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河畔杂写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 李天扬
出版日期: 2018-02-01
商品条码: 9787545815986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166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3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原先,李天扬的职业是版面编辑,写稿是业余。2008年起,改任评论部主任,写稿成了主业之一,不过,也是以时事评论为主。李天扬只出过一个集子,叫《河畔居随笔》,是“联合时报”的专栏的选集。收入本书这些涉及“文化”的稿子,大多数,也算是业余写作,不过,倒是他个人很钟爱的。这些文章,都未结集。其中有几篇,被别人编进集子,比如《众说钟叔河》。全书分成四辑:访人,是写人物的;论事,是将散落于各处作者自己满意且符合本书要求的文章集于此;讽世,是晚报专栏“新民随笔”之选,李天扬四十岁那年参与写这个专栏是他写作之始,总有点感情,所以专列一辑,因都是带有一定批评性的,故取此名;说书,是书评文字。
作者简介
李天扬,笔名江砚,198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编辑,现为新民晚报不错编辑、评论部主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获上海韬奋奖。著有《河畔居随笔》《微三百》等。
目录
序 不俗与不羁 秦绿枝
访人
饶宗颐:我的学问之根在上海
张林岚:书生本色
冯其庸:看尽龟兹十万峰
钟叔河:感谢你读我的书
阮仪三:古镇保护逢良机
樊锦诗:让我摸摸我的青春
谢春彦:感情磁场水墨生涯
崔如琢:跻真端合指中求
徐秉方:喜见毗陵步后尘
王运天:文物出版一杂家
赵刘芭:难忘那好看的笑
宋军:“逃离都市”营造“理想国”
邵琦:扫清四维尘俗气
王旭东:敦煌的未来是国际化
丁亚琳:做一个安安静静写字的女子
论事
透过那一扇扇直棂窗
孙儒倜和李其琼的一辈子
垂向大地的杨柳
丰子恺旧居难题不该无解
拆梁林故居,吃了什么“胆”?
梁林故居,不该成“乌龙”
保护建筑需要怎样的“保护衣”?
好好记住外白渡桥的这一次
水源头村的源头
家谱和家族史的意义
接过小丁那把讽刺的枪
从“家学”到“逃学”
兄弟文化是靠不住的
聂马精神
送别“守望者”
讽世
应该读读张中行
《丧乱帖》上无藏印
陈燮君与丁和
别把摄制组当回事
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学华语
回到《三国》
今为古用
陈凯歌的“绿与黑”
吃饱了
虎口
陈寅恪不能当老师
郭德纲的肚子
《读书》之累
我的两位老师
霸道
贱卖的秘密
怀念罗志华
宋子文的功过
说书
的新闻史文本
认认真真写人生
文人自况
这一条苏州河
难得清醒
越来越稀缺的平民视角
绕不过去的沪乡
跋
摘要
饶宗颐:我的学问之根在上海
这个6月,九十五岁的饶宗颐先生格外地忙。
6月22日,在香港主礼“饶宗颐文化馆”开馆仪式;
6月28日,出席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饶宗颐教授上海书画展”;
6月29日,出任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后抢先发售莅临杭州西泠印社。
真可谓行程满满,成果满满。
在学界,向有“南饶北季”之说。“北季”,即季羡林先生。季先生曾撰文辞谢“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季先生之自谦,众人称誉。那么,季先生外,还有谁能当得起“大师”、“泰斗”、“国宝”之称呢?恐怕,唯有“南饶”饶宗颐先生了。许嘉璐教授有言:“饶宗颐先生在当代是专享的丰碑!”
海上因缘
6月27日上午,我来到西郊宾馆,有幸定制采访了饶宗颐先生。饶公面容清瘦、神采奕奕、谈笑自若。
此次“上海书画展”,名日《海上因缘》。我便从这四个字问起。饶宗颐先生确认,这名字是他亲自起的。我好奇,饶公与上海,究竟有什么样的因缘?
饶公的学识,博大精深,他于甲骨学、敦煌学、古文字学、词学、经学、楚辞学、考古学、潮学、目录学、简帛学等,均有专著。却不知,他在诸多学术领域,均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
饶宗颐先生告诉我,他与谢稚柳先生是故交,正是因为几十年前,谢先生给他看了一个关于敦煌的手卷,激发了他研究敦煌的兴趣。他说:“那时候,我还没去过敦煌。而谢稚柳先生已经在敦煌学研究上颇有心得了。”
跟饶宗颐先生在学术上合作很多的,要数上海博物馆的老馆长沈之瑜先生。两位先生的合作领域,是甲骨学。1982年,沈、饶二位先生共同发起编写《甲骨文通检》。沈先生逝世后,其遗稿《甲骨文讲疏》出版时,饶公亲自为书题签,并作《金缕曲》追念,词中言道:“向壁虚词庶可免,经艺本根共系。犹记得,沪滨联辔,绿醑黄花屡尽兴,每念君,抚卷漫屑涕。”沈先生之女沈建华后来也在甲骨文研究上协助饶公工作。他说:“她帮了我很大的忙。”忆及沈先生,饶公深情地说:“他是我很好的朋友。”
上海博物馆的另一位老馆长马承源先生也是饶宗颐先生的老朋友。两位的合作研究领域,则是楚简。当年上博入藏的一批楚简,正是发现于香港古玩市场。马先生曾说:“这批战国竹简的发现,其意义比新造一座博物馆还要大。”而饶、马二位的研究,揭开了先秦、战国目前的许多不解之谜。历数了在各个学术领域与上海的关系之后,饶公提高了声音说:“我的学问之根在上海!” 身为书画大家,饶宗颐先生还跟上海的书画家唐云、谢稚柳、钱瘦铁、刘旦宅等,都过从甚密。而“海上”二字,意蕴深远。上海独特的地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家的生存方式和创作趋向。所谓“海上画派”之意,亦在此。有意味的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便是“海上画派”的一代宗师。如今,出任西泠印社社长的饶公,在他的“上海书画展”开幕之后,便驱车赴杭,踏访孤山,不也是一段“海上因缘”吗?
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