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觉解人生/冯友兰散文

觉解人生/冯友兰散文

  • 字数: 20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 作者: 冯友兰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025485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冯友兰先生惯于用贴近生活的例子阐释人生意义,本书选入他的多篇有名散文,读者可从中一窥冯友兰先生散文创作的风格及真髓。 2.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当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对我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他的散文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精神财富,值得大家一读。 3.冯友兰先生被誉为“现代新儒家”,他的散文集无疑是中学生以及青年学者阅读的很好范本。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生”为主线,精选冯友兰先生富有哲思的散文作品,分为认识自己、幸福的方法论、人生与命运等三部分内容。没有晦涩深奥的说教语言,用贴近生活的例子阐释人生意义,用一生的哲学研究集成的大智慧揭示人生真相,令读者更容易接受。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有名哲学家、教育家。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他的哲学作品为我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我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目录
第一辑  认识自己 心性 / 003 活动与欲 / 025 关于真善美 / 027 论天真活泼 / 032 人物之性 / 037 道德 / 042 存诚敬 / 066 欲与好 / 077 论信念 / 080 论悲观 / 084 哲学与人生 / 089 第二辑  幸福的方法论 人生术 (1935年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 095 人生术 / 098 人生成功之因素 / 101 对于人生问题的一个讨论 / 108 理想与现实 / 116 守冲谦 / 120 青年的修养问题 / 135 道德及修养之方 / 141 精神修养的方法 / 144 处世的方法 / 146 觉解 / 150 励勤俭 / 168 论知行 / 178 再论知行 / 182 第三辑  人生与命运 人生与命运 / 185 论命运 / 187 才命 / 191 知命 / 211 幸偶 / 213 功利 / 217 境界 / 237 自然 / 254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甲) / 274 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乙) / 277 人生之真相及人生之目的 / 282 人死 / 286 灵魂与肉体 / 288 死及不死 / 291 死生 / 295 大人物之分析 / 312
摘要
    论命运 市上有许多所谓“大哲学家”也谈命运,不过他们所谈的命运是指“先定”,既有“先定”,就有人要“先知”它,以便从中获利。例如预先知道某种物品将要涨价,就大量买进,便可赚钱;知道某种物品将要跌价,就去卖出,便不亏本。因此得大发其财,无怪“大哲学家”们都生意兴隆了。 其实“先定”是没有的,即使有,也无用先知。如果有先定的命,命中注定你将来要发财,到时自然会发财;命定你要做官,将来自然做官;命定了将来要讨饭,自然要讨饭。先知了也不能更改,不能转变,又何必要预先知道呢! 我说的“命运”和他们所说的不同。古人孔子、孟子等也谈命,如孔子说:“知天命。”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荀子说:“节遇之谓命。”我说的“命”就是他们所说的“命”。“莫之致而至”是不想他来而来;“节遇”是无意中的遭遇,这才是“命运”的真意。所以“命运”的定义就可说是一个人无意中的遭遇。遭遇只有幸和不幸,没有理由可说。譬如说现今的时代是伟大的,我“幸”而生在这时代;也有人说现今的时代是受罪的,我“不幸”而生在这时代。我们生在这时代可以说是幸或不幸,但我们为什么生在这时代,便没有理由可说。 命和运不同:运是一个人在某一时期的遭遇,命是一个人在一生中的遭遇。某人今年中了特种奖券,是他今年的“运”好,但是他的“命”好不好,还不一定,因为他将来如何尚不得而知。在一时期中幸的遭遇比不幸的遭遇多,是运好。在一生中,幸的遭遇比不幸的遭遇多,是命好。 普通所谓努力能战胜“命运”,我以为这个“命运”是指环境而言。环境是努力可以战胜的,至于“命运”,照定义讲,人力不能战胜,否则就不成其为“命运”。孟子说:“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如果一座墙快要倒了,你还以为命好,立在下面,因而压死,那是活该,不能算是知命。又如逃警报,有人躲在一个不甚安全的地方,不意炸死了,这是他的“命”不好,也是他的遭遇不幸。努力而不能战胜的遭遇才是命运。 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学问,事功,道德,即古人所谓立言、立功、立德。而所以成功的要素亦有三:才、命、力,即天资,命运,努力。学问的成就需要才的成分大,事功的成就需要命运的成分大,道德的成就需要努力的成分大。 要成大学问家,必须要有天资,即才。俗话说:“酒有别肠,诗有别才。”一个人在身体机构上有了能喝酒的底子,再加上练习,就能成为一个会喝酒的人。如果身体机构上没有喝酒的底子,一喝就吐,怎样练习得会呢?做诗也是一样,有的人未学过做诗,但是他做起诗来,形式上虽然不好,却有几个字很好,或有几句很好,那种人是可以学做诗的,因为他有做诗的才。有的人写起诗来,形式整整齐齐,平仄合韵,可是一读之后,毫无诗味,这种人就不必做诗。一个人的才的分量是一定的,有几分就只有几分,学力不能加以增减。譬如写字,你能有几笔写得好,就只能有几笔写得好。学力只不过将原来不好的稍加润饰,使可陪衬你的好的,它只能增加量不能提高质。不过诸位不要灰心,以为自己没有才,便不努力。你有才没有才,现在还不晓得,到时自能表现出来,所谓“自有仙才自不知”,或许你大器晚成呢!既有天才,再加学力,就能在学问上有成就。 至于事功的建立,则是“命运”的成分多,历史上最成功的人是历朝的太祖高皇帝,刘邦因为项羽的不行而成功。如果项羽比他更行,他决不会成功。学问是个人之事,成功则与他人有关。康德成为大哲学家,并不因为英国没有大哲学家。而希特勒能够横行,却是英国的纵容和法国的疏忽所致。历史上有些人实在配称英雄,可是碰到比他更厉害的人,却失败了。有的人原很不行,可是碰着比他更不行的人,反能成功,所谓“世无英雄,遂令竖子成名”,所以事功方面的成就靠命运的成分大。“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我们不应以成败论英雄。 道德方面的成就则需要努力,和天资命运的关系小,因为完成道德,不必做与众不同的事,只要就其所居之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尽伦尽职即可。人伦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在社会上必须和别人发生关系,而且必须做事。能尽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就是道德,和自己的地位高下事业大小都没关系。不论何人,只要尽心竭力,对社会的价值是没有分别的。正如唱戏好的人,和所扮演的角色无关,梅兰芳登台,不一定饰皇后。地位很阔的人,不能尽伦尽职,是不道德。村夫野老能尽伦尽职,就是有道德。命运的好坏对于道德的完成,也没有关系。文天祥和史可法都兵败身死,可算不幸。但是即使他们能存宋救明,他们在道德方面的成就也不会再增加一些。他们虽然失败,道德的成就也不因之减少一些。不但如此,有的道德反要在不幸的遭遇下才能表现,如疾风劲草,乱世忠臣。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终身富贵的人,最多能做到前者。做官发财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唯有道德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做不做的权全在自己。 有的人常常说我立志要做大学问家,或立志要做大政治家,这种人是可以失望的。因为如果才不够,不能成为大学问家,命运欠好,不能成为大政治家。唯立志为圣贤,则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成功。圣贤是道德的最完成者。普通人以为圣贤需要特别的在事功文学方面的天才,那是错误的。孔子和孟子的成为圣贤,和他们的才干没有关系。王阳明并不因为他能带兵而成贤人。所以学问的成就需要才,事功的成就需要幸运的遭遇,道德的成就只要努力。 (原载1942年11月29日昆明《中央日报,星期专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