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筑史(第43辑)

建筑史(第43辑)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编者: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112232703
  • 版次: 1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建筑史》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靠前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本书为第43辑。
本辑共收入论文16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技术、中国城市史、古典同林、乡土建筑、地域建筑文化、近代建筑、文物建筑保护、现代建筑理论等领域。
国庆华的论文探讨了中国古建筑传统的三种定向方法及使用问题;林琳、朱永春的论文从汉代的建筑语境和与古印度雕刻的关系两个角度讨论了汉代建筑的斗棋;俞莉娜的论文分析了《营造法式》“转轮经藏”制度的设计技术及尺度规律;赵寿堂的论文考证了《营造法式》的镂版时间;李林东的论文探讨了峨眉山万年寺砖殿的营造过程和机制;魏瑞瑞、赵鹏的论文论述了故宫养心殿的空间布局特征;张淑娴的论文运用图解的方式,梳理了清代紫城养心殿东暖阁的历史变迁;王鹏的论文借助西周金文材料,分析了一座西周都邑的基本空间构成方式;孙新飞的论文从叙述学和图像学角度,考察了与隋唐长安城相关的历史著作文本;《扬州宋夹城城墙与城门空间形态研究》一文分析了《宋三城图》中宋夹城的城防设施形态,并绘制了《宋夹城城池图》;刘涤宇的论文以《乾隆京城全图》的部分地块为例,探讨了清中叶北京的典型胡同肌理;邱雯婉、鲍沁星的论文借助文献史料对明末太仓的学山园进行了平面复原研究;贾?的论文论述了圆明三园中竹景观的培植手法、文化内涵和审美标准;边谦的论文探讨了清末苏州怡园的造园意匠变迁;《河南开封二曾祠与河南图书馆建筑研究》一文对二曾祠进行了复原研究;崔陇鹏、黄奕博的论文讨论了近现代以来中日传统剧场的空间演化与舞台技术革新。
本书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很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对于建筑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历史经验、从事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既可作为建筑历史专业工作者的研究资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历史理论教材,又可作为读者了解建筑演化与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
目录
中国古建筑定向方法及使用问题辨析
汉代斗棋与古印度雕刻形象的关系中所见中国斗棋的源流
《营造法式》“转轮经藏”制度的设计技术及尺度规律
――兼谈《营造法式》小木作建筑的设计特征
《营造法式》镂版时间献疑
峨眉山万年寺砖殿复原研究
故宫养心殿空间布局研究
图解清代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的历史变迁
从西周金文材料看一座西周都邑的基本空间构成
叙事分析与图像分析视角下古代文献文本分析初探
――以隋唐长安城有关历史著作为例
扬州宋夹城平面形态复原研究
清中叶北京的典型胡同肌理细读
――以《乾隆京城全图》所绘东四牌楼东北区域部分
地块为例
明末太仓学山园示意平面复原探析
圆明三园中的竹景探析
清末苏州怡园造园意匠变迁考略(1874―1882年)
河南开封二曾祠与河南图书馆建筑研究
近现代以来中日传统剧场的空间演化与舞台技术革新研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