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朱德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 吕章申等4人
出版日期: 2019-03-01
商品条码: 9787544456524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178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朱德,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本书讲述朱德从幼年到投身革命,到在战争舞台上叱咤风云,到在建设年代全心奉献的生动故事,展现朱德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目录
佃农的儿子求索投笔从戎辛亥革命建奇功护国名将入党设宴制敌“要革命的,跟我走”智取宜章会师井冈山老“医官”打败江西“两只羊”扁担的故事军长理发让马打了胜仗来结婚欢度端午节活捉张辉瓒红军无线电台的诞生黄陂大捷智斗妒霍播种草地晚餐诚挚的友谊伫马太行募钱养母南泥湾的篝火攻坚战的楷模我们要有海陆空第一任中央纪委书记授勋种树不要接官要接班粗菜淡饭最相宜战友情谊唯有兰花香正好别忘了人民革命到底
摘要
四川盆地的北部,横亘着绵延不断的大巴山脉。在这里,有一座小县城隐没在重山叠峦之中。它,就是后来有名的仪陇。1886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初六),朱德就诞生在仪陇县马鞍场李家垮的一个贫苦的佃农家中。
朱家祖籍广东韶关。明末清初移民到四川。自先祖朱文先开始,到朱德这一辈,已是第六代了。朱家几代人,长年脸朝黄土背朝天,苦煎苦熬,靠租种地主丁邱川家的土地艰难度日。
朱德出生时,一家三代11口人,挤在丁邱川家废弃的一幢破仓房中。祖父朱邦俊,是一个淳朴、勤劳的农民,他把一生都交给了黄土地,直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临死前不久,还在田里劳动。朱邦俊有4个儿子,朱德的父亲朱世林排行老二,终生务农。他性格耿直厚道。朱德的母亲钟氏,是穷苦艺人的女儿,她性情温柔,为人贤惠,明达事理。母亲忍耐、宽厚、善良的人格,对朱德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朱德两岁时,过继给伯父朱世连。在朱德的记忆中,伯父治家严谨,勤于劳作,知悭识俭,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男人。
朱德全家人起早贪黑,不停地劳作,日子仍然过得很艰难。他们穿的是自家纺织的粗布衣,吃的是杂粮掺野菜、红薯熬的菜饭。贫苦的家境,迫使朱德很小就开始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六七岁时,朱德就帮助家里放牛、割草、拾柴,八九岁时已经能干一些田里的农活了。
朱德不明白,为什么全家人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稻谷,却一担一担地送到地主的粮仓里;地主上山避暑或进城看戏,也要朱家出人去抬滑竿。为什么穷人家成年累月劳动,到头来却缺吃少穿;地主不劳动,却有吃不完的粮食,穿不完的衣服。而且,穷人还要受地主的欺负。在朱德幼小的心里开始仇恨人世间的不平。
由于世代贫困,朱德家里祖祖辈辈没有一个识字的人,因此经常受着衙门差役和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于是,全家人商量着,让朱德兄弟去念书,将来好支撑门户,不受欺负。在朱德6岁那年,家里把朱德和两个哥哥送到丁姓家族的私塾读书。在丁家私塾里读书的,绝大多数是地主或有钱人家的子弟。在这里,朱家兄弟备受欺侮。他们被分配坐在最后一排光线最暗的座位上。学费一分钱不少交,却只能上半天课。朱家为了让孩子读书识字,也只好接受了这些苛刻的条件。
私塾的先生是个姓丁的秀才。他对富家子弟不敢惹,对朱家兄弟却动不动就拿戒尺打手板。那些有钱人家的少爷,根本看不起穿草鞋的农家子弟,时常寻机挑衅,还给他们起外号,骂他们“三头水牛”,还借用同音字“猪”来羞辱朱家兄弟。为了读书,他们只得忍气吞声。有一次,朱德上学前帮家里拾柴,没来得及吃饭,妈妈让他带了一个烤红薯。丁家少爷看到朱德的口袋鼓鼓囊囊,非说朱德偷了他家树上的梨,朱德捂着口袋据理力争。丁家少爷猛地扑了过来,另外一些少爷也跟着一哄而上,直到把烤红薯揉烂在朱德的口袋里。朱德忍无可忍,就和他们扭打起来。那些少爷哪里是朱德的对手,不一会儿,就被打得哭爹喊娘,搅得满教室桌倒椅歪。这时,丁秀才正好走进教室,他不分青红皂白,先打了朱德10戒尺,接着又罚他面壁站了1天。那些少爷却在一旁幸灾乐祸。朱德气得咬牙切齿,双拳握得紧紧的,心想,一定要为穷苦人争口气。从此,他更加发奋读书,一分钟时间都不肯浪费。回家后,一边帮妈妈干活儿,一边背书。晚上,母亲在小油灯下纺线,朱德就坐在她身边念书,一直念到困倒在妈妈身上。正是靠着这种勤奋精神,在丁家私塾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朱德读完了四书,还读了《诗经》、《书经》等。
佃农的家庭多灾多难。正常年景年年都要交粮纳租,终年不得温饱。遇到灾年,日子就更难过了。有一年冬天,只下了一场小雪,田里的墒情不好。到了第二年春天,仍然没有摆脱旱情,许多土地都裂开了口子。朱家老小不分白天黑夜,拼命地往田里车水。朱德放学后也到田里帮忙,一直干到深夜。
这年的年景不好,但地主的地租不减少,反而还要加租,朱家无力交纳。除夕那天,地主的管家突然来到朱家,逼着他们退佃搬家。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如晴天霹雳,震碎了全家人的心。冰天雪地,一家老小十几口人,到哪儿去安身呀?大家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父亲朱世连带领一家投靠陈家垮的亲戚;朱德跟着伯父母、三叔、四叔搬回大垮老屋去住。分别时,朱德眼含热泪,依依惜别了慈祥的母亲和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离别了他生活了9年的小山村……
悲惨的遭遇,严酷的现实,在幼年朱德的心灵上深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P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