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理论转向及其意义

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理论转向及其意义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赵伟
  • 出版日期: 2019-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21386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勾勒出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逻辑架构和转向历程。
内容简介


本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首先,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介和研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本选题以后马克思主义者齐泽克为例,在探讨其对拉康欲望理论的阐释时,深入剖析了意识形态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对于引导和整合国内多元繁复的价值取向、抵御和抗击国外腐朽思潮的侵蚀、扩大和深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其次,齐泽克在阐释拉康欲望理论时所呈现出来的理论转向准确地揭示出了人之欲望的深层矛盾,并展现出了与后现代主义欲望观相迥异的理论特征,这对于我们深入思考人的欲望问题、抵制和批判后现代主义对欲望的虚无主义诠释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赵伟,男,1982年生,汉族,河北张家口人。2013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15年博士后出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现任教于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至今,已在《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江汉论坛》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
目录
绪论 1 一、选题的意义 2 二、研究综述及存在的问题 4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 18 第一章 拉康欲望理论:齐泽克的阐释对象 23 第一节  拉康欲望理论的思想来源 25 一、弗洛伊德的欲望理论 25 二、科耶夫的欲望和历史的辩证法理论 26 三、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29 第二节  拉康欲望理论的内涵 32 一、欲望的产生机制 32 二、欲望的他者性 33 三、欲望的原因 35 四、欲望的幻象 36 五、欲望的裂口 40 第三节  拉康欲望理论对相关理论成果的继承与超越 42 一、拉康欲望理论对弗洛伊德欲望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42 二、拉康欲望理论对科耶夫欲望和历史的辩证法理论的继承与超越 43 三、拉康欲望理论对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继承与超越 45 第二章 幻象诱惑与至死抗争:齐泽克理论转向前的阐释 48 第一节  齐泽克阐释拉康欲望理论的意识形态理论背景 48 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49 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50 三、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接合”理论与“激进民主”策略 55 第二节  欲望理论的意识形态幻象“解” 59 一、意识形态幻象的界定 59 二、意识形态幻象的两重功能 72 三、意识形态幻象是对拉康欲望幻象的社会历史化阐释 88 四、穿越意识形态幻象 92 第三节  欲望理论的激进政治行动“解” 96 一、激进政治行动的独特内涵 97 二、《历史哲学论纲》论域下的激进政治行动 98 三、激进政治行动是对作为欲望之裂口的“死亡驱力”的阐释 101 第三章 疏离策略与最小差异:齐泽克阐释的理论转向 110 第一节  遭遇实在界: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的精神分析学重构 111 一、对拉康欲望之“三界”理论的新探索 111 二、“想象的实在界”:遭遇欲望之实在界的重要方式 114 三、重构拉康欲望思想的理论后果 122 第二节  从“诱惑”到“疏离”:意识形态幻象的新策略 123 一、“遮蔽”抑或“呈现”:意识形态幻象的两张面孔 123 二、对意识形态幻象的经典范例——“拜物教”的新释 126 三、“疏离”策略:意识形态幻象对拉康欲望幻象理论的新解读 136 第三节  从“重复抗争”到“最小差异”:激进政治行动的“真实”维度 139 一、激进政治行动的新内涵 139 二、激进政治行动与阿兰?巴迪欧的“真理—事件”理论 143 三、无产阶级和阶级斗争:激进政治行动的主体与策略 155 四、激进政治行动对死亡驱力的新阐释 163 第四章 同一与互文:齐泽克阐释转向的核心和阐释方法 172 第一节  同一性: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之理论转向的核心 173 一、坚持欲望与意识形态幻象的“有限性距离” 173 二、揭示激进政治行动的生命力在于其恒定的动态性在场 176 三、强调意识形态幻象与激进政治行动之间的同一性关系 183 第二节  现实语境的嬗变: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之阐释发生转变的 原因 184 一、齐泽克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挑战的自觉回应 185 二、齐泽克对各种理论诘难的积极应答 187 第三节  互文性:齐泽克阐释拉康欲望理论的方法 188 一、互文性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188 二、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互文性方法 192 三、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之互文性阐释的得与失 198 第五章 齐泽克阐释转向的意义与局限性 201 第一节  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之理论转向的意义 201 一、揭示了人之欲望所内嵌的三重矛盾 202 二、超越了后现代主义对人之欲望的虚无主义诠释 206 第二节  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之理论转向的局限性 209 一、忽视实践和社会物质生产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210 二、否认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 211 三、在“妥协”与“激进”之间徘徊的政治立场 213 结语 215 参考文献 218 后记 2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