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宗教.政治与道德生活/迈克尔.欧克肖特文集

宗教.政治与道德生活/迈克尔.欧克肖特文集

  • 字数: 16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作者: [英]迈克尔·欧克肖特著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278012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5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政治哲学经典图书。 2.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欧克肖特代表作。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哲学学术作品,是一部时间跨度较大、涉及领域较为广泛的论文集,收集了他在先后长达30余年时间里写就的一些论文。这部作品的论述重点横跨宗教、道德与政治三大领域,内在贯穿着欧克肖特思想的发展脉络,欧克肖特对宗教问题提出了自己相当独到的见解,认为宗教和世俗的区分在本质上是两套不同的价值体系,而不是在时间前后或精神物质方面可加区分的两个世界,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体系构成了对道德的支撑,这本论文集的出版对研究欧克肖特思想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迈克尔?欧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 ,1901-1990),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20世纪最重要的保守主义知识分子。其思想融英国观念论与休谟的怀疑论于一炉,对伯克等人所建立的英国传统保守主义思想从哲学上做了系统阐述。他对于知识论、政治哲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和教育哲学都有着深湛的研究和阐发,在英美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被誉为“20世纪少有的杰出政治哲学家”、“这个世纪最有原创性的学院政治哲学家”、“是密尔或伯克以来盎格鲁-撒克逊传统伟大的政治哲学家”。
目录
前言(蒂莫西?富勒)1 导论(蒂莫西?富勒)1 第一章宗教与尘世41 第二章宗教与道德生活61 第三章论社会性的本质与意义73 第四章基督教中历史要素的 重要性100 第五章国家的权威117 第六章政治的要求145 第七章科学的政治154 第八章顾客绝不会错174 第九章政治哲学的概念185 第十章政治哲学212 参考书目选编238 编者致谢242 索引244 译后记260
摘要
    亚里士多德有一个睿智的格言,即一流的立法者关注友谊甚于关注公正,因为一个社会除非建立在友谊的基础上并由友谊来加以推动,否则公正就不可能存在。除非我们把法律和政府看成推进这种性质的社会目标的一种特殊和有限性的努力,否则我们就会无法看到法律和政府的真正面目。 然而,让我们还是回到我们的正题上来吧。留意政治哲学史的读者不会有什么诧异,人们在对爱和友谊这些社会性要义的本质做最深入的洞察时所挑选出来的最为普遍的礼物,便是宗教。宗教是一个有难度的大题目,我既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按照我所希望的和它所需要的那样去充分地讨论它。也许,与其草率探讨宗教还不如接近不触及。但由于宗教是我所提出的观点的核心,所以我不得不提供一些理解它意义的线索。简要地说,我的立场是,上帝是可以用来解释生活真相的专享社会性原则。社会由于宗教而成为可能。当我说没有宗教的社会未曾存在过,也不可能存在时,我不是在做一个人类学的论断(如18世纪自然神论者用不成熟的历史方法徒劳而努力地去加以证明的那样)。我是把它作为我对社会定义的组成部分,这个定义是用来考察社会的可能性以及社会生活的规律。让我们回忆一下普卢塔克,他说,没有对上帝信仰的国家比没有地理场所的国家更难存在。柏拉图重申了这一点,苏格拉底为了使他的同胞对信仰有更好的认识而遭难,亚里士多德从宗教中看到了国家生活的专享基础,《政治学》,第7章,第87页。卢梭由于他那个时代对宗教本质的偏见,而不得不通过假设“宗教公民”《社会契约论》,第4章,第8页。的必要性来表达他的宗教是需60要的看法,在我们现今的时代,伯纳德?鲍桑葵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国家哲学理论》,第309页。《社会理想与国际理想》,第16页。《个人主义理想与价值》,第10讲,附录12。而最为全面地论述过这个主题的作家中有两位因为自己对社会理论的贡献而得到了承认,尽管是有限的承认。我接下来的论述的主要方面是从他们那儿来的。这第一位是圣保罗,而第二位则是斯宾诺莎,斯宾诺莎在很多方面是追随圣保罗的。人类思想的所有一致性都取决于对我们所知道的优选目标的忠诚。只有存在着这样的忠诚,一致才可能存在。人们只有按照理性指引去生活,才能形成一致,社会才会成其为社会。善是理性的产儿,所以济慈济慈,英国19世纪有名诗人。——译者在给他的一位朋友的信中说“善的程度越高,爱和友谊的程度也越高”《书信集》(科尔文版),第188页。,上帝是理性的生命。把诗歌中“上帝是爱”这个伟大发现转变成为散文中的“上帝是社会性的专享法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糟糕的倒退,但我认为,这种说法上的改变使我们知晓了这个发现的真正意义和真实程度的奥秘。正如对柏拉图而言,一帮海盗的一致性的程度或深度很显然和他们的公正性是成正比的,因而对我们而言,我们的社会性的深度同我们对我们称之为宗教的优选的善的忠诚也显然是成正比的。爱和友谊是社会性的要义,而他们的生命是隐含在宗教中的。要进一步研究这一主题,却不对社会理论和国家理论进行完整论述,那是不合情理的,也是不可能的。我可以参考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第4章、第5章和《神学政治论》,第4章、第16章,也可以参考达夫的《斯宾诺莎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第10章、第11章。也许我尚未清楚说明的是,我之所以把爱和友谊看成社会性的本质接近是因为这些人是按照“善”的原则生活的,最后,我总会返回到善上,把它作为社会性的专享原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