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港口 城市 腹地 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 1843-1937

港口 城市 腹地 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 1843-1937

  • 字数: 34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戴鞍钢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20240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代开埠以来,上海依托区位优势和特殊的历史环境,在长江沿岸各城市发展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优选的港口城市。本书追溯上海成为龙头枢纽港和长三角核心经济圈的历史根源,以“港口-城市-腹地”为分析框架,从区域经济发展历程着眼,探寻上海如何带动长江流域的发展。
作者简介
戴鞍钢,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著有《晚清史》《大变局下的民生》《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江浙沪近代经济地理》等学术作品;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社科项目;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中国图书奖”等全国及省部级奖项。
目录
前言
上篇
枢纽大港:上海与长江流域的经济纽带(1843-1913)
引言
第一章开埠前上海与内地经济关系透视
第一节内向型经济格局的制约
第二节南北海运物流的交会点
第二章开埠后上海与内地经济关系的架构
第一节新机遇:区位优势的释放
第二节大港口:近代上海港的发展
第三节百川归流:口岸贸易的吐纳
第三章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
第一节以港兴市
第二节因港促工
第三节依港扩城
第四章上海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变迁
第一节城镇格局
第二节产业布局
第三节社会生活
第五章上海与长江流域市场网络
第一节市场流通
第二节商路变迁
结语
下篇
核心经济圈:上海与长江三角洲经济演进(1914-1937)
引言
第六章交通的拓展
第一节内河航运与市镇
第二节铁路的运营
第三节公路的联结
第四节水陆联运衔接
第七章商品的流通
第一节工业品的推销
第二节农产品的商品化
第三节城郊农副业生产
第八章工业的引领
第一节上海的集聚和扩散效应
第二节工业的产销需求
第三节农副产品的加工和机灌业
第四节手工业的新趋向
第九章资金和人口的流动
第一节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
第二节钱庄和典当业
第三节人口的流动
第四节城区的伸展
第十章文化科技的联系
第一节近代文化知识的传授
第二节近代科技的传播
第三节习俗的演变
结语
征引文献举要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