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奋斗新时代

奋斗新时代

  • 字数: 18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 作者: 王开林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51486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感悟奋斗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意义,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隆重献礼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中华民族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这部作品以个人视角切入,通过散文随笔的形式,感悟奋斗之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意义,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发的正能量。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本书是献给新时代奋斗者的华丽赞歌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面向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本书也是献给新时代奋斗者的华丽赞歌,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致敬新时代勇敢的奋斗者!赞美新时代智慧的奋斗者!祝福新时代精诚的奋斗者!” ★本书由有名作家王开林倾情力撰,切中时代脉搏,助人开悟 王开林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迄今已出版散文随笔集三十六部,被收入海内外近五百种年鉴和选集。作品《奋斗新时代》荟萃王开林的散文随笔佳作,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集子,赋予了全新的精神风貌。全书所表现的内容切中时代脉搏,贴合新时代精神。 ★努力奔跑,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去拥抱更光辉的未来 奔跑才有远方,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未来有机遇也有挑战,愿我们都有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道阻且长,愿以梦为马,走向更远、更明亮、更光辉的未来。
内容简介
《奋斗新时代》是一部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的散文随笔集,作者是有名作家王开林。作品集结了作者近年来发表在各大期刊上的很好文章,分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 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四大章节,共含六十余篇文章。 作品谈人生,谈世事,谈见闻,谈梦想,谈读书,谈勇气,虽然每篇文章看上去各自独立,但内涵或说特质其实是一致的,那就是表达了人生须乐观进取的观念。作品以个人视角切入,感悟奋斗之于个人、国家、民族的非凡意义;作品持一种洞明达观的态度,一直或明或暗地告诉读者,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所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部作品以“奋斗”为主题,奏响了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强音,能够直抵人心,鼓舞人们在新时代凝神聚气,奋发前行。
作者简介
王开林,1965年出生于长沙市。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湖南省作家协会。迄今已出版散文随笔集三十六部,以及长篇小说两部、长篇人物传记两部。作品被收入海内外近五百种年鉴和选集。
目录
卷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山在那里 / 2 大佛旁的思索 / 6 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 / 9 创意的魔力 / 12 时间与人 / 15 时间管理者 / 18 日成一事 / 21 我生待明日 / 25 岁岁年年人不同 / 29 “长物”是何物 / 32 驾驭好欲望这匹野马 / 35 世间尤物不敢妄取 / 39 富贵怕见开花 / 42 眼看他起朱楼 / 45 神医也有“六不治” / 48 破闷如破瓜 / 52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55 吹尽狂沙始到金 / 58 第二卷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何须出处 / 62 青年人的基本功 / 65 挤入那道窄门 / 68 意志力有多牛 / 71 磨剑莫磨锥 / 74 得失安之于数 / 78 视自身为头号劲敌 / 82 别让咖啡着凉 / 87 千里独行 / 91 用朋友称量自己 / 94 你就是你 / 98 笑到最后 / 101 给你点赞 / 104 不老的少年心 / 107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 / 110 花不等人 / 116 菜香扑鼻 / 119 第三卷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 开辟心灵的后花园 / 124 快意阅读 / 129 把快乐当作“传染病” / 132 快乐即成功 / 135 善用爱心 / 140 阅读经典要有鹰眼和虎气 / 143 一生要读多少书 / 150 尊重他人的脆弱 / 154 生命只宜轻放 / 157 给生命加分 / 161 把眼睛睁大点 / 164 孩子的逻辑 / 167 等我长大了 / 170 跨过那些“小路墩” / 173 中考前写给女儿的一封信 / 177 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 180 跑野跑偏两无妨 / 184 第四卷 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 远方的岛 / 194 比更棒还要好 / 199 大碗与大腕 / 202 怕什么 / 205 为梦想立此存照 / 209 浮生若梦意味多 / 212 一卷难定终身 / 217 驾车之悟 / 220 三十而立 / 223 性格即命运 / 226 全有或全无 / 231 再唱一遍 / 237 无歌的歌手 / 241 问心无愧 / 245 愿望的种子 / 248 健康的境界 / 251 一生何求 / 255 凛冬里的元旦 / 258
摘要
    山在那里 一位欧洲记者曾经采访有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向他提出了一个貌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藏玄机的问题:“你为什么一定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乔治·马洛里不假思索,给出的答案比柳叶刀还要锋利,只有区区四个字: “山在那里。” 太妙了!任何别出心裁的回答都不会比乔治·马洛里的这个答案更简洁,真可谓妙至毫巅。山在那里,它既没招你,也没惹你,但它时刻都在激发男子汉的雄心壮志。等闲之辈偶尔买彩票也许能挖空奖池,长期拍马屁也许能担任要职,但一位征服者攀登高耸入云的险峰,只能凭靠天神一般的心气和魄力。 乔治·马洛里的四字经典激励了无数勇者奔向远方,征服千难万险。那不是浅薄的虚荣心在暗中怂恿,而是强悍的雄心向梦想之域进发。山在那里,它不会来找你,你要主动去找它,很终你被险峰高高地托举,似一棵参天之树,似一朵出岫之云,你收获了雄鹰一般的自由,摆脱了卑微者久在低洼地带、狭小空间形成的种种拘束。 地球上高于八千米的险峰,总共有十四座,登山家一生很大的梦想和雄心就是成为“集邮者”,悉数“收藏”它们。2005 年 5 月,西藏登山队的主力队员仁那和边巴扎西在奔赴迦舒布鲁姆峰途中,在巴基斯坦境内,不幸遭遇山体滑坡,仁那殉难,边巴扎西受重伤。梦想不会轻易让人靠近和碰触,有时勇者追至异域,奔向天边,仍然功亏一篑。劳人以寿终正寝为福,游子以叶落归根为幸,登山家则甘愿将自己的雄魂毅魄托付给险峰深谷,在他们看来,这才是安心的归宿。 于个体生命而言,潜伏的危险无处不在,有时近在咫尺,有时迫在眉睫,死神很喜欢逡巡于探险者左右。纵然登山家手握一百次从容进退的机会,他给出的答案依然会不同凡响:宁愿摔伤在乱石丛中,冻毙在登顶路上,也不愿祈求庸福,老死于户牖之下。梦想在彼不在此,躺在安乐窝里自鸣得意才是可怜的。 影片《垂直急降》中有一组画面摄人心魄,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处于很下端的父亲毅然割断了自己腰间的安全绳,身子疾速坠向大地。他以如此勇毅果敢的父爱保全了儿女,也保全了自己对于很好的无限神往。 登山家岂肯满足于高山仰止,他们征服任何一座人迹罕至的很好,莫不惊险万状。他们将生命孤注一掷,极可能输个血本无归。徒手攀岩被列入极限运动,那些“壁虎”在挑战死神的爆点时刻,极其清醒,极其冷静,要么粉身碎骨,要么死里逃生,没有中间道路容许他们裹足徘徊。有名的“蜘蛛人”阿兰·罗伯特有一段经典语录,值得留意。 “我长期在死亡的边缘游走,每一次拿定主意去徒手攀岩,我的生命就自动进入了即将开始状态。我好似一个被判处了死刑的犯人,一旦登顶成功,便立刻获得特赦,那种重获新生的喜悦,简直妙不可言!” 有形的山置于远天远地之间,登山家决心征服它们。无形的山横亘在每个人面前,勇士和懦夫各怀心思。事业、爱情、荣誉、健康……它们都是一座座高山,我们是否打算征服它们?我们能否如愿征服它们?懦夫仰起脖颈,等待林妹妹从天上掉下来,馅饼从天上掉下来,暴得富贵的良机从天上掉下来,一夜成名的好运从天上掉下来,结果脖子酸了,腿脚麻了,眼睛花了,掉在他们头上的却只是鸟粪、灰尘、落叶和雨点。勇士输光了手中的血本,他仍是勇士;懦夫撞中了意外的幸运,他仍是懦夫。心劲儿可大可小,生命的价值也可大可小,世间从来就不缺少半途而废的庸人,他们驻足山麓,瑟缩于巨幅的阴影之下,卑怯地叹息,郁闷地老去,试想,峰头的阳光原本在望,距离并不遥远。 山在那里,不管有形或无形,你要征服它,勇气和智慧,二者缺一不可。你别做遇事张皇的懦夫,也别做行事草率的莽汉,准备,准备,千方百计做好一切准备。须知,有些机会稍纵即逝,有些机会久等才来,无论如何,它们都更为青睐那些蓄势待发的行动者。 山在那里,不管有形或无形,你要征服它,饥寒不会少,蹉跌不会少,失败不会少。困境看心态,逆境看精神,绝境看意志,尽管变数之多不易预测,有一点倒是确定的:很终你历尽艰难,获得成功的必定是升级版的新自我。自胜者强,这就是登山家毅然挑战极限的理由吧。 我们不是乔治·马洛里,但不能没有一点乔治·马洛里的智慧;我们不是阿兰·罗伯特,但不能没有一点阿兰·罗伯特的勇气;我们不是仁那和边巴扎西,但不能没有一点仁那和边巴扎西的英雄主义情怀。山在那里,我们在这里,相看两不厌固然差强人意,但是还可以做得更好,用胸怀将千峰万壑收藏到位,放眼处,一览众山小。 至此,读者将不难理解王石的执念——攀登珠穆朗玛峰。当年,他说“有些事再不去做就晚了”,不顾腰椎痛,不顾五十二岁的“高龄”,他毅然决然地向珠峰进发,拼起老命来满是精神头。一辈子一定要完成一项常人难以完成的任务,达到一个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度,王石勉力践行,生死不计,与其称他为登山家,还不如称他为梦想家。 [原载 2004 年 12 月 10 日《解放日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