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前面读本书前必须要知道的事这本书对我而言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和“道长”王江涛合著一本书,于我是极大的荣幸。12年前,我上过道长的课,道长可以说是我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考研老师。因为他,我了解了考研,走近了考研,对考研有了一种近乎疯狂的执念,我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发生了转变。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建议大家先看看以下的话以及后记,这对于高质量地阅读本书和复习考研都会有帮助。每次开班,我都会和我的学生分享一句话:“越是你觉得恶心到想要逃避的事儿,无一例外都是重要的。”考研语法就是这样的存在。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真正重要并且有价值的事情总是容易被忽视,我们关注的往往都是容易做到的事,而容易做到的事很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事。我能想象出你听到“语法”,尤其是“英语语法”时内心会泛起波澜——语法于你而言真是无趣又令人恼火——可没有语法基础,任何短期内“迅速”“神奇般”提升考研英语成绩的说法都是梦话。正是由于把希望寄托于这种幻想出来的“方法”或“技巧”上,很多考生在研究生考试中都失利了。你所见过的、没见过的方法和技巧都离不开语法和词汇——一切技巧和方法都离不开读懂文章这一先决条件。很多同学会有这样的想法:要想读懂句子,只需要把每个词的意思串起来即可。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因为一个词往往有多个词性,多个意思。我们要弄明白这个词在这句话中是哪个意思,和其他词是什么关系,才能读懂句子。1998年考研英语Text 4的一句话就说明了这点:Emerging from the 1980 census is the picture of a nation developing more and more regional competition, as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Northeast and Midwest reaches a near standstill.很多同学看到划线词developing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词是动词,意思是“发展”,a nation developing more and more regional competition翻译为“一个国家正在发展越来越多的区域竞争”。这就是把词义串起来的翻译方式,这种方式既不能帮助你看懂句子,也不能帮助你在翻译题目中得到分数。我们首先要思考developing的词性:developing在句中是现在分词做后置定语。其次,我们要考虑这个现在分词修饰哪个词:这个词修饰前面的nation。同时,developing在逻辑上和后面的more and more regional competition紧密相连,因此developing more and more regional competition共同修饰前面的nation。翻译时,developing more and more regional competition应该放到nation之前,因此a nation developing more and more regional competition翻译成“正在发展越来越多区域竞争的国家”,润色之后译成“地区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家”。不难看出,一个词到底是什么词性,和哪个词有逻辑关系,决定着句子该如何理解和翻译。你一定会想,怎么判断developing在句中的词性?为什么developing和后面的more and more regional competition被视为一体,不能分开?它们又为什么共同修饰前面的nation呢?要回答这些问题,你需要具备基本的词法知识。词法知识解决的是词和词之间的关系,也是语法最基本的范畴。去过考研考场的同学应该有一种体会,真正影响考试发挥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考试成绩的是语法。如果语法基础不好,在考场上就可能遇到如下的情况:明明知道一道题的答案应该定位到哪句话,可是这句话却看不懂;好不容易题目看懂了,选项的句子看不懂;每个词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句子是什么意思。然而,语法的重要性往往被“技巧”和“方法”所掩盖:同学们容易重视方法而忽视语法,因为技巧容易理解,但是语法晦涩难懂。语法难绝不意味着要放弃学语法。技巧不能替代语法,没有语法的技巧就像是空中楼阁。一年又一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考研英语中,语法的重要性超出你的想象。可惜很多同学对此不够重视。本书旨在通过介绍考研英语涉及的语法知识,为你系统地梳理考研所必需的语法知识。希望你能够在开始复习考研英语时就重视语法,不要考后方知语法重要。对于每位考生而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市面上的语法书非常多,为什么要选择本书?第一,本书涵盖了几乎所有考研可能涉及的语法知识点。本书目标明确,结合考研对语法的考查要求,对可能考查到的语法知识点进行系统的阐释。考研不涉及的语法知识不会出现在本书中。本书在不遗落知识点的前提下,用最精炼的篇幅服务所有考研考生。只要你一步一步跟着书中的要求做起,零起点学语法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你不懒,语法本身就没你想象的难。在本书中,语法知识环环相扣,彼此关联,这有助于帮助考生建立系统的语法知识体系。正因为如此,本书也同样适合有一定语法基础知识,需要跳读的考生。第二,笔者是三次考研的亲历者,又是有着多年考研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所以我明白怎样讲解能最好地帮助考生。作为曾经的考研备考者,我知道最令人反感的讲解方式就是使用晦涩的语言讲语法,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作为多次考研亲历者(我的考研经历参见后记),我会尽力用最平实的语言把语法规则描述出来。因为经历过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我更知道考研的个中滋味,也知道该怎样能让考生更好地接受和学习语法。同时,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了解考生的弱点,会针对这些弱点进行重点讲解。我也绝对不回避语法中的关键问题——难度大的语法知识点和长难句解读。越是考生觉得难的知识,我越会给予贴心的解释。第三,本书重视基础知识、条理和逻辑,先讲基础知识,再讲方法和技巧。本书体现了语法现象之间的关联,前面讲过的知识会在后面用到,技巧和方法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笔者从事教学工作以来还没有发现哪一位考生能够“不懂语法”就“神奇般地通过考试”,尽管这样不负责任的说法屡见不鲜。市面上的语法书太多了,道长和我也花了很长的时间让这本书的语言和逻辑最接近考生的阅读习惯,在可读性和内容上有别于其他语法书——出书不是难事,难的是出一本让自己满意的书。也正是因为这样,本书饱含了道长和我的心血,写这本书时我精益求精,每个字都校验过,相信不会让大家失望。以下是本书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本书中的句子之前凡是有【】内加数字的,表示这句话来自于考研真题。(2)本书同时适用于考研英语一和考研英语二。本书选择的真题句子都是平时上课过程中同学们提问最多的句子,很有针对性。大家在复习时,按照书中列出的计划,每天读1–2节的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制订阅读章节和进度。每天的内容需要充分消化吸收后才可以读后续内容。(3)关于本书的阅读进度。本书在内容设置上参考考研英语对于语法知识的要求,从词法到句法共设6个章节。建议基础较好的同学参照如下阅读进度,十天搞定考研英语语法:天数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上午 绪论–1.1.4 1.2.3 1.3.3–1.4.1 第2章第一节–2.2.7 3.4.3–3.5.2下午 1.1.5–1.2.2 1.2.4–1.3.2 1.4.2–1.5.7 3.1.1-3.4.2 3.5.3-3.7.2、复习天数 第6天 第7天 第8天 第9天 第10天上午 4.1.1-4.2.3 4.3.2 4.4.1-4.4.4 5.1.3-第5章第三节 附录、后记、复习下午 4.3.1 4.3.3 5.1.1-5.1.2、复习 第6章 建议基础一般的同学们参照如下阅读进度,二十天搞定考研英语语法:天数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上午 绪论 1.1.5–1.1.6 1.2.3 1.2.4-1.2.5 1.3.3-1.3.5下午 1.1.1–1.1.4 1.2.1–1.2.2 1.2.6-1.3.2 1.3.6-1.4.1、复习天数 第6天 第7天 第8天 第9天 第10天上午 1.4.2-1.5.1 第2章第一节-2.2.5 3.1.1-3.2.3 3.4.3-3.4.5 3.5.3-3.6.1下午 1.5.2-1.5.7 2.2.6-2.2.7 3.3.1-3.4.2 3.5.1-3.5.2 3.7.1-3.7.2复习天数 第11天 第12天 第13天 第14天 第15天上午 4.1.1-4.1.2 4.3.1 4.3.2 4.3.3 4.4.1-4.4.3下午 4.2.1-4.2.3 4.4.4、复习天数 第16天 第17天 第18天 第19天 第20天上午 5.1.1 5.1.3 第6章 附录、后记 复习下午 5.1.2、复习 第5章第二、三节 以上计划每五天为一个复习周期。按照进度认真看完本书之后,大家就具备了考研英语所需要的语法基本知识,但是学和用是两回事儿。所以大家在读完本书之后应该马上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真题中。建议大家至少能够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分析3年以上的真题中的每一句话。分析的要求是必须要搞清楚句子中每个词的词性、意思以及所做的成分。词在句子中的词性、意思和所做的成分,就是词法的知识。词法是语法的重要构成部分。对考生来说,学习语法的重点不是简单记住这些语法规则,而是能够将这些语法知识运用到读长难句和写长难句的过程中。在分析长难句的过程中使用本书巩固语法知识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方法:对于每一个长难句,不要指望自己一上来就能一口气将整个句子翻译完整,而是要从每个词的词性入手——比如,这个词如果是副词,你不知该怎么翻译,那么请翻看本书中对副词翻译的讲解。识别出一个定语从句,却不知该怎么翻译,那么定位书中定语从句的翻译方式。再如,看到一个非谓语动词不知道怎样处理,那么就参照非谓语动词的部分。利用分析长难句帮助自己复习和巩固词法知识、句法知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语法的方式。需要贴心提醒的一件事情就是,千万不能忽视词。很多情况下,我们句子看不懂是因为词看不懂。很多词我们觉得熟悉,但是放到句子中就不认识,那是因为我们不关注词性。一个词可能有很多的词性,很多的意思,而我们记词时,只记一个意思而不关注词性。实际上,词性不同,意思也不同。举个例子:The plant sounds sound.看到这句话,有人会这样翻译:植物发出声音。可能都是熟悉的词,放到一起就看不懂了。为了弄明白类似的句子,就必须知道单词的词性及对应的意思。plant这个词是名词,在句子中做主语,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应该是“工厂”,而不是“植物”;sounds在句子中做谓语,如果查字典,你会发现sound这个词有几种不同的词性: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词性不同,意思当然不同。既然是在句中做谓语,就应该选择做动词的意思,准确地说,在这句话中,sounds是做系动词,应该要选择不及物动词的意思“听起来”。系动词之后应该是表语,sounds之后的sound就应该是形容词。因此,此处选择sound做形容词时的意思,也就是“完好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工厂听起来很不错”。如果在分析过程中忘了句子的成分,或者词本身的词性,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本书的语法知识加深印象。如果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到这一点,来年考试在大家眼中就不会有长难句,学习好语法就会帮助你在考研中增加分数。需要提醒各位注意,学习语法急不得,这本身就是慢功夫。希望大家抱着平和的心态,努力学好语法。本书最后在语法知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长难句的6个分解步骤,适合所有的长难句分解。只要扎扎实实地掌握了语法知识,你会发现,揭开长难句的神秘面纱并不难。事实上,很多时候你觉得语法难,是因为内心抗拒它,亦或是缺少正确的方法。其实一旦走进语法的世界,你就会发现,语法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晦涩,同时你也会发现,语法在考研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祝大家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只要你肯投入,就能通过本书收获你想要的东西!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考研的路上虽然布满“荆棘”,但生活从不辜负为梦想而努力的人。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我们也不会辜负你的努力和信任。 宋晨 于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