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韩非/新编历史小丛书

韩非/新编历史小丛书

  • 字数: 1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作者: 任继愈著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000364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5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韩非,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大家,任继愈先生以切实无华、简练精当的文字,将韩非繁复的思想以轻盈而生动的方式传递给我们。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韩非其人其事有一个全面而充分的认识,并将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环境。
目录
一、从矛和盾的故事说起
二、韩非有哪些主张引起秦王的重视
三、法、术、势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德治和法治的辩论
五、世界最早的“人口论”
六、批判复古主义者对历史的看法
七、加强封建中央专制集权的理论
八、参验的方法
九、局部利益和全体利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十、反对鬼神,反对迷信
十一、韩非的历史地位
摘要
    一、从矛和盾的故事说起
     从前有一个卖矛的人,在市上夸耀他的矛是天下优选的矛,不论怎么坚实的盾它都能刺穿。同时,这个人手里也拿着一面盾在卖,他夸耀他的盾是天下优选的盾,无论是怎么锋利的矛也刺不穿它。有些人被他的夸大宣传吸引住了,逐渐围拢来。这个人洋洋得意,正在等候买主。人群中走出一个人,向这个卖矛和盾的人问道:“听你说得很好,你的矛和盾可算天下优选的武器。如果用你的矛刺你自己的盾,能不能刺得穿它?”这个突然的问题,可把这个卖矛和盾的人窘住了。他想说他的矛可以刺穿他的盾,那么他的盾就不是像他说的那样最坚实;他又想说盾不会被刺穿,那么他的矛就不是像他说的那样最锋利。这个问题使他瞠目结舌,回答不上来,只好满面羞惭地,拿着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离开市场。这就是大家熟悉的“以子(你)之矛,攻子(你)之盾”的故事。
     上面这个故事,未必真有其事,但是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说的话不可以前后不一致,不可以自相矛盾。我们今天经常会遇到“矛盾”这个词,我们自己也经常使用“矛盾”这个词。当然今天所用的“矛盾”不只是“自相矛盾”的意思,有时也指事物对立统一的原理。“矛盾”这个词的创造者是谁?就是现在要向读者介绍的韩非。
     韩非是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公元前221年)后半期韩国的一个没落贵族,自幼跟当时的大学者荀子读过书。他有些口吃(结巴),不大能讲话,但是能写文章。他的文章写得条理清楚,分析深刻,有说服力。他的同学李斯也是一个很有学问、很有才干的人,后来当了秦始皇的宰相。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中国,李斯立了不小的功劳。但李斯也承认自己的才能不及韩非。
     韩非约生于公元前289年,他的年龄和李斯差不多。他死于公元前233年,活了五十多岁。他的著作经后人编在一处,称为《韩非子》。古人经常用人名当书名,像墨子的著作叫《墨子》,孟子的著作叫《孟子》,荀子、庄子、老子也都是这样的。韩非的著作在当时各国都有流传的抄本,在秦国也有过广泛的影响。
     有一天秦王(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当时还没有统一中国)读到韩非的著作,大为赞赏,说:“这真是一部好书。我若能和这位作者见一面,也不枉活一辈子了!”秦王还以为这部著作是一位古代学者作的呢。这时李斯在旁说:“这是我的同学韩非写的书。这个人还活着,想见到这个人不难,他现在在韩国。”秦王一听,高兴极了,设法把韩非找到了秦国。见面后,谈得很融洽,很想重用他。这时秦王左右的大臣都有点不服气,特别是李斯对韩非更加嫉视。因为他知道韩非很有才干,学问又好,万一秦王重用了他,至少自己的宰相是做不成了。李斯就暗中联合其他大臣在秦王面前说韩非的坏话。说韩非是韩国的贵族,他终究是心向韩国的。秦国和韩国是敌对的国家,若重用了他,他会为韩国打算,不会真心为秦国的。如果放走他,让他到别国去,万一被人重用,和秦国捣起乱来,也是个麻烦。不如找个借口把他杀了。秦王就把韩非关进监狱,还在考虑:用他,放他,还是杀他。李斯又使人威吓韩非,韩非被迫在狱中自杀了。秦王考虑了很久,觉得韩非毕竟是个人才,最后下命令释放他出狱,还是想重用他,但是韩非已经死了,来不及了。
     P1-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