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贪腐透视录:一线媒体人的法律观察
字数: 226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 易炜翰
出版日期: 2019-05-01
商品条码: 978752160201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5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20篇职务犯罪深度报道,从一线法律媒体人的视角,立体、多层面分析贪腐事件的来龙去脉、相关法律问题,以“案后沉思”的方式,道出此类案件发生的原因,以及日后需要警醒的地方。通过聚焦与剖析贪腐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可思考的空间。自序第一章?轰动一时的“名记”受贿案第二章?“南化建舵主”落马实录第三章?“灵魂失控”的县委书记第四章?投资公司老总砸出3亿“国资黑洞”第五章?“豪赌镇长”的豪赌人生第六章?七种权力让建设局长坠入腐败深渊第七章?“资本大鳄”砸出8亿黑洞第八章?“三光”主任落马现形记第九章?无情镣铐下凋零的青春第十章?小小清洁队挖出“大蛀虫”第十一章?“吸金又吸血”的医药代理业第十二章?畸爱孕育的怪胎第十三章?渎职大队长引发千亩麦田绝收第十四章?一个基层土管员犯下的滔天大案第十五章?劳动局局长身陷腐败漩涡第十六章?“国企改革专项资金”突现黑洞第十七章?“画贪”第十八章?“老招牌”国企出现“新腐败”第十九章?两个人的举报第二十章(内容暂定)后记?十年终不改
作者简介
易炜翰,曾任政法媒体编辑部主任,新闻本科、宪法学行政法学研究生,拥有法律职业资格、会计师职业资格,现正在美国缅因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硕士(LL.M.)。著有法制纪实文学《红顶庄家》,主编《法律的温度》,参与编著《远离贪腐》等多部丛书。
目录
01 名记受贿案:敲响新闻腐败的警钟
名记者与大时代
名记者光环下的丑恶,罪行累累
有罪?无罪?此罪?彼罪?
法槌终落,罪责刑相适应
02 国企舵主落马实录:深度解析国企腐败病灶
改制“受益者”,牵出“改制财神爷”
正厅级红顶商人,改制中大权独揽埋祸根
国企改革是块大肥肉,有利益就有权钱交易
“沦陷”于国企改制,腐败个案以警后世
监督运行机制失灵,国企腐败呈现“新形势”
03 国企精英挪用公款1.4亿元、贪污2000万元:亲情腐败何时了?
“亲情腐败”拖垮优质国企
无所不用其极的贪腐手段
获取铁证,攻克犯罪
04 老国企新腐败:被忽视的国企“三产”
曾经沧海难为水,阀门厂的前世今生
亏损单位里的“富豪”,阀门厂里的群贪
报应来时逃不掉,检察机关清算窝案
05 灵魂失控的县委书记:私欲膨胀的腐败恶果
“大手笔”县委书记,权力脱轨
腐败县委书记,创造“养狼理论”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情迷权色交易
环环相扣,定罪赵光荣
06 “红顶商人”变身“股市庄家”:不良体制滋生“腐败怪胎”
“红顶商人”坐镇股市,贪污、挪用“公私兼顾”
“公私兼顾搞双赢”,拆借资金跟大盘
贪污差价补偿款,遭遇“熊市”终崩盘
07 豪赌镇长贪污、诈骗1400多万元:“豪赌通道”形同“腐败通道”
初涉赌场,释放欲望之魔
身中赌瘾,坠入赌博深渊
赌债如山,炮制“规划”疯狂敛财
庖丁解牛,三大病灶构成“豪赌通道”
08 七种权力让建设局长坠人腐败深渊: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建设局长大权在握,七种权力于一身
好风凭借力,时势造英雄
大权在握,权钱交易纷至沓来
七种权力下的蜕变,坠入腐败深渊
09 “资本大鳄”砸出8亿“黑洞”:金融腐败惊现监管盲区
一个野心家登上金融大舞台
违规起步:种下祸根
胡乱运作:损失惨重
孤注一掷:疯狂挪用
穷途末路:定罪科刑
10 副主任贪腐680万元“金蝉脱壳”:临时机构的腐败不临时
一起贪腐案件引发调查疑云
一个可疑的账户暴露了多年隐秘
多年腐败罪行,一朝水落石出
还原犯罪历程,腐败款挥霍一空
11 女出纳贪污260余万元拆迁款:遏制女性腐败不良趋势
同样的拆迁补偿协议申报了两次补偿
声称有关键录音证据,实则欲盖弥彰
贪污260余万元,女出纳实为女巨贪
12 清洁队队长贪污230余万元:小人物大腐败
一封举报信,引出清洁队里的“大蛀虫”
关键证人露头,揭开清洁队队长的“画皮”
剖析犯罪脉络,查清贪污230余万元
锁定证据链,腐败案尘埃落定
13 药商行贿307万元:曝光医疗腐败链
追查匿名举报,关键行贿人浮出水面
获取关键证据,揭开药品回扣犯罪网
行贿成行业“明规则”,腐败乱象堪忧
14 “索命的”人血白蛋白:救命药背后的渎职黑手
上篇:假人血白蛋白“生态链”
夺命假药
销售网络
假药源头
下篇:假药案背后的渎职黑手
稽查大队大队长露头
清算渎职腐败
最终结局
15 破解医疗腐败“新格局”:医疗器械采购已成腐败重灾区
医疗器械采购已成腐败“重灾区”
新趋势:医疗腐败从采购领域向业务科室蔓延
新特点:从个体受贿“升级”为科室集体受贿
新动向:腐败重点从药品转向医疗器械
16 千亩麦田绝收案背后的罪与罚:渎职腐败令人惊心
假农药传播,5400余亩麦田绝收
利欲熏心,勾结制售假农药
操作失手,错中错酿成大祸
关注案中案,深挖渎职犯罪
查一儆百,渎职犯罪危害尤烈
17 基层土管员造成1200万元国资巨损:渎职平台促生滔天大案
办证异常混乱,东窗事发
借“变法”之际,趁机作乱
种种缺漏促生渎职平台,令人深思
18 劳动局陷入腐败旋涡:国有资产监管迫在眉睫
一座“C大厦”,隐藏着一众贪官的罪恶
贪官露头,全线收网
19 专项资金突现黑洞:财务审计腐败恶果频发
审计部部长玩忽职守,“国资黑洞”突现
关键岗位敷衍塞责,千万国有资金打了水漂
清查余罪,一追到底
20 拆迁办主任百万受贿:“字画腐败”成洗钱花招
街道拆迁办主任“贪画”落马
背后的腐败,画里的玄机
机关算尽,聪明反被聪明误
21 拆迁办集体落马:拆迁腐败促生“黑色行规”
分片包干,各吃一块
公开制定“黑色行规”
倒行逆施“全员腐败”
22 挪用千万元征地补偿款:社区8人集体腐败
征地补偿款:“死钱”变“活钱”
谁说了算:居委会领导拍板
自作自受:“班子成员”一锅端
23副省级干部落马:“一把手”专权直指贪腐病灶
侦查:检察机关在行动
渐进的仕途与能力
成也D市,败也D市
1223万元:细数杨浩的数宗罪
24 绿色GDP引发不当竞争:园林绿化腐败高发
绿色掩映下的腐败
评标打分里应外合
工程发标大权独揽
苗木采购大发横财
为谋工程,行贿人以钱开道
暗箱操作,负责人中饱私囊
25 两个人的举报:全国首例金融债权贪污案告破
愤怒的两个人
究竟有什么猫腻
理性举报
打响国资保卫战
摘要
名记受贿案:敲响新闻腐败的警钟
导言
Z报业集团驻Z省记者站站长王肖利用职权向被害单位强索巨额钱财一案,终审判决认定王肖受贿63万元,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此案历经数年,一波三折。从一审以敲诈勒索罪被判7年,到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最终以认定受贿罪尘埃落定。
记者受贿,该当何罪?王肖的终审判决以法律的名义,作出了记者身份是国家工作人员,新闻监督权是公权力的论断。判决使该案和媒体业成为焦点。
公众关注的是法律怎样惩治新闻腐败,以及媒体业界对此事的认识与反思。
王肖腐败案,犹如放大镜下的标本,聚焦之下,整个媒体生态弊端纤亳毕现。
名记者与大时代
王肖头发花白,长身消瘦,风度儒雅,再加之能言善辩,好高谈阔论,“一个才气逼人的记者形象扑面而来,很能博得他人的敬畏!”承办检察官说,“他的形象与口才是成功实现勒索的法宝!”
王肖也确实有着和他形象相匹配的丰富经历。
他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农村,18岁入伍当兵,其间通过不懈努力考取军校;取得大学文凭后,与戈壁、雪山相伴了16个春秋。王肖勤于笔耕,先后有多部著作问世,堪称部队“一支笔”。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王肖退伍后,面临人生新的选择。他毅然投身z报业集团。靠着深厚的知识功底,王肖很快成为知名记者。
王肖投身报业的当口,也是中国新闻领域风云激荡的年代,许多媒体开始从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逐渐向自主经营、各谋生路过渡。中国媒体开始了残酷的市场竞争。
王肖不怕变化,他骨子里的激情早就随着报业改革号角的吹响而涌动。
王肖想在这方广阔天地里一展身手。因此,当各家媒体纷纷向外地派驻记者站抢夺市场份额时,王肖向单位报名,立下军令状,前往Z省开辟战场,并很快成为记者站站长。
对王肖来说,记者站既是人生新的开始,也是折戟沉沙之地。
Z省地处沿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迅捷。商品经济的发达、商贸活动的频繁让王肖深为震撼。作为一名眼光犀利的记者,甫来新地的他也捕捉到了批评监督类报道在这个地区的分量。企业竞争越激烈,越在乎自己的正面形象,形象一旦受损,对企业发展将是致命的打击。
外部环境让王肖感觉大有可为,同时也觉得肩上压力沉沉。记者站只有一人,他必须得完成每月8000字批评报道的指标。
于是,王肖马不停蹄地找投诉、挖线索,挑刺企业弊病,着实发表了一些犀利、尖锐的批评报道,有力地替消费者鼓与呼,用王肖的话说,“从没有收过一次红包”。 渐渐地,知名度打开了。企业老板们听说有份报纸专替消费者维权,还有个记者叫王肖,文笔犀利、软硬不吃。
此时的王肖达到了事业的巅峰。“看着一个个老板畏他如虎,战战兢兢,软语相求,王肖感觉自己了不得了!”承办检察官说,“他觉得自己比这些老板要强百倍,可凭什么人家开好车、住好房呢!”
王肖在睥睨一切时,有点失落了,“一支笔,可以让企业损失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直至破产”。他的价值也理应和这样的威力相匹配。王肖的心理不平衡起来。
于是,当第一次有企业主恳求他不要写批评报道,并承诺付给巨额广告费时,他内心失衡的一端仿佛得到了砝码。
王肖忘了,这些企业并不是怕他个人,也不是怕他的那支笔,而是怕新闻监督一“人民喉舌”所蕴藉的力量。
王肖把自己的职责抛在了脑后,在拿下几笔用批评报道换来的广告后,王肖富了起来。
王肖挖掘到了一个发财的捷径,同时,他所在单位也提供了变相的鼓励。Z报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优选化,罔故记者站不得从事经营活动的硬性规定,反倒和王肖签下了一份广告经营承包协议。
王肖的承包指标是40万元,给报社拉到的单笔广告超过一定数额,就可以拿到45%的提成。以王肖向某公司索要300万元广告金额为例,如果能够谈成,他个人一下子就可以拿到135万元巨款。
在巨大经济利益的刺激下,连王肖自己都搞不清:这一刻,究竟是为公还是为私?
王肖在案发后还企图向单位推卸责任:“记者的武器,就是手中的笔,但这个武器成了满足单位追求经济指标、搞创收的经营工具。”这是实话。当然,王肖还没说完,更可怕的是,王肖的这支笔最终成了他个人敛财的工具。
Z省的一幢豪华别墅见证了王肖的“成功”。
十余年前,王肖花几百万元购买了一栋住宅面积200多平方米、花园面积接近600平方米的豪宅。其中,木质房子竟是整体从美国运来的,房间内大到家具、电器,小到一颗螺丝钉,也都是原装进口的。
王肖,一个普通媒体记者,竟然有如此资本,坐拥了这幢如今市值千万的豪宅。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