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系统范式

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系统范式

  • 字数: 19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作者: 李节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17355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而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很基础的科学之一,物理学与经济学的会通跨度和难度很大,而现代系统科学是较为合适的理论过渡。探索和尝试建立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系统范式转换,首要的是找到联系两者的微观基础。而现代系统科学老三论(系统、控制论、信息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论)和复杂性科学,可以说提供了相当完整的对应方法。形象地说,本书旨在通过现代系统科学把马克思、达尔文、爱因斯坦尝试贯通的可能。
作者简介
李节,男,成都人,博士。复旦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本科毕业,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专注于以现代科学视角审视、研究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目录
章 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系统范式――基于文献史的考察
节 系统存在思想:马克思经济学对象的系统整体性与层次性
第二节 系统控制思想:马克思经济学对象的系统控制性
第三节 系统演化思想:马克思经济学对象系统的自组织特征
第四节 研究评价及结语
第二章 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系统范式开端
节 异化劳动:资本主义社会系统对抗性结构的批判与人的自然属性的提示
第二节 对象化劳动:劳动自然属性和放大功能的认识萌芽
第三节 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的社会系统学发端
第三章 系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节 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会通
第三节 现代西方哲学背景下的系统哲学与中国当代哲学
第四节 系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基本内涵
第四章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系统概念
节 经济制度理论中的系统概念
第二节 社会分工理论中的系统概念和系统分类概念
第三节 马克思经济学对象的系统质
第五章 马克思经济学的耗散结构论特征:作为新陈代谢的劳动
节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有关的物理学发展
第二节 社会科学源头: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至《政治经济学批判》里的重农学派
第三节 20世纪有关的物理学和自组织系统学认识
第四节 劳动二重性与新陈代谢二重性
第五节 马克思经济学特征:科学性与人文性的会通
第六章 马克思经济学的超循环论和分形论特征
节 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二重性循环
第二节 资本形式下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双循环运动
第七章 马克思经济学的协同学特征
节 生产力系统:社会系统里的序参量
第二节 作为系统的世界经济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系统
第八章 超循环论视野下的马克思经济学数理化研究
节 有关研究
第二节 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的复合函数表达
第九章 现代系统范式视野下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
节 主流经济学范式的科学哲学特征
第二节 主流经济学范式科学与人文的两离
第三节 主流经济学范式里一定的系统思想
第十章 现代系统范式视野下的非主流经济学
节 生态马克思主义及其系统思想
第二节 循环经济学及其系统思想
第三节 对生态马克思主义和循环经济学的展望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