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以美学,致生活

以美学,致生活

  • 字数: 17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 作者: 聂莉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608889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在忙忙碌碌、营营役役之余,留点儿时间、空间,抛离生命的惯性,以灵魂的视角审视一下生活,发现那些不同的意义世界,为美好而欣喜,为缺憾而清醒。也许认知不可能质变,但判断至少得到了妥善的梳理,然后就会发现一些有趣、一丝新奇,偶尔闪现一点儿电光石火的小火花。然后,才能有力量欢天喜地地投入到烟熏火燎的生活之中去。 ——《草色遥看近却无》
内容简介
生活美学随笔,以轻松写意之笔呈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学理念,发现简单生活中美的意象和情愫。从粤人粤菜到撞色混搭,从英伦风格到无赖扬州,聊技术男,论“买买买”,语言之美、饮食之美、服饰之美、影像之美……性情所致,活色生香。都市人倾心的服饰搭配、手账、旅游实用指南,亦是回归洒脱生活、安放心灵的哲思之书。以美学,致生活——俯首于日常,与美学遥遥相望,与生活坦诚相对。
作者简介
聂莉,高校学者,媒介经济博士,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著有《融合与资本创新》等学术专著。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推广大使,有名文化品牌“开卷广州”的活动策划人与组织者,广州电视台“大咖有约”节目常驻学者嘉宾,开有生活美学课堂公众号,运营生活美学空间。是都市生活美学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目录
闲话日常——乡音韵里话湘粤 011粤人粤菜与幸福指数 017广州美女 022红色中国年 027黄埔炒蛋 030新年的手账本 035无辣不欢 040治愈的菜市场与疗伤的厨房 044茶不醉人人自醉(上) 048茶不醉人人自醉(下) 053碎花裙的流行线路图 059混搭与撞色——从穿衣到人生 063最是妖娆在耳边 067窗下清风——草色遥看近却无 073专注的愉悦 077装时代,论 081技术男的春天 087战拖进行时 090美貌是慈眉善目的枷锁 095关于买买买的“三八”随想 100三十岁女人不愁嫁 105上帝的一扇窗 109法兰西的颜值与爱情 112寂寞中的呐喊 116终于,与“好看”和解 119声影芳华——英伦之风 125摔跤中的觉醒 129相亲众生相 135Remember Me:记忆中永生,遗忘中灰飞烟灭 140只见芳华 145士人风骨,尤可贵 149为了这口醋包的饺子 154宫斗见真知 160黎曼猜想的无限可能 165礼孩的电影夜 169悠游自在——城中央,一盏灯 177城深不知处 181老 城 184秦腔、贾平凹及刘高兴 190一所美院一座城 193草满花堤水满溪,春来也 196黔西南之惑 200二分无赖是扬州 207从布拉格到布达佩斯,需要一条对的连衣裙 216夜访弘健 227河北的一间房与河南的一张床 231
摘要
    草色遥看近却无前段时间至亲的人动手术住院,张罗陪护,医院里进进出出,满眼都是病人的不堪与焦虑。身体的痛楚、无尽的各种检查等待,足以令人抓狂。医院白炽灯下的漫长时光会令人麻木,因此从医院出来就像一个从监牢里放出来的人一般,坐车经过平日熟视无睹的街区,却觉着从未有过的放松感。车过农讲所,朱墙金瓦红棉,在夕阳下光影婆娑,檐下行人匆匆,像闪过的一幅画。我曾经无数次在这画中走过,身在其间,浑然不知,从未体察到它的美好与可贵。司空见惯的场景,当你抽离出来远观时,它有了另外一种不同。唐代诗人韩愈那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名句,王维也有“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这样类似的绝美佳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是对山色春光诗意的审美,在诗人眼里,人间美好,远望近观各不同,角度相当重要。美景如此,生活何尝不如是?人生恐怕也概莫能外吧!诗人的美学实际更是人生哲学。生活中常会有这样一些经验,比如在记忆中曾经特别美好的人与事,时过境迁,当再次相遇,你发现早已不是你心中的那个模样,后悔相见不如怀念;又比如当年当时曾令你觉得大过天的重要事,现在看来真是风轻云淡,不是什么事儿;再比如,身边日日对着的人并未觉得他有多很好、多可贵,某天在某个非日常场景中你豁然发现原来他也光彩夺目。可见,对于风景,有时需要调整取景框,虚化的朦胧比特写更出彩;某些味道靠想象比真正尝试更美好;有些事要回过头看才看得清;有些人要保持距离才见其风采……这“遥看”,或许隔着时间,或许对应着空间。时与空是解答人世间一切困惑的钥匙。对于生活,深入沉浸其中,往往只见日常,忽略了一些珍贵的东西。有时需要抽离出来,远观,生活之美之深刻才会呈现;有时需要跟生活的细碎保持适当的距离,距离不仅产生美,它还会令我们清醒。当然,这并不容易。独处、阅读、写作是我帮助自己在惯性中抽离的方法,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思考与追问,也许认知不可能质变,但判断至少得到了妥善的梳理,然后就会发现一些有趣、一些新奇,偶尔闪现一点儿电光石火的小火花。然后,才能有力量欢天喜地地投入到烟熏火燎的生活之中去。生活之美是这样,生活本身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很难突破,跳出来看自己看生活,才能发现真相。不让人想起一个故事……清晨的一声枪响,打破了紫藤巷社区表面的宁静,崩溃的主妇Mary Alice Young自杀身亡于自家美好的客厅,于是故事奇妙地展开了。死亡使Mary获得了新的视角注视曾经熟悉的生活,环顾自己、家人、朋友乃至邻居们的一切:人们如同她曾经的自己,并非如表面上那么完美而平静,被揭开的生活真相甚至令人绝望。是的,这就是那部经典美剧Desperate Housewives(《绝望的主妇》)的开篇,也是它很让人惊艳的地方,死者Mary以语调轻松活泼、辛辣反讽调侃有时还带点儿甜美的画外音向人们娓娓道来,讲述了整整八季发生在紫藤郡那些红墙绿瓦、花园草坪、文雅社交背后的鸡零狗碎、谋杀、背叛与谎言,当然也有母爱、友谊、真情、反省、救赎这些人性中的美好。已死去的Mary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人间悲喜剧,饶有兴致地重新审视那些原来貌似熟悉的一切,灵魂发现了生活本来的面目。这就是上帝的视角吧。戏剧化的神奇的“遥看”在此有了哲学的意涵——在长出“死亡之眼”前,我们其实都是亡命徒。这部风靡优选的美剧的深刻之处正在于,换了个角度去撕开人生温情脉脉的面纱,冷峻而残酷、幻灭却真实。人性不就是这样吗?有风和日丽有暗流涌动,有温馨祥和亦有阴暗沉重,所以我们才又爱又恨、又哭又笑。而此剧优选明的地方是很终设置了一个温馨完美的结局,几乎所有的人都各得其所。在残忍地撕裂了生活中种种伤痛与苦楚后,很后告诉我们,尽管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完美,但我们仍要在绝望中前行。世间万事并无终始,善恶本是选择,人生也只是一场修炼,若非圆满的结局怎能指引人心向着光明良善的方向?在不得不结束的第八季,剧终,已成为天使的Mary Alice Young告诉我们:“那些曾与紫藤郡有过交集的灵魂,在他离去时,都注视着她。他们看着她,正如他们会看着每一个人,他们希望活着的人能够学会,抛开愤怒和悲伤,抛开苦闷和遗憾,希望人们能记住,即使是很绝望的生活,也都如此美妙。”她点出了绝望的解决方法:人性,知道它的恶,就更要寻求可贵的善;人生,越是了解到它的苦,就越要尝试捕捉它的美好。关键是怎么看,如何去面对。我们当然不可能有《绝望的主妇》那样灵魂俯瞰人间真相的机会与可能,但在忙忙碌碌、营营役役之余,总要留点儿时间、空间,抛离生命的惯性,以灵魂的视角审视一下生活,发现那些不同的意义世界,为美好而欣喜,为缺憾而清醒,为更好地面对人生汲取与积淀力量。“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我所理解的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我探寻的一种生活哲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