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季风讲中国历史故事

季风讲中国历史故事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 作者: 季风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701684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03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三皇五帝、诸子百家,五千年的华夏大地上诞生了无数令人顶礼膜拜的英雄人物,也孕育了难以穷尽的国学文化,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作为炎黄子孙,了解中华文化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内容简介
三皇五帝、诸子百家,五千年的华夏大地上诞生了无数令人顶礼膜拜的英雄人物,也孕育了难以穷尽的国学文化。而那些印刻在亿万炎黄子孙血脉中、让我们在全世界演奏出动人乐章的东方旋律,是历史车轮碾过后的不灭印记,也是浩瀚国学的濡养产物。遍览全球,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在气蕴和积淀上超越中华,这是每一位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每一位国学研习者的不败豪情。这是作者写作此书的原始动力,意在传承经典,让世人更多地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作者简介
季风,知名教育专家,退休前曾是山东省某地区教委负责人,退休后主要从事国学类的研 究与创作。先后出版过《北大国学课》《唐诗宋词里的趣事》《四书五经里的学问》《道德经里的智慧》《功臣的非正常死亡》《轻松学国学》等图书,深受读者喜爱。《北大国学课》自 2013年3月出版以来,连续加印十余次,名列全国历史类畅销榜前五名,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畅销榜第3名,2013年度全国最畅销的历史读物之一,2014年最畅销的国学类图书。《唐诗宋词里的趣事》《四书五经里的学问》《道德经里的智慧》在国内销量持续攀升,连续加印,目前繁体字版图书也已上市。
目录
前言  有一片豪情叫国学 ...1 第一章 / 帝王轶事:站在权力之巅的历史内幕 朱棣为什么对“太祖铁牌”视而不见 ... 003 朱厚照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花光了祖宗留下来的全部积蓄 ... 006 努尔哈赤的死亡之谜 ... 010 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 016 每个皇帝都很奢华吗 ... 021 雍正皇帝是被刺杀身亡的吗 ... 026 乾隆皇帝真的是汉族人吗 ... 031 光绪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 035 第二章 / 隐忍权臣:沉浮在金銮宝殿上的京华迷梦 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生前受宠,为什么死后却惨遭抄家 ... 041 历史上的年羹尧真的是因为参与夺嫡活动才被赐死的吗 ... 045 历史上的鳌拜真的是一个大奸臣吗 ... 050 和珅发迹,竟然是因为他“像一个女人” ... 053 紫禁城里的洋画师是怎样融入这座宫殿的 ... 056 清朝优选中枢机构的军机处办公地点竟是如此破烂不堪 ... 059 纪晓岚居然是相貌丑陋、近视、肥胖且有口吃的文人 ... 062 清朝的“黄马褂”有什么寓意? 为什么在当时成了一些大臣追捧的对象 ... 065 第三章 / 宦官彩娥:凝固在砖瓦土石当中的血与泪 太监净身,是被全盘割去了吗 ... 069 皇帝会给太监、宫女发“工资”吗 ... 073 皇城深处的别样情愫——禁宫中也有同性之爱吗 ... 077 宫女,一个犹如蝴蝶般美丽而易逝的名字 ... 079 传奇宫女苏麻喇姑与康熙皇帝是“姐弟恋”吗 ... 083 说“九千岁”李莲英独断专行,这是真的吗 ... 087 太监娶妻养子为哪般 ... 090 魏忠贤真的是大奸臣吗 ... 093 第四章 / 嫔妃密记:七彩华盖却掩盖不住哀怨闲愁 明清时期的嫔妃等级制度是怎么样的 ... 101 万贵妃是因为“母子恋”独霸后宫的吗 ... 105 隆裕皇后相貌奇丑无比,光绪皇帝为什么还要娶她 ... 110 孝庄太后真的下嫁多尔衮了吗 ... 115 历史上真的有香妃吗 ... 120 古井中的香魂——珍妃真是被慈禧太后害死的吗 ... 125 第五章 / 建筑迷局:一砖一木图说皇家余威 鬼斧神工由谁起——是什么人设计、督建了故宫 ... 131 故宫里真的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屋子吗 ... 136 紫禁城里的“龙门”殿 ... 141 何谓“鲤鱼跃龙门”的殿试及怎样才能当上状元 ... 150 紫禁城城墙到底有多厚 ... 156 御膳房里的讲究及秘密 ... 158 午门是用于“推出斩首”的吗 ... 166 第六章 / 宫廷礼制:回响在帝王台榭中间的深宫琐记 天子的宝玺,是不是全天下只有一枚 ... 171 小小一个“请安”,其中包括了哪些礼式 ... 179 幸福的烦恼:父亲做了太上皇 ... 184 清朝的“格格”就等于公主吗 ... 190 庄严肃穆的皇陵,其实是一座“万人坑” ... 196 清朝人用通天的索伦杆,祭祀又黑又丑的乌鸦 ... 202 皇帝的春节是怎么过的 ... 208 第七章 / 养生秘史:凝结在“东海寻丹”里的不老情结 宫里的御医主要是做什么的 ... 215 皇帝和电视剧里演的一样天天满汉全席吗? 他们吃完都用什么刷牙 ... 219 皇帝、后妃是怎么洗澡的 ... 222 北国冰封,故宫怎样御寒 ... 225 怪事,皇子夭折率怎么就那么高 ... 228 嫔妃是怎样护肤、美容的 ... 231
摘要
    朱棣为什么对“太祖铁牌”视而不见
     富丽堂皇的大明内宫,曾经存放着一块寒气逼人的铁牌。与巍峨华丽的皇城相比,这块铁牌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究竟是谁立下了这块铁牌?立这块铁牌的目的是什么?朱棣与它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这块铁牌是朱元璋立下的。早在夏商周时期便有了太监。而在东汉末期和晚唐时期,太监专权甚为猖獗。朱元璋登基后,鉴于历朝历代都有太监专权之事,便对太监立下了种种规矩。据说,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铸三尺铁牌挂于宫门上,牌上刻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明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二?宦官一》)。其中的“内臣”指的就是太监。此外,朱元璋还立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不许内臣识字,不许内臣兼任外臣文武衔,不许穿戴外臣所穿戴的冠服,品级亦不得超过四品等。一次,朱元璋在殿内批阅奏章,看到烦心时,便把奏章扔到桌子上,之后问身边的一个太监对此奏章有何看法。那个太监以为朱元璋只是随口问问,便朝桌上的奏章看了一眼,然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没想到,话还没说完,朱元璋就大声斥责:你是内臣,如何识得这奏章上的字?随后,朱元璋便命人将这个太监拖出去斩首示众。
     到了建文帝朱允?这一代,朱允?谨遵先帝遗言,对太监的控制尤为严厉,并有诏旨,其内容是“御内臣益严,诏出外稍不法,许有司械闻”(《明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二?宦官一》)。然而,这些太监对这块铁牌很是不满,同时对朱允?颇有微词。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朱允?宫中的太监们纷纷倒戈。为朱棣通风报信。朱棣得知南京城城防空虚,便率军直逼南京,守门的谷王朱穗和李景隆投降,为朱棣打开城门。进京后,宫中燃起大火,朱允?下落不明。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太监的力量,所以朱棣登基后投桃报李,大力嘉奖这些太监.并决定重用他们。朱棣登基后面临众多的反对派,更是对太监委以重任,并视其为亲信,以此巩固自己的皇位。
     至此,太祖之训便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据《明史?职官志》记载,“成祖亦尝云:朕一遵太祖训,无御宝文书,即一军一民,中官不得擅调发。”朱棣虽表面上谨遵祖训,但实际上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悄悄改为不得擅自做主。也就是说,只要是在皇帝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太监是可以自己做主的。此时,太监的权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而在太监中最有名的便是三宝太监郑和。
     传说当年宫中燃起大火时,朱允?消失,于是朱允?的下落便成了是朱棣的一块心病,一日得不到朱允?死亡的消息,朱棣便一日不得安宁。朱棣登基后,便派心腹大臣四处寻查朱允?的下落,在国内找不到,自然要把目标转到海外了。下西洋的真实目的当然不能告知于众,那么这样的任务自然要交给心腹去做了,担此重任的便是郑和。
     郑和,本姓马,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奇功,所以朱棣为其赐名“郑和”,并升他为内官监太监,官居四品。朱棣在位二十二年,一直为朱允?的下落寝食难安,先后六次派遣郑和下西洋。而郑和在寻找朱允?的同时,扩展了海外的经济贸易,向外国展示了明朝的强盛国力,为中国与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朱棣还利用太监巩固皇位。《明史》记载:“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明永乐元年(1403年),派太监李兴前往暹罗国慰劳国王。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厂,由太监主持,为其刺探文武百官的秘事。这样看来,朱元璋早年定下的规矩早就被朱棣抛之脑后了。
     朱元璋当初立下这规矩,其实只是为了防止太监千政,但是其言行不一,在洪武初年的时候,太监人数还不足百人,到了洪武末年,有品级的太监就超过了一百五十人。所以,明朝太监参与政事,实际上在朱元璋时期就早有端倪。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八年(1375年),派“内使赵成往河州,以绫绮帛市马”。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遣内臣吴诚诣总兵官指挥杨仲名行营观方略”。由此来看,既然朱元璋自己都做不到,又如何叫后人谨遵祖训呢?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