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不迟
字数: 219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I247.5
出版日期: 2018-10-01
商品条码: 9787559431189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04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4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根据真实事件创作而成的作品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在西藏的爱情故事。作品所有的情节根据陆路的日记和尼若的口述整理而成。 ★中国版的《廊桥遗梦》 两个情感世界失意的中年人,在历经沧桑后遇见对方,尽管他们都在竭力回避自己的感情,最终却都没能逃脱爱情的魔咒。看破后依然选择,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 ★活明白了再爱,多晚也不迟 爱要来时,是不分年龄、不分时段、不分地方的,哪管你是否懵懂无知还未经历世界,还是已历经沧桑早生华发!尼若和陆路在西藏一见钟情,尼若回上海后断然离开破裂的婚姻,陆路与不能结婚的女友分手,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并不被世俗看好的爱情中。羽芊说:“活这么大,我从来没有怀疑过爱情,它会靠前自私,也能接近无私,这都是爱情。”"
内容简介
"这个故事所有情节都是根据陆路日记和尼若的口述整理出来的。一段看似平淡的爱情交集,却有着让我们再次相信世上爱情的力量。 陆路,一个小有名气的风光摄影师,每年都会开车跑一趟西藏,短则一个月,长则两三个月。 尼若,拿了十五年手术刀的胸外科医生。弹得一手专业八级水平的古筝。在一次手术失败后,来了西藏支教。 陆路2007年到西藏拍藏历年时,和尼若第一次在生活中见了面,俩人一见终情。尽管他们都在竭力回避自己的感情,最终却都没能逃脱爱情的魔咒。随着相处,两人越来越确定对方就是自己今生需要的专享。"
作者简介
"羽芊 拉萨人,西藏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藏婚》《西藏生死恋》等。 崇尚“生活在眼前,精神在远方”,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书房,三分之一的时间玩物丧志,另外三分之一与旷野为伍。 "
目录
...
摘要
"上海浦东的一个高档小区,尼若的家。 清新雅致、纤尘不染。 尼若进门,换鞋,把包放在柜上。进厨房给自己倒了杯水,放了两片柠檬加了一勺蜂蜜。 这是她每天进门的程序。 只是今天,做这些程序时少了些愉悦,多了些机械。特别是喝水时,不再是小口小口地慢慢往下咽,而是一口气灌下。 转过身来,她提着一个满是斑驳的尘土和划痕,旁边还破了条口子的摄影包往书房走,脚步虚浮得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 书房不大,两边是深棕色的书架,柜里摆满了医学书和摄影书。同色的书桌上有台电脑、几本摊开的医学类书籍。木地板上铺的地毯色彩艳丽,边缘还织着八宝吉祥图案,显然来自雪域高原。 房间和阳台之间没有门,向外延伸的部分摆满了绿色植物,右边有一盏深红色的落地木质小宫灯,边上放了一架紫檀木古筝,同色的筝凳,黑色的筝架,筝谱翻开的那一页上是《春到拉萨》。 尼若极喜欢这支曲子。特别是近些日子,她只要坐到古筝前,最后一支曲子肯定是《春到拉萨》。尼若把包放在书桌边的地板上,再摸出手机关了放在桌上。站了一会儿,找了张抹布,慢慢顺着桌边坐到地上,定定地看着眼前的摄影包,久久才伸出手去,指尖缓缓滑过摄影包粗糙的纹理,再细细地擦去尘土,动作极轻极柔。仿佛那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包,而是爱人的脸。 直到包上再无泥土,她才放下抹布,慢慢拉开了拉链。 如此过了许久,她才打开包,里面是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摄影器材,在最边上有两个空格子。 尼若拿出一个机身,取出镜头上好,抱在了怀里,低了头,呆呆地看着,两颗大大的泪珠悄悄滑落在黑黝黝的相机上,水印慢慢漾开。 她就这么坐着,一动不动,泪水大颗大颗地落下,直到天色黑尽。她这才取下镜头归入原位,再把机身放好。然后呆呆地看着空了的两个格子处,那里原本放着佳能EOS-1DMarkⅢ和28~300的镜头,是他常用的。曾经,她用那个机子教他如何构图,什么光线下要加曝和减曝。把那个镜头当望远镜使,告诉他远处有头牦牛或是有匹白马。现在,机子和镜头都不在了,已随他的主人而去,只留下这个包和这个伤心的女人,暗夜独自哭泣。 久久,尼若扣上带子,合上包盖。 起身,步履不稳地走到筝前,摁亮了台灯,两眼茫然不知看向何处,只有食指在弦上机械地滑下,清脆的弦音由高到低在小屋里响起。 当最后一个弦音消失,尼若闭上眼睛,苍白的脸庞微扬着,鬈发凌乱散于后背,放在筝上的手指修长、白皙,却轻微地颤抖。 她在害怕,害怕打开那个纸袋子。 一个月来,她每天都度日如年,等来却是这样一个薄薄的、冰冷的纸袋子。 窗外,永远是雾蒙蒙的天。远处的高楼和近处的街道,在薄雾里显得格外迷离。 屋里,除了尼若的呼吸,静得连根针掉下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不知道过了多久,只知道窗外的世界亮起了一盏盏华灯。 尼若先是手指动了动,然后手臂动了一下,接着深深吸了口气,眼神慢慢有了焦点。 她迅速转身回到书桌边,弯腰打开摄影包的侧袋,一下就抽出了牛皮纸袋,急步回到古筝前坐下,没有一丝犹豫就解开了白色的细线,取出里面的物品。 一个银灰色的牛皮笔记本就这么突然地被放在了古筝弦上。 尼若呆呆地盯着封面,再次泪盈于睫。 她终究还是抬起手,慢慢翻开,古黄色的页面上有一块黑色的血迹,内页的纸张也粘到了一起。 尼若身子晃了一下,脸色白得如透明的纸。 她小心地翻开第一页。 二○○六年四月二日 坝上的风光已经吸引不了我,没有按快门的欲望。但我还是来了,不是为拍照,只是想出来透透气。 在城市里待久了,烦。 今天的片子,除了两张还算可取外,其他的都废了。尼若在昨天发的图片里写了评论,她说她喜欢第二幅图的眼神,我们俩感觉一样。那几幅照片,除了那张黑白的人像有些张力外,其他的都是风光、光影,自我感觉还不错。其他博友都在称赞我风光拍得好,只有尼若看上了那张黑白的人像。当初拍的时候我就被那个老人的眼神感动了,一直藏在电脑里不敢动它,怕自己沉不下来,匆匆处理会毁了那张片子。现在想来距离拍的时间都一年多了,老人的样子依然记得很清楚。 二○○六年五月七日 第一次在电话里听到尼若的声音,感觉很温柔。 我们聊了很久,很愉快。 从工作室出来已经六点,一辆破烂的牧马人打扮得花里胡哨,从大爷我的车边叽里咔嚓地开过去了。我追上去拍了两张。开车的是个“80”后的小屁孩,打扮得跟鬼子进村一样。他也不在意路人的侧目,嚣张地按着喇叭,旁若无人,仿佛街道是他家后院。 颈椎又开始不舒服,我老想吐。希望帆能在家陪我,但她说约好朋友去酒吧,还是出去了。我们俩年龄相差太大,她年轻,贪玩,我能理解。随便吃了点东西,我想找个人说说话,又打了尼若的电话。她在值班,正好没事。她说她今天做了个手术,是个五岁小孩,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很成功。她在电话里笑着,很开心。 二○○六年五月十五日 出来五天了,今天我决定往回赶。打了个电话给尼若,护士说她在手术。 不知她站在手术台上是什么样子。 我最近有些不对劲,老想些跟我不相干的事。尼若,她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她长什么样我都不知道。 回去要路过上海,两个博友约了我拍老城区。我对拍城市没什么兴趣,但朋友相邀,总不好推托。 尼若也在上海,要不要去找她?我有些犹豫。 今天拍了个年轻女人牵着哈巴狗过马路的镜头,60/秒的速度,动感不错。 二〇〇六年六月二十六日 雨 人最难控制的就是大脑,它要想什么不想什么真是很难把握。我最近状态不好,总是想些不该想的人。不想在家里胡思乱想,也不想找人喝酒,我便拎了相机出去扫街。忙点儿好一些。 尼若突然说她准备辞职,因为填了表要去西藏支教。我很担心。 西藏,我去过七次了,知道那里的情形,生活很苦,交通不方便。一个医生去那里教书,有些不合适,但不知怎么跟她说。 我拍了一组下雨时广场上的行人,打着各种伞,一个人的,也有几个人一起的,挺有趣,没什么用,却好玩。 等会儿要不要给尼若打个电话?这些日子,我脑子像进水了一样,总是想象她的样子。她说她喜欢弹古筝,不知道弹得怎么样?前天去上海办事,本打算约她的,最后还是算了。帆对我有意见了,说我晚上不努力工作,当心下岗。她说这话时是相当自信的。人家也有自信的条件。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女孩不喜欢旅游又不喜欢摄影,跟着我这个半老头子图什么呢?一个不得志的,拍了这么多年也没看到成果的玩相机的男人。 惭愧! 二〇〇六年七月二日 我不对了,脑子里整天都是尼若的声音,那是我最喜欢的音调。轻柔,听得人心里舒服。 帆除了年轻,其他方面都不错。独立,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从不要我操心。在一起三年了,只是她不愿意结婚,说怕离婚时麻烦。 如果帆知道她的年轻在我这里不是优势时,不知是什么表情? 在电脑前坐了一天,腰有些酸痛。尼若说她拿到通知了,学校在羊卓雍措湖边。我去过那个地方,羊湖好看的一段,只是生活条件实在太艰苦了。跟她说她也不明白,她现在对西藏的感觉还停留在我的图片上。唉,不知道我的博客是不是害了她。 她说她最喜欢的曲子叫《春到拉萨》,我在网上找到了,听了一下,很美。不知她弹起来是什么样子? …… 尼若觉得胸腔里憋得喘不过气来,便合上本子。脸上湿湿的冷,用纸巾擦了擦才打开古筝盒子,取出玳瑁指甲一个个缠在手指上,深吸了口气,轻舒手腕,《春到拉萨》的旋律从指间滑出,如行云流水一般弥漫。 橘黄的灯光下,小屋安静极了。所有的一切在暗夜来临时变得模糊不清。只有琴声在丁零…… 尼若的手指在琴弦上跳跃飞舞,身子在朦胧的灯影里显得越发的羸弱。她苍白的脸庞上,两行清泪缓缓流下,本来铿锵有力的节奏变得无限悲凉,特别是中途的散板,把“春到高原”的明丽欢快弹得凄怆迷离,让这本来就阴冷的小屋显得越发的寒凉。 就算如此,她也无法弹得完整,特别是高潮部分,不时会滑出一个极不协调的破损音符。然而手指并没因此停下,她在努力调整。今日今时,琴声再不是从她心里流淌出来,而是成了机械的演奏。 当最后一个余音还在袅袅,尼若就猛然伏在弦上,长发凌乱地铺在筝上。琴码依次倒下,噼噼啪啪的声音伴着压抑的抽泣声……"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