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谈美

谈美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作者: 美学Ⅳ
  • 出版日期: 2018-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333555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3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朱光潜教你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朱光潜教你做一个懂欣赏的人。 朱光潜教你做一个不俗气的人。 读点美学,你能“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内容简介
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探讨了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是了解美学知识的入门书籍。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有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 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他是中国美学目前一座跨越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目录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 001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 009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 019 四?希腊女神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与快感 / 027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美感与联想 / 035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 043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与自然 / 051   八?“依样画葫芦”      ——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 061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艺术与游戏 / 071   十?空中楼阁      ——创造的想像 / 080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创造与情感 / 089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创造与格律 / 099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创造与摹仿 / 108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 / 117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 128 附录?近代实验美学/ 140
摘要
    我刚才说,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接近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相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那一般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抓,被它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意义。事物本来都是很混乱的,人为便利实用起见,才像被火烧过的小孩子根据经验把四围事物分类立名,说天天吃的东西叫做“饭”,天天穿的东西叫做“衣”,某种人是朋友,某种人是仇敌,于是事物才有所谓“意义”。意义大半都起于实用。在许多人看,衣除了是穿的,饭除了是吃的,女人除了是生小孩的一类意义之外,便寻不出其他意义。所谓“知觉”,就是感官接触某种人或物时心里明了他的意义。明了他的意义起初都只是明了他的实用。明了实用之后,才可以对他起反应动作,或是爱他,或是恶他,或是求他,或是拒他,木商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