖战争后,直系军阀吴佩孚占领后又进一步扩建。初建时占地近5000亩,建营房5000余间。吴佩孚扩建了1000亩,兵营扩建为13座营房,计1.2万间,是中国当时除了沈阳“北大营”之外很大的新式兵营。
     为便于控制河南省,吴佩孚将省政府由开封迁往洛阳。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蒋介石感到南京岌岌可危,遂迁往洛阳,定为“行都”,西工兵营于是得到进一步扩大。1937年七七事变后,这里成为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地。1938年,河南省省政府再次由开封迁往洛阳。
     日军攻陷洛阳后,日军一○师团等部侵占洛阳,因为战俘较多,日军曾占用西工兵营的三座营房和一些仓库来关押战俘。随着战俘的外送和死亡,只留下原炮二营作为关押战俘的集中营。
     2.惨烈的洛阳战役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6月6日,美英数十万军队在法国诺曼底海岸登陆成功。希特勒大肆吹嘘的大西洋壁垒被突破,英美联军一夜之间打破了其称霸世界的狂妄梦想。在欧洲强攻德军的同时,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进行反击,并多次派飞机轰炸东京等日本重要城市,很终切断了日军在太平洋上的“海上交通线”,使日军大为恐慌。
     为了援助侵占东南亚的日军,日军制订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一号作战计划,史称“豫湘桂战役”,要以“大陆交通线”替代“海上交通线”,支援和保障东南亚的侵略作战。
     1944年4月18日,日本华北方面军调集五六万人,强渡黄河,进攻郑州、洛阳,华中日军则从南阳方面北上策应。驻守河南的40万国民党军队在战区副司令汤恩伯的指挥下进行了抵抗,交战37天,郑州、洛阳及豫西等38座城沦陷,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敌占区。平汉线被打通后,在原先占领豫北、豫东的基础上,日本又占领了豫南、豫西。在整个河南对日作战中,战斗很激烈的是洛阳战役。国民党军损失20多万人,数万抗日军民被俘、被捕、被抓。在这里,我们先介绍这场战斗的具体进程。
     1944年初,第十五军从山西中条山战场撤到洛阳北面新安县一带休整,士气尚未恢复,日军就发动了打通平汉线的“一号作战”。隶属第十四集团军的第十五军的两个师和十四军九十四师奉命同守洛阳。整个战役统由第十五军军长武庭麟指挥,具体部署是:以实力较弱的六十四师守卫西工区飞机场,武器装备较好的六十五师守卫洛阳北面邙岭区上清宫一线,实力不错的九十四师守卫城关区。
     5月8日,洛阳战役拉开序幕,日军先头部队在飞机与战车的掩护下,向洛阳南面龙门一线外围阵地猛攻,双方经过两天血战,敌人突破外围防线,占领龙门一线高地。
     11日拂晓,敌机10余架轰炸机袭击了洛阳北面阵地,并施以重炮猛烈轰击,掩护其工兵在洛河上架设浮桥,使其步兵突过洛河。
     12日晨,日军以步兵1万人、战车50余辆,在飞机的掩护下,全力进攻六十四师防守的西工区。双方血战,终因日军战车突入火力猛烈,六十四师伤亡惨重,为保存实力,奉命转移至邙山岭下。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