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邓小平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8-01
商品条码: 9787544456531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5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本书讲述了邓小平早年求学、参加革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等重要经历和事迹,内容生动翔实,反映了伟人无私忘我的精神和真挚的爱国之情。
目录
巴蜀之子
少年时代
漂洋过海寻求真理
在十月革命的故乡
南疆上空的惊雷
巧用南瓜瓤
同甘共苦
200块铜板
“护身符”·炒菜铲子·棉衣
不要抓逃兵
压不垮的硬汉子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娃娃头儿
军民鱼水情
立马太行
七个日日夜夜
亲密无间
战友情兄弟谊
不握手会议
“孙膑减灶赚庞涓”
千里跃进大别山
邓政委发苹果
渡江战役显智谋
那片神奇的土地
重视民族工作
知识分子的贴心人
在财政部的日子里
“猫论”
吃不吃食堂都是社会主义
舌战赫鲁晓夫
蒙难江西
温暖的家
小平复出
面对面的较量
横下一条心
战友情深
农业会议斗江青
愿当大家的后勤部长
较量
为千万人摘掉“帽子”
心系百姓
寻找“长生不老药”
“邓小平时间”
踏遍青山人未老
与意大利女记者的智力角逐
对“铁娘子”直指其非
“对!办一个特区”
永久的纪念
国庆大典上动人的一幕
惊世之举
洒向人间都是爱
“上海变喽!”
永远年轻
搏击风浪
“高级桥牌迷”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摘要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诞生在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省广安州望溪乡姚坪县(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一个当地人称之为“邓家老院子”的普通农民家庭里。
这个被人们称作“邓家老院子”的大院落是川东北农村中常见的木结构的普通三合院,灰瓦土墙泥地,掩映在古树、竹林之中。据说,这三合院分别是邓小平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三代人建造起来的。
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字文明。母亲淡氏,贤惠、能干,比丈夫大两岁。邓绍昌曾就读于成都法政学校,当过教员,思想开通豁达,一点儿也不因循守旧。辛亥革命前后,四川地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非常活跃。当时邓绍昌刚刚20多岁,正是血气方刚之时,本来就对旧社会不满的他,很自然地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参加过辛亥革命时期的四川革命党人起义。
1904年是龙年。邓绍昌的长子邓小平就在这一年出生了。那一天,“邓家老院子”内到处洋溢着一团团喜气,喜得长子的邓绍昌提着一个漂亮的竹篮,冒着暑热,挨家挨户送红鸡蛋,脸上挂着按捺不住的微笑。
按照家谱,这个后来名叫邓小平的新生婴儿应排为“先”字辈。由于邓家人丁不旺,子孙稀疏,已是三代单传了,因此邓绍昌把重振家业的厚望寄托在这个长子身上。邓绍昌为他取名为“邓先圣”。邓先圣有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姐姐,名叫邓先烈,后来又有了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两个弟弟叫邓先修(后改名为邓垦)、邓先治(后改名为邓蜀平),妹妹叫邓先珍。
牌坊村的“翰林院”内是一家私塾。由于私塾先生教书认真负责,不误人子弟,村里有点儿钱的人家图路近方便,都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
邓先圣5岁那年的一天,邓绍昌带着他来到了私塾。这时,私塾先生正一边抽着烟,一边带领孩子们念《三字经》。当他看见邓绍昌父子走进来时,立刻挺身站了起来,表示欢迎。
邓绍昌客气地对先生说:“老夫子,我把这娃子送到您这儿来读书,请您好生管教。”先生仔细端详着邓先圣,只见他圆圆的脸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显得十分聪明乖巧。圆圆的鼻头下面,一张棱角分明的嘴,显得倔强而刚毅。个子虽然不高,但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英气,正文质彬彬地站在父亲身边。这时,邓先圣人虽然还在学堂门外,但他的耳朵却已经在“捕捉”学堂里同学们的读书声了。十分入迷。先生一看邓先圣这么爱读书,非常高兴,他已经喜欢上这个个孩子了。
先生笑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邓绍昌抢着回答:“叫邓先圣。”“邓先圣,邓先圣……”先生眯着眼睛,一边来回踱步,一边用握拳的左手有节奏地敲打着右手掌。忽然,他停住脚步,睁开双眼,对邓绍昌说:“不好!这个名字起得不好!”父子俩一愣,邓绍昌连忙问道:“有啥子不好吗?”先生摇摇头说道:“你想啊,孔老夫子才称得上是‘圣人’,他一个奶毛没褪的小娃子凭什么叫‘先圣’?这对孔圣人实在是太不恭敬了,必须另起个学名!”
邓绍昌觉得先生说得在理儿,便征求先生的意见:“那您看,取个什么学名好呢?”先生毕竟是饱学之士,略加思索后说道:“我看就叫‘邓希贤’吧。希望他将来能成为贤人,你看怎么样?”邓绍昌和邓先圣异口同声地说:“好,太好了!”就这样,邓希贤这个名字一直用了20年。
全中国私塾的教科书都差不多,不外乎是《三字经》、《千字文》一类书。这类读物按常规塾师是不讲解的,都是塾师逐字逐句地念,学生跟着死记硬背,真正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据当地老人回忆,聪明伶俐的邓希贤在读书三遍之后,即可背诵如流,因此私塾先生十分喜欢他。
在私塾念书的学生的主要作业是写毛笔字。那时私塾先生在一张八开纸上写上核桃大小的字作为字帖发给学生,学生在它上面蒙上宣纸照着描。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学生就可以不要字帖,临摹老师或字帖的字。老师批改作业时,对那些错别字或间架结构很差的字在其旁边画个“×”,对写得好的字画一个“圈”。学生们把圈形象地称为“鸡蛋”。学生们每天都要比一比谁得的“鸡蛋”多,越多就越高兴。
邓希贤喜欢写毛笔字,又肯钻研,放学回家还要反复练习。因此,他的字越写越好,“鸡蛋”也越得越多。每天放学回家,他都拿出他的写字本,让母亲看他那满本的“鸡蛋”。每当母亲拿着他的习字本,“品尝”他得的“鸡蛋”时,总是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高兴得合不拢嘴。然后,母亲就到厨房去给他煮一个鸡蛋吃作为奖励。这奖品很实惠,因为在那个年代,鸡蛋已经是相当好的营养品了。邓小平的书法好,这在以后的革命工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P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