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 字数: 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胡育蓉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18018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有别于成熟市场经济的货币政策实践,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仍处于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之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效应还带有深深的转型印记,鉴于已有文献对货币政策框架的关注,较少考虑到利率市场化这一制度背景对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影响,本书在借鉴和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运用可行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方法,从利率市场化过程和利率市场化的节点(利率双轨和利率接近市场化)两个方面,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机制与传导效应,以加深对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解并为提高我国政策工具选择的有效性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简介
胡育蓉,经济学博士,就职于宁波大学商学院金融系。研究方向为货币金融与宏观经济。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第四节 基本概念
第五节 研究现状
第六节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节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阶段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宏观视角
第一节 变量定义、研究思路与模型设定
第二节 很优中介目标的甄别
第三节 很优操作目标的甄别
第四节 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的很优路径
第五节 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动态性
第六节 混合目标原则的稳健性检验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企业风险承担的微观视角
第一节 机制梳理与假设形成
第二节 变量定义、研究思路与数据说明
第三节 总量效应的实证结果
第四节 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结果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货币政策的工具选择:一个DSGE模型分析
第一节 理论模型的建立
第二节 模型参数校准
第三节 利率接近市场化条件下的脉冲响应分析
第四节 利率双轨制条件下的脉冲响应分析
第五节 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