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流传与辑佚新考

流传与辑佚新考

  • 字数: 44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张升
  • 出版日期: 2019-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433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编和下编。上编为研究部分,共八章,主要通过一些具体个案深入分析《永乐大典》流传与辑佚的重要问题,具体包括:“抄本《永乐大典目录》的文献价值”、“《永乐大典》缺卷数新考”、“德国汉堡大学所藏两册《永乐大典》的流传”、“陆锡熊与《四库全书》编修”、“《永乐大典》乾隆御题诗考”、“《永乐大典》与清代山东的两部地方志”、“《古泉汇考》抄本、流传及与《永乐大典》关系考”、“论《永乐大典》之复原”等。下编为考证部分,即“《永乐大典》分册流传考”。本编详细著录、考证现存《大典》残本的各册流传线索,包括现存《大典》零叶的著录和流传线索,以及待考之《大典》残本的有关线索。本书的主要创新点有:1、重新核对现存《大典》的相关信息,统计得出共有436册《大典》残本存世。这是目前为止关于《大典》现存残本册数很为准确、数量很多的统计。2、提供了很为详尽、准确的现存《大典》残本的流传线索信息。3、对某些关于《大典》流传的错误认识作了纠正。4、提出了复原《大典》的倡议及基本方法、思路,详细论证了复原《大典》的意义、资料来源与开展步骤。5、对《大典》目录、凡例、体例、乾隆御题诗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考证,尤其对凡例进行了逐条解读,揭示了《大典》编纂的主要思路与方法。本书对《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书籍史、藏书史、图书流通等方面的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升,男,1967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明清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四库全书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等。
目录
上编
前言
章  《永乐大典》的书套、凡例与目录
    节  《永乐大典》的书套
    第二节  《永乐大典》凡例详解
    第三节  抄本《永乐大典目录》的文献价值
第二章  《永乐大典》在清代的流传
    节  《永乐大典》缺卷数新考
    第二节  《永乐大典》失窃案之谜
第三章  《永乐大典》在近代的流传:国内篇
    节  关于康有为所藏的一册《永乐大典》
    第二节  梁启超、叶恭绰与《永乐大典》的收藏
    第三节  关于嘉业堂收藏的两册《永乐大典》
第四章  《永乐大典》在近代的流传:国外篇
    节  董康与《永乐大典》的流传
    第二节  田中庆太郎与《永乐大典》的流传
    第三节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永乐大典》的来源
    第四节  德国汉堡大学所藏两册《永乐大典》的流传
第五章  《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
    节  陆锡熊与《四库全书》编修
    第二节  《永乐大典》乾隆御题诗考
第六章  大典本研究
    节  《永乐大典》与清代山东的两部地方志
    第二节  法式善藏大典本宋元人集考
    第三节  大典本《维扬志》考
    第四节  《古泉汇考》抄本、流传及与《永乐大典》关系考
第七章  《永乐大典》之复原
    节  为什么要复原
    第二节  如何复原
    第三节  余论
下编
一  现存《永乐大典》残本
二  现存《永乐大典》零叶
三  待访《永乐大典》卷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