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中国心:世界华人微经典书系.第六辑(全7册)

我的中国心:世界华人微经典书系.第六辑(全7册)

  • 字数: 8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贺鹏、(加拿大)马新云、(印度尼西亚)晓星、冰凌、许均铨、(新加坡)周粲、(美国)纪洞天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11538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8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9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世界华人微经典书系结集出版,书写海外华人中国心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华文微经典丛书第六辑,由贺鹏《老鼠娶亲》、(加拿大)马新云《未若柳絮因风起》、(印度尼西亚)晓星 《竹竿里的秘密》、冰凌《蓝色梦幻》、许均铨《西蒙的故事》、(新加坡)周粲《咖啡喝到一半》、(美国)纪洞天《木偶的新生》七本书组成。总体说来,这七本书记述了海外华人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感,内容朴实动人,通过阅读这些书,读者可以很容易地了解作者所居之处的风土人情,体会世界华人对祖国的一颗赤诚之心。
作者简介
贺鹏,内蒙古人,中国澳门工作,先后担任澳门澳亚卫视总裁办主任、澳门文艺总编辑、澳门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家协会较为会员、世界华文微型经典小说研究会特邀理事、澳洲华人作家协会顾问、北京小小说沙龙副会长、中国微型小说协会会员。马新云,笔名紫云。现定居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会员、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员、魁北克中华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晓星,原名石志民。祖籍福建同安。1952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苏北省民礼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投稿,千余篇作品发表在中国港澳台、泰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报刊杂志。2002年加入印度尼西亚华文写作者协会,现任印华作协秘书、印尼《国际日报苏北版》编辑。冰凌,本名姜卫民,旅美幽默小说家,清华大学客座教授。1956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海门。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1994年旅居美国。现任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共同主席、纽约商务传媒集团董事长、纽约商务出版社总编辑、国际作家书局总编辑、美欧国际策划中心首席策划、香港《华人》月刊总编辑等职。许均铨,中国澳门人,祖籍广东台山,1952年生于缅甸仰光市,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在世界各地发表作品近四百篇、有十二篇小说、散文等参加内地、中国澳门各类征文比赛并获奖。纪洞天,福建厦门人,在国内从事新闻业近二十年,福建作协会员。1991年出国,1994年在匈牙利任《欧洲导报》社长、匈牙利华文作协秘书长;2001年任美国《环球导报》总编。现旅居美国加州,创立“世界华文小小说作家总会”,出任秘书长,成功策划了首届“汪曾祺小小说大奖赛”。周粲,原名周国灿,笔名丘陵、周心翔,男,祖籍澄海。新加坡有名诗人。1951年往新加坡,毕业于南洋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先后任中文教师、教育学院讲师、教育部华文顾问。
目录
目录《咖啡喝到一半》木箱子之战……1荒岛末日……4貔貅……8锁……12在火车上……15声音……17梯子……20处罚……23篱笆……27儿子回家了……30搬……32让位……36辞职……40王师傅……43聘书……46吊灯……49夜归……54鼾声……57龙井茶……60祝你生日快乐……63龙城……66希腊女神……69点穴……72戏……76家事……81在淮海路上……85家丑……88抱狗的妇人……91婚礼……94玫瑰……97保留座位……100楼梯……103条条小路……106投诉……108在考场里……110朋友的朋友……112征兆……115光明正大……118咖啡喝到一半……122百种人……126变数……129难以启齿的事……133寻宝游戏……136瓷塑达摩……139一串钥匙……142只是一刹那间的事……145刘彬的女儿……150乌鸦……153星星……156你怎么啦?……159计划……162五个手指头……165教唱歌的皮老师……169大歌星的小故事……172神经有问题……175珠的故事……178一桌的老朽……180《蓝色梦幻》人与鼠……1打火机……3中秋梦圆……5球赛……7“O”的猜想……9报案……11“恩重如山”……13讲稿……15“特异功能”……17老戈……19红眼病……21摩根律师……23车轮滚滚……25酒仙老袁……27父与子……29小夜曲……31柳暗花明……33无题……35又无题……37再无题……39竞争……41影响……43赞助……45一件小事……47和睦邻居……49生意经……51老赵和老卫……53蓝色梦幻……55高压锅轶事……57“喜讯”……59生活……61参加校庆……63傅经理和郑副经理……65老盖……67高效戒烟法……69小茶壶……71平衡……73补习……75救急……77轮流值班……79兄弟姐妹……81棋赛轶事……83保姆菊子……85项链……87电话铃响……89采访……91综合检查……93姜老汉来信……95代表团出国……98自助餐……100路队长大宝……103柴主任开会回来……105马娘……107“马太哈”……109老文节水……111庆贺……113“会议情况”……115“莎士比亚”……119“名酒”……126供品……132邓国光的职责……140广告栏里的海报……144“孔家爸爸”……148礼物……155我当上了“布朗爸爸”……160老段……163摘龙眼……173《老鼠娶妻》等女儿……1烦人的老太太……3弥留之际……7老鼠娶亲……10警魂春秋……14警察的血管里……18那块黄土地……22诱惑……25高人……28村盖子(上)……33村盖子(下)……36腊肠……40换瓜……43卖牛……46遗产……49红包……52你不只是一名医生……57就诊……61二次手术……64外号……67维持纪律……70四舍五入……74第一个测试……79罐头……82脸……85歌殇……88一道特色菜……92二婶……95电话声……99垂钓……103说的也是……106心愿……109当……112洞……116未来神……119寻找自己……122我是谁……126该死的椅子……129黑眼圈……132吃口……134小人……137长寿理由……141无助……145眯缝眼……148宝葫芦……151冲着上帝笑……155找不着北……157陈债……160手艺人……164脸谱……167变数……170颤动的心……173相亲……176《木偶的新生》女数学博士求婚记……1天上掉下个博客妹……4特别奖……8奇怪的病……10100美元假钞……14交叉点……17测字人生……21青铜姑娘和她的故事……26明月图……28奇异的魔术……32光绪皇帝测“王”字……35寻找完美的妻子……39传国玉玺是公的……43偷梁换柱……46无法承受的高官厚禄……50冤枉债……54影子和书记……57谁更聪明……61原装美女公证处……62购买天堂……65聪明的狮子……67虚拟丈夫被杀之后……71谁的谱优选……75错误的可贵……79聪明的小保姆……81仓颉字婚姻事务所……84临时人……87性急的准丈母娘……90木偶的新生……92冒名顶替的恶果……95人如其味……98高洋测字……103求婚……107打麻将“三缺一”的好处……110迷宫……114新来的税务总监……118卖梦想的人……121电话号码相似焉知非福……124听课记……128指数人……131上帝也帮不了忙……136易位……139过关……144女人该如何称呼……148十二物肖的由来……150互动人生录像馆……154抽签……158对手……162新闻发言人也要懂数学……166钱包……168银行家的乘龙快婿……171代骂……176玄奘智收高徒……181《未若柳絮因风起》遗产……1西方“梁祝”……5电话里的秘密……10“红酥手,黄縢酒”……14“大鸟”飞去又飞回……19“拄杖”未了情……23李聪的菜地……28晚秋之鸦……32晚晴……36梅梅的魔法……41超级奶爸……45一盆青蒜的纠结……49网缘迷离……53心太软……57胖老板的艳遇……62弗航斯的欢乐……66拉手风琴的老人……69怎能不回首……74早春的水仙……77我爱酒仙……81“我是一个守法的公民”……84承诺……88错位……92英子……96丈夫爆发了……100任性的结局……105残荷 ……109华丽的转身……113单身老女人开店……118磨难……123梦圆球场……127缘起《喀秋莎》……132“圣诞天使”……137我曾经的保护神……141急诊室内的咏叹……146老乐的希望……150夺命胡萝卜……155家规……159结缘“美猴王”……163灵秀的舞台……167银针的魅力……171“天凉好个秋”……175绿宝石的春天……179“我上报纸了”……183未若柳絮因风起……187《西蒙的故事》一个招牌掉下来……1袖珍图书馆……6无名氏的赞助……10马夫阿强……14老板的那杯咖啡……16债……20手镯盒……22那双眼睛……26如果小萍是男孩……30表……36独树……38四十岁的迷茫……40菩提树下……43摘不掉的戒指……49貌貌的故事……51诱……54钻石婚……56荣叔……58邻埠王老五……60一份公证书……64迟到的团聚……66报警……68沉沦……70助……72重新工作……74美容师的过错……77多巴湖的一个梦……81又到颁奖时……86秘密……89龚伯……91高佬福……93送礼……95买葡萄干……97胡可的无奈……99文友敬鲁……101秦老师……104恋念塔……106混血儿阿林……108乐极生悲……112空……114末代书法世家……117康宁逸事……122较量……124又见喷漆……127坐轮椅者……129公私分明……131甄嫂……133有佛心的人……135假钞……137安仔的妈妈……139鹦鹉……141握手……143担保人……145窗口……147一张船票……149银龙……151旺熙伯……153无名氏……157假魂灵……159桃痴……161西蒙的故事……163触角……167一只名贵的手袋……169贫薪综合征……171立春前后……173《竹竿里的秘密》珍妮护士……1亡羊补牢……5一枕黄粱……8马拉松会议……11拾金不昧……14超标的“滋润”……16偷天换日……20尊老敬贤……23祖训……25“顽固”本色……27卖书记……30幡然一醒……34修屋记……38几何几何……42赈灾记……45儿孙满堂……47生死一线隔……52焚场上……56苦尽甘来……59雪上加霜……64害人害己……67一瓦顶成家……73识时务者为俊杰……78如梦初醒……80忠言逆耳……83拼搏半甲子……87醒悟……91是该回家啦……94几家欢乐几家愁……96那小肿瘤……100因果报应……105打回原形……108情不自禁……112跟不上时代……116锦囊妙计……119难言之隐……123借尸还魂……126无冕之王……129冤家路窄……132龙飞天……135谁是医生?……139放大镜……142一家三代……145竹竿里的秘密……149八步惊魂……152正不敌邪……155无奈……159真相大白……162坐失良机……166水落石出……169信封的魔力……172杨泱“上报”……175百密一疏……180最后三秒……182缘尽于此……185真相大白……162坐失良机……166水落石出……169信封的魔力……172杨泱“上报”……175百密一疏……180最后三秒……182缘尽于此……1853那小肿瘤……100因果报应……105打回原形……108情不自禁……112跟不上时代……116锦囊妙计……119难言之隐……123借尸还魂……126无冕之王……129冤家路窄……132龙飞天……135谁是医生?……139放大镜……142一家三代……145竹竿里的秘密……149八步惊魂……152正不敌邪……155无奈……1593那小肿瘤……100因果报应……105打回原形……108情不自禁……112跟不上时代……116锦囊妙计……119难言之隐……123借尸还魂……126无冕之王……129冤家路窄……132龙飞天……135谁是医生?……139放大镜……142一家三代……145竹竿里的秘密……149八步惊魂……152正不敌邪……155无奈……1594真相大白……162坐失良机……166水落石出……169信封的魔力……172杨泱“上报”……175百密一疏……180最后三秒……182缘尽于此……185真相大白……162坐失良机……166水落石出……169信封的魔力……172杨泱“上报”……175百密一疏……180最后三秒……182缘尽于此……185
摘要
    《咖啡喝到一半》木箱子之战我已经决定从今天开始,在店铺前面再加放一排木箱子了。我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不是仓促做出这个决定的。我做出这个决定,基于以下这几个原因:第一,在我的店铺左右和前面的那些店铺和摊位,都早已在原定的摆卖面积之外加放了两排木箱子了。他们既然可以这么做,我为什么不能也跟着这么做?不这么做,吃亏的还不是我自己?所谓“君子不吃眼前亏 ”,我为什么要吃眼前这个亏?反正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你想做生意,难道我就不想吗?我可没那么笨!前些日子,他们一个个不声不响地就先后在自己的店铺和摊位前面加放木箱子,谁也不通知我一声,他们实在太自私了。和这些人做邻居,真是倒了八辈子的大霉!第二,那些到我们这个市场来买东西的顾客,也的确莫名其妙。当我们这里还没有人加放木箱子的时候,我就时常听见他们一边走一边埋怨,说这条两旁都是店铺和摊位的路太狭窄了,使他们走起来觉得拥挤,不舒服;但是现在,路比原有的狭小了一半以上,他们还不是继续到这里来买东西,也仍然走得过去。他们只是不多说两句废话,心里就不痛快罢了。第三,前两次,我都是只跟屁虫,别人先加放木箱子,我才跟着加放。这一次,我应该先发制人。虽然这么放,将会使道路(其实要叫作过道才对)变得更狭小,而且弯曲,但是蛇行的话,还是走得过去的。我试过了,只要把手里提的大包小包的东西拿高一些就行,不必担心这样会使顾客嫌麻烦而把顾客赶跑。如果真的必须担心,那也不限于我一个人,其他的人不也一样。第四,虽然我店铺里的货物种类并不算多,还不就是咸鱼、虾米、咸菜、葱头、蒜头什么的,按理不加放木箱也可以,但是别人不也简简单单的只卖几样东西吗,却将木箱子摆了一大排,结果内容重复又重复。比方那水果摊,摊主除了橙啦,苹果啦,蜜瓜啦,梨子啦,柿子啦,香蕉啦,还能拿出什么?却不知羞耻地把木箱子一个又一个地往前面摆!别人懂得要充门面,我难道就不懂?我吃米又不比别人吃得少!总之,强敌当前,而且两面夹攻,看来这一场木箱子之战,是避免不了的了。我乐意息事宁人,也主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更明白“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的道理。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必要的时候,我会奋勇应战的。大家等着看热闹好了。《蓝色梦幻》人与鼠近来板楼老鼠见多,一到晚上便纷纷出动,东跑西窜,“吱吱”乱叫,令人心惊肉跳。小孟家是闹鼠重地,每当熄灯入睡时,大小老鼠如伞兵,自梁而降。小孟新买的菜橱上的塑料纱被咬得洞痕累累,补了又咬,小孟只好换上铁纱。老鼠咬不动铁纱,改攻橱背的木板,几只硕鼠轮番攻坚,居然咬了个洞,随后入橱夺食。老鼠如此猖獗,激起板楼几十户人家的仇恨,有的买鼠药,有的放板夹,家家展开灭鼠活动。小孟买了一个捉鼠铁丝笼,当晚,将早餐留下的一段油条勾在笼中的铁钩上,扣上机关,然后将铁丝笼放在菜橱旁。次日醒来一看,活活逮住一只硕鼠。小孟一拍手掌,怒目直瞪笼中鼠:“你也有今天!我要好好收拾你!”小孟将笼中鼠提到板楼前的空场上示众。板楼的男女老少,几乎倾楼而出,围观声讨,大快人心。小孟从厨房提来半桶水,将笼中鼠浸在水中,过一阵后提起,笼中鼠“吱吱”轻叫两声,抖抖湿毛,若无其事。有人叫道:“老鼠不怕水,怕电。”小孟从板楼拉出一条电线,绑在竹竿上,接上火线,挑竿将电线头碰在铁丝笼上。顿时,笼中鼠“吱吱 ”狂叫,上下乱跳。众人拍手叫道:“电死它!电死它!”小孟收起电线说:“不能让它这么痛快地死掉!要慢慢折磨它,让它不得好死。”众人纷纷献计。板楼东头小王说:“大家围个大圆圈,然后在老鼠尾巴上浇上煤油,点上火放出笼子,让它在场地上转着圈子跑,好看得很!”众人拍手叫好,自动后退围成大圆圈。小孟回家取来煤油瓶和镊子,用镊子夹住老鼠尾巴,伸进煤油瓶里浸透。然后小王划火柴点燃老鼠尾巴,小孟猛地拉起铁丝笼门。霎时,老鼠拖着火尾巴,窜出铁丝笼,“吱吱 ”惨叫着,在人圈里狂跑。众人拍手跺脚,欢呼喊叫。突然,老鼠如闪电似的冲向人群,人群爆发出一阵惊叫。只见老鼠窜过众人脚缝间,拖着冒烟的火尾巴直直蹿进板楼。像扔了一串燃烧弹,板楼一处接一处冒起烟火,一会儿便燃起了熊熊大火。《老鼠娶亲》等女儿费韬一接到妻子被撞的电话,就疯了一样地往医院赶;刚跨进医院妇产科的大门,就被医生一把揪住要求立即签署手术同意书。本来距离妻子预产期还有半个多月,下午岳母陪她在心公园遛弯,为了躲避一辆电动车,摔了一跤,当时就大出血……费韬面对手术同意书,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陪妻子遛弯的不是妻子的后妈而是亲妈,还会出事吗?他看到同意书上冷冰冰地写着“大人小孩均有危险”的字样,全身没有了一点力气,手抖得无法落笔……签字后,费韬就开始了艰难的等待——他不断地抬腕看看手表,可那指针总是慢腾腾地向前挪动着,每挪动一下他都觉得很漫长,周围任何声音都会让他那颗紧绷绷的心紧张得蹦出来。他扭头看了一眼那位继岳母,继岳母的表情很凝重,从表情上几乎看不出一点紧张或任何的煎熬,他突然一下就开始厌恶起了“继母”这个词——费韬也不知道手表指针到底转了多少个圈,自己身上的汗水出了多少身,就在等待的绝望中,手术室的门开了,护士抱着小孩走出来说:“有惊无险,母子平安,家属随我进病房吧。”费韬全身一下就充满了力量,高兴得跳了起来,二话没说就跟着护士走, 刚走几步, 回头看见继岳母还站在手术室门口没动,便冷冷地说:“孩子都出来了,我们先到病房吧!”继岳母没有回头,两眼盯着手术室的门,一动不动,淡淡地说:“你的孩子出来了,可我的孩子还没出来呢,我要等我的女儿出来——”费韬一下觉得全身好不自在,脸上滚烫滚烫地发烧,尴尬地僵立在了那里。《木偶的新生》女数学博士求婚记崔芳芷是位女数学博士。学数学专业的女生本来就凤毛麟角,又从学士、硕士一直读到博士,就更是曲高和寡了。如今,崔芳芷已是芳龄二十七,父母为她的婚事急得直跳脚,可她却任凭风浪起,稳坐。崔芳芷从小就迷上了数学。她父亲崔宜秋是位中学语文教师。崔芳芷两岁时,父亲便教她背诵唐诗宋词,可崔芳芷只对带数字的诗词感兴趣,一读就记住了。有一回,父亲教她读苏轼的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崔芳芷只读了一遍就会背诵了,父亲惊讶得目瞪口呆。从那以后,父亲便专挑带数字的诗词教她。上学后,崔芳芷的数学成绩一直在班里独占鳌头。考上大学后,崔芳芷读的就是数学系。父亲开玩笑地说:“当数学家有什么好,物理学家、化学家去设备处可以领到许多仪器设备,你数学家只能领到桌子、笔和尺子。 ”崔芳芷说:“那哲学家不是更可怜,他们连尺子都被省了,我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年暑假,崔芳芷与父母一起去九寨沟旅游。出发前算好共有大小行李七件。下了飞机,崔芳芷清点行李,怎么点都只有六件。怎么回事,少了一件?父亲说:“你再点点,我看是少不了。”崔芳芷再点一遍,还是六件。父亲亲自清点,明明是七件。父亲笑了,说:“你还是数学家,怎么都不会查数?”崔芳芷再点数:0、1、2、3、4、5、6。父亲哈哈大笑:“有你这样查数的吗? 0是什么?”崔芳芷这才醒悟过来,说:“这段时间我正在写一篇论文,题目是《0的发现与意义》。”母亲一再催促崔芳芷找男朋友,崔芳芷说:“妈,你怎么也没自信心了呢?女儿的脸蛋可是你遗传的。美国教授施特芬·霍夫林 1998年发明了美丽指数,这是对脸上十多处美丽点经过仔细测算得出来的。美丽指数在 1.00到 1.30之间是美丽;低于 1.00,最多算是有魅力罢了。本女子的美丽指数可是 1.20,你还怕个啥?”母亲说:“我不懂什么美丽指数,皇帝女儿也愁嫁,花无百日红,过了季节,再漂亮的花也会凋零的。”崔芳芷说:“放心吧,女儿是学数学的,懂得在什么时候完成很好的排列组合。”一年夏天,家门口来了个卖西瓜的老农。老农卖瓜不按重量,只论个,大瓜一个三元,小瓜一个一元。大家看到大瓜、小瓜差别似乎不大,都争着挑小瓜买。父亲也在挑小瓜。崔芳芷看了看,说:“老爸,咱们挑大的。”父亲说:“大瓜比小瓜贵三倍,不划算。 ”崔芳芷说:“买大瓜才值。我测算了,小瓜的半径是大瓜的三分之二稍弱,容积不到大瓜的30%。我们吃的是容积又不是面积,当然大瓜合算。”父亲说:“大瓜的皮比小瓜厚多了。”崔芳芷说:“大瓜的皮只有一个,小瓜的皮有三个,我马上可以把瓜皮的表面积算出来。”父亲忙说:“得,得,得,你还是回家去算吧。 ”回家后,父亲说:“你要是把算瓜的精力用在找男朋友上就好了。”崔芳芷终于刊登了一则独特的征婚启事。她要求男方必须告诉她要结婚的年龄,然后由她来决定谁有资格与她交朋友。条件很简单:在 1~9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数字,乘以9,得数的个位与十位相加(如果是个位数就用个位数)后再乘以 3,再加上你吻过的异性的数目,就是你要告诉我的结婚年龄。崔芳芷在这个条件里已经暗藏了玄机,无论你在1 ~9里选哪个数,前面几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关键就在最后一步。表面上说是测试男方要结婚的年龄,其实是在打探男方吻过异性的数目。只有吻过异性数目是 0的男性,才能进入崔芳芷的第一轮搜索圈。1以上的数目自然是落选了。进入第一轮搜索圈的男性正等待着崔芳芷再出第二道数学题呢……《未若柳絮因风起》遗产本尼(Bennie)在蒙特利尔市的一个小区经营着一个街角杂货店,近十年了,生意不错,好生意与本尼的好人缘有着直接的关系。本尼有着很温和的个性,对顾客笑口常开是一般的职业素养,能不急不忙、不愠不恼、从容地应付着往来各类挑剔惹事的顾客,那才叫本事。本尼就有这本事,所以他与店周围的老老少少都处得很好。与本尼处得很好的顾客中有一位年长的女士詹妮(Jany)。詹妮到底有多老,本尼也不知道,自打本尼买下了他的街角杂货店,他就与詹妮成了邻居。那时的詹妮已经退休了,一边拿着退休金和养老金,一边租下一个小门面经营着卖旧书的生意。詹妮这样做也不是很特别,在这里的退休老人中有很多人会做一些零工, 毕竟一般的工薪阶层拿到的退休金都不多, 要想手头富裕些, 要想外出旅游, 要想……总之要想得到越多,越要付出多些。詹妮的旧书店也与本尼的杂货店差不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许只有在圣诞节这样的大节日,才会有人请她做客,当然这种机会并不多,所以说她一般都是在书店里待着。天气好时,搬个小架子在店门前,摆放些书和磁带,一两元一本的,顾客挑好了自然会到店里付款,她也不用去管理,自己看自己的书。有的过路人顺手牵羊拿上一两本书一两盘磁带, 詹妮也不出声, 有人喜欢就好,詹妮总是这样对人说。这些旧书和旧磁带,也都是别人的捐赠,日积月累,居然把小屋子三面墙壁上的架子都挤得满满的。詹妮真的很喜欢看书,三百六十五天,只要在书店待着,除了接待顾客,其余的时间都在看书。据说詹妮退休前是小学老师,喜欢看书,也喜欢孩子。詹妮是位单亲妈妈, 啥时候单亲的, 本尼也不清楚, 周围的邻居和顾客也不清楚,就连那些个爱嚼舌头根子的老头老太太们,也从没有议论过。詹妮有个儿子,本尼接店时就认识了,他是杂货店的常客,不买东西也来店里闲聊。闲聊就是街头杂货店的特色,老老少少,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只要相聚在杂货店,任何一个话题都会喋喋不休一阵子,俗称“聊吧”。单身的人太多,又没有适合的活动场所,在家憋得慌吧。詹妮的儿子原先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蓝领,车床之类的技工,三十多岁的时候失恋了,女友跑了,受伤不轻,为寻找刺激,染上了毒品。后来的生活就可以想象,失业、吃救济金、用妈妈的钱,戒过几次,反复几次。詹妮拮据的生活可想而知,退休后继续埋在书店里,也是有她的苦衷。不成器的儿子在与本尼成为邻居的第四个年头, 因吸毒过量,在一个明晃晃的白天倒毙在他与妈妈租住的房里,詹妮从书店下班回家才发现。这事自然是让周围的人们窃窃私语了好一阵子,小店也自然成了他们叽叽喳喳的一个地方。“知道了吗?”“知道了!”“詹妮真是不幸!”“儿子年纪轻轻的就没了!”私语者是那样诚恳!哀伤!这种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情感的表述,是这里人们私语的一大特点,柔软的剪刀,蚕食别人的悲哀!本尼自然也知道了。詹妮不常跟本尼聊天, 见面总是笑笑打个招呼。但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在她儿子花光了她最后一个铜板的时候,她有时会找本尼,赊些面包牛奶等生活必需品。儿子走了后,她不再需要赊账了,但本尼的帮助还是少不了的,诸如修理水管、安装空调之类的登高爬梯的力气活,都是本尼在下班后帮她做的,四五年来也成了习惯。有时过节,本尼也会请上老詹妮与家人一起去吃茶点。那时也有人对詹妮说,你真幸运,本尼像儿子一样待你,詹妮也总是笑得合不拢嘴。今年冬季的一天, 詹妮走了, 下班回家时, 就在她用钥匙打开门的那一瞬间,倒在了门前。“詹妮走啦!”很快小店的里里外外就唏嘘不已, 后来唏嘘声有了变化。本尼继承了詹妮的遗产!好多好多钱啊!那个中国男人就是有心机!他对詹妮那么好!就是为了遗产啊!小小的小区像炸开了锅, 本来就极富表情的老男人老女人们,这几天就更加夸张了,认真地调动着所有的面部表情肌,还要在摇头晃脑的基础上加上激愤的或者不屑的手势!起初, 本尼并没有听到这些议论, 他们是背着本尼说的。后来有些人带着疑问来向本尼试探,也有些人觉得过分了的给本尼透了风声。本尼心里有了数,也不去计较,也不去点破,依旧和和气气地接待每一位顾客,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本尼终于接到了律师的电话, 是关于詹妮的。继承遗产的遗嘱真有其事, 作为专享法定遗产继承人, 本尼可以接受,也可以放弃。本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他感谢詹妮对他的一份心意,本尼对律师说。人言可畏!那就让其无语,让其哑口无言!“本尼放弃接受遗产”, 这句话又传开了, 传话听话的人,非常夸张地,把嘴张得大大的,真的是无语了。其实, 詹妮也只剩下了一份心意, 在结清所有的清单以后,她其实一无所有。多么珍贵的一份心意! 詹妮把在世上专享的一份留给了本尼!《西蒙的故事》一个招牌掉下来早晨, 某医院病房, 三张病床, 三位男病人, 姓赵、姓钱、姓孙。三个人岁数加起来,近两百岁,三个人都包着绷带。他们都是昨晚出席一个社团庆祝活动后在回家的路上受的伤。赵一头白发, 受伤的部位是耳朵和右肩膀。他从病床上下来,从衣袋里掏出一个精致的名片夹,口中说着“多多指教”,向同室的病友钱和孙递上名片。钱和孙没下床, 接过名片后, 马上回复:“久仰! 久仰!”赵可是大有来头, 名片上是三个联谊会的会长, 五个同乡会的名誉会长,十一个社团的顾问、理事或监事。赵看着钱和孙在吃力阅读自己头衔时, 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十九个头衔印在一张名片上,字数是多了一点儿,连他自己都背不出有多少头衔。每逢收到宴会请柬,他都要拿出眼镜或放大镜对照名片,看看自己是不是这个会的会员。钱头发稀少, 全是黑发, 如果仔细看, 发根部分有白色。钱坐在床上,不能下床,他的右脚包着绷带,他也从口袋中取出名片夹,名片是双折,先递一张给赵。赵接过之后说:“久仰! 久仰!”“我下不了床, 请您帮我递给他。” 钱说着举起左手,指一指躺在病床上的孙。赵将钱的名片交给孙,孙马上说:“久仰!久仰!”钱是三个体育会的会长, 五个体育会的名誉会长, 六个同乡会、联谊会的名誉顾问、顾问,八个会的监事长或理事等,一共二十二个头衔。钱看着赵在吃力地读着自己名片上的头衔, 再望一望孙后,脸上浮现出一种优越感、胜利感的表情。他的名片让两位病友知道自己也不是泛泛之辈。躺在床上的孙伤势较重, 他头部包着绷带, 看不到他头发的颜色。他接过赵和钱的名片后, 也从口袋中取出名片夹,赵和钱都睁大眼睛。赵看到孙招手,他走过去,接过孙递过来的三折名片,赵看了一眼后,感到自己矮了两截。赵把孙的名片递给钱时,钱也感到自己矮了一截。孙的来头更大, 是五个研究会、研究社的会长、社长,九个重量别的名誉会长、顾问,还是十七个海外联谊会的常委、委员、副理事长、副监事长等,共有三十一个头衔。正当三位社团领导、社会贤达在互相了解对方时, 一位护士带着一名青年警员走进病房。“昨晚我已将三位受伤的经过都全记录下来了, 今天来看看,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数据。你们三位是在街上走路,听到有人叫‘会长’, 你们同时停下脚步, 以为是叫你们。后来发现不是叫您三位。此时,一个招牌掉下来,先是砸到赵先生的肩,伤到耳朵,接着砸到孙先生的头,最后砸到钱先生的脚……”警员将记录读了一遍。最后一页纸上有一道算术加法:1 9 + 2 2 + 3 1 = 7 2。一个招牌掉下来,伤着7 2 个社团的会长、社长、名誉会长、顾问……这只是警员的算术题,没有念出来。“非常对不起! 对不起! 对不起!” 一个长得肥头大耳的男士走进病房。他姓李,西装笔挺,头发光亮。病房里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被李的声音所吸引,都看向他,还有他身后那两位妆扮时尚的女子,手中各提着一大包礼物。“世伯!早上好!”警员李姓男士问候,原来是熟人。“昌仔!原来是你跟这件案子。等我先同几位认识一下。”肥头大耳的李姓男士掏出一个金属盒子,取出四折的名片与三位受伤的社团领袖交换名片, 然后抱拳说:“我饮食店的招牌掉下来,砸伤了三位,我很内疚。昨晚三点钟,我才从邻埠回来,医院规定夜间不能探病,要不我昨晚就过来了。今早,我带着秘书马上赶到医院探望三位,备有薄礼,不成敬意, 请三位笑纳。” 他挥一挥手, 两位时髦的秘书小姐给三位病人各送上了一大包礼物。“让你破费!”三位社团会长异口同声地说。“有道是‘不打不相识’, 我们是‘不掉不相识’ 啊。如果不是招牌掉下来,我还没机会认识三位……”李姓男子风趣地说。“昌仔!我已同三位会长谈妥,此案我们之间私了。”肥头大耳的李姓男士对警员说。“世伯! 你有办法。我知道你忙, 你有五间饮食店, 又是三十六个社团的大哥,人脉广,案子私了优选,你不烦,我也不烦。请各位到警局办理消案手续。” 警员在李姓世与三位受伤的会长聊天时,快速数了一下头衔。他怕数错,又确认了一次,三十六,没错。私了,好!警员昌仔十分开心地离开了病房。“三位会长! 我下星期日要成立一个新社团, 邀请三位会长出任名誉会长,给兄弟我一个薄面,不知三位会长意下如何?”病房里的三位会长欣然答应,十二分的开心。在一阵“客气”“多谢” 声中, 肥头大耳的李姓男士带着两位妆扮时尚的秘书走了。“有意思! 真有意思! 这个世界,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肥头大耳的李姓男士说,“你们看, 有名誉会长当! 皆大欢喜! 现在是‘和谐社会’, 社会要和谐, 哈哈……”李十二分的开心。“新社团的名誉会长原来有九十七位, 加上三位, 刚好一百位。”一女秘书说。“会长! 还真是有意思。一个招牌掉下来, 砸出三位名誉会长。”另一女秘书说。《竹竿里的秘密》珍妮护士珍妮护士朝阳下,一杆红十字会的会旗迎风招展。旗帜上红亮的十字庄严地向世人宣示这里是一个扶伤救危、和平中立的圣地……圣地内,身穿洁白制服的珍妮正在熟练地为一名自愿捐血者抽取血液。看着从导管缓缓流向血包的血液,她知道这血包的重量,也称得出捐血者的心意有多沉,更明白这沉沉的心意能给这世界多挽留住几条宝贵的生命……责任如山重,这山重的责任使珍妮有一种当天使般的圣洁。进入捐血中心的十来天中,珍妮一丝不苟地沉着地操作,绝不让它出一点差错。但不让它出差错,并不一定就不出纰漏。今天,珍妮送走了这一位捐血者,就觉得情况有点不对:门口进来四个中学生——四个还透着稚气的中学生。她怎么瞧怎么看这四位中学生都未达法定的成年年龄,尤其是当中个子最小的那一位大概只有十三四岁罢了。“怎么,来捐血?太小不行!”“我们不是来捐血,我们……”开口的是那位小个子,但他还未说完,他左旁的大个子就在他手肘上点了点,小个子马上住了口,由大个子接下说:“是伯阿利叫我们来的,我们事先已经讲好了的。 ”哦?伯阿利,是珍妮的顶头上司。伯阿利一出来,这高个子就说道:“伯,今天我又带了两个朋友。”“好的,谢谢你。来,进来。”伯阿利一边说着,一边吩咐珍妮给那些孩子抽血。珍妮犹豫地看着那些学生问道:“你们几岁啦?”“二十岁。我们全都已经二十岁。 ”还是那个大个子答话。珍妮打量着这个大个子,个子是挺大,但年龄应该不会超过十八岁,不过也难说。“请出示居民证。”“没带来。”伯阿利一手牵了那个大个子,一边对珍妮说:“准备抽血!我认识他们,别啰唆了!”语气坚决沉着,带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威慑力。不知怎的,珍妮熟练的手却有点迟钝了起来。插了好几次还没有把针头插进那个大个子手臂上的血管,她边插边问道:“孩子,你不怕吗?”“怎么会呢?我都来了三次了。”“三次?你捐了三次血?你最近一次是什么时候?”珍妮的手颤动了。“半个月前。”珍妮的手停住了,“不行!三个月之内不许抽第二次血。”大个子急了,“我有急用啊,护士。请你开开恩。”“你是来卖血?我的天!”珍妮正想拔掉针管,伯阿利严厉的目光像两支箭射了过来。“继续下去!天塌下来我顶着!”一边是泰山压顶般的顶头上司;一边是等着她的工钱的一家大小,何去何从,难于取舍。“护士,我正等着这钱还学费呢!”“护士,我家里正等着买米……”“你们卖一次血能拿到多少?”“五万盾。”“你们是自愿的?”“当然!”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珍妮只有……只一瞬间,珍妮感觉到自己摇身一变,由一名天使变成了一只吸血狂魔……夕阳下,一杆红十字会的会旗在微风中有气无力地微微摇晃着,红亮的十字羞愧地躲在折叠的旗帜缝间,偷偷地瞧着躲躲闪闪,疾步离开这捐血中心的珍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