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的演进机理与政策选择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的演进机理与政策选择

  • 字数: 20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刘强
  • 出版日期: 2019-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36558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1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变化趋势与宏观经济的整体波动等一系列运行特征联系起来,运用计量分析手段解析两者的关系,为理解和把握宏观经济的波动趋势提供一种来自现代系统理论的分析思路。通过引入中国区域增长的收敛性分析这一长期动态视角,为辩证理解区域增长差异提供深化的现实解释力。本书对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分析和趋势分析的条件收敛检验,可以为欠发达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过程提供更多适宜的政策立足点。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不管是相对发达地区的高位稳定增长还是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加速赶超增长,客观上存在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组合架构模式,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分工机制和调控机制等,本书对上述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组合的探讨将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现实政策的研究工作。
作者简介
刘强,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与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经济体制改革、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数量经济模型模拟。2001年在亚洲经济研究所(日本)受聘担任客座研究员,编制中国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2011年赴美国杜克大学参加公共政策管理中长期培训。曾在《经济研究》《统计研究》《宏观经济研究》《人民日报内参》《经济日报》《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理论战线》等多家靠前外报刊发表数十篇学术文章和研究报告,论文转载率和引用率居相关领域前列。
目录
章 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践
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回顾与述评
一、最小临界努力理论
二、大推进理论
三、增长极理论
四、循环累积理论
五、新古典增长理论
六、新经济地理理论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与模式选择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与评价
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再反思
第三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实判断
一、分析的前提约定和技术方法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
三、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比较与主要结论
第四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分解
一、已有的文献解释综述
二、成因分析的系统框架结构
三、用系统科学的思想理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第五节 缓解调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政策措施
一、经济增长差异的双向效应与适度差异理性下的政府行为
二、缓解调控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政策措施建议
第二章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静态分析
节 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增长及其研究方法
二、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的新进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投入因素比较
一、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分享—转移分解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产业因素比较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非关联指标分析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关联指标分析
第四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联系比较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国际联系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区际联系
第五节 中国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编制及其问题
一、地区间模型的结构和技术方案的确定
二、1997年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概况和各地区变量的推定
三、地区间供给系数矩阵的推算方案
四、模型的误差分析
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动态分析
节 新古典主义的收敛分析框架及其实证分歧
一、新古典主义的收敛分析框架
二、收敛假说的经验实证分歧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检验
一、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分析
二、收敛性的扩展分析
第三节 新古典收敛机制的中国之谜
一、新古典收敛机制的描述
二、新古典收敛机制的中国之谜及其破解思路
第四节 转型经济中的收敛机制新解
一、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劳动力流动
二、劳动力流动与地区间收敛的关联分析
第四章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宏观效应
节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
一、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机理分析
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定量分析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要素流动
一、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资金流动
二、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劳动力流动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收入分配
一、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基本关系
二、居民收入分配的地区差异
三、政府收入分配的区域差异
第四节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宏观管理体制演进
一、体制演进与地区差距的相关性分析
二、新型中央地方经济关系的塑造
第五章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构建
节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失调态势
二、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三、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选择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分工与合作机制
一、分工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的调控机制
一、区域经济调控方式的转变
二、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
三、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手段
第四节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现实课题——西部大开发
一、西部大开发的现实特殊性
二、国外对经济落后地区进行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三、21世纪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和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