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读库1903

读库1903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作者: 张立宪主编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333588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5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器官移植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伟大的医学成果之一,是拯救和延续生命的一种特殊方式。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专享渠道。《生命摆渡人》的讲述人高敏生活在深圳,是中国第一位器官捐献协调员,她以亲身经历的众多个案让大家认识到这种生命延续的方式,其中有成功和欣慰,也有不甘和失败。没人告诉她该怎么做,只能自己摸索,尽可能地在不给大家添麻烦的前提下,一步一步的,边琢磨边总结,在逝者和生者之间打开一条通道,让逝者生命延续,让患者重现生机。
内容简介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了八篇文章,《生命摆渡人》、《拍摄生死》、《最早的中国摄影》、《文史掌故》、《霍金简史》、《从空间上看教育》、《不可言说之病》以及《我们胡同的大诗人》。 前两篇的故事都跟医院相关,从不同角度来记录当下社会里人在特别情况下对生命、生活的态度。
目录
1-24 生命摆渡人 高敏 口述/叶小果 整理
25-47 拍摄生死 杨楠
48-68 最早的中国摄影 黄建鹏
69-131 文史掌故 李怀宇
132-213 霍金简史 克韩
214-262 从空间上看教育 傅国涌
263-315 不可言说之病 余凤高
316-345 我们胡同的大诗人 安枫
摘要
    生命摆渡人
     器官移植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伟大的医学成果之一,是拯救和延续生命的一种特殊方式。
     作为中国第一个器官捐献协调员,我见证了器官捐献从深圳一步一步走向全国。
     1966年,我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出生。1997年,我来深圳帮妹妹照看孩子。一次上街买菜时,我看到路边一辆无偿献血车,就记起小时候看过的小人书里面,白求恩大夫献出鲜血挽救八路军伤员生命的故事,心想自己也有机会通过献血去救人了。后来,我渐渐成了深圳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的常客,也成了深圳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
     1999年,深圳大学向春梅老师不幸患癌,她向深圳红十字会提出身后捐献器官和眼角膜。但因为癌细胞转移,器官不能用,只有眼角膜可以捐献,延续别人的光明。6月13日深夜,向春梅被癌症夺去生命,她的一对眼角膜分别捐献给了一个姑娘和一位老人。她是中国首位无偿捐献眼角膜的人。
     以前在老家,我没有听说过遗体捐献和器官捐献。初次听到向春梅老师的事迹,我知道了人去世以后,器官可以从一个人的身上转接到另一个人身上,而且能让那个人健康地生活,觉得特别神奇。
     其实,深圳的三献(献器官、献骨髓、献角膜)工作都走在全国前边。2003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出台,成为中国第一部器官捐献移植相关法例。四年后,全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才颁布。
     深圳市红会邀请相关部门到香港学习和调研人家的器官捐献工作,回来制作自己的小卡片,跟名片一样大,还有宣传资料的册子,印刷得也很小,放在一些医院里面。我在门诊拿起那些册子和小卡片,翻来覆去地了解。有爱心市民去献血时,我就给他们讲。他们一听,都说这是好事,有的人就填写卡片,然后我收集起来送到红十字会,把资料入档。
     我真真正正、完接近全地理解器官捐献这个事情,是在2005年8月底。深圳红十字会当时只有五个工作人员,有一天他们出去调研,会长给我打电话说,办公室不能没人,你过来负责接听几天电话吧,市民有什么需求就记下来。比如小额的捐款就记下来,把发票的第一页和第二页保存,第三页交给捐款人。如果是大额捐款就等财务出差回来办理,因为要验钞。
     第二天,我在深圳市红十字会值班,接到一个来自湖北天门的电话。那位女士的语气很着急,她可能憋了很多天的话,还有心里的悲伤和苦闷,一下子就忍不住哭了。
     我安慰她慢慢讲。她说女儿叫金省,十八岁,高中生,多才多艺,学习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下晚自习后发生交通事故,导致颅脑重度损伤。医生说无论怎么努力都救不回来了,在医院靠呼吸机维持着。她说了解到外国,器官可以救人。医生说她女儿所有的器官都是完好的,只有头部受了重伤。她实在不忍心让聪明乖巧的女儿白白地走了,就想把女儿的器官捐出来救别人,也好留个念想,这样她心里会觉得女儿没有离开这个世界。 由于当时器官捐献体制不健全,她打了很多地方红十字会的电话,都被拒绝了。她说在深圳打过工,偶然看到过街头相关的公益广告,知道深圳可以。她对我说:“求求你,帮帮我。”
     深圳市虽然在2003年就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但两年过去了,只做过眼角膜和遗体的捐献,并没有器官捐献的案例。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