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平安如意/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图说

平安如意/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图说

  • 字数: 22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作者: 郑军著
  • 出版日期: 2019-03-01
  • 商品条码: 978754742990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的吉祥图案源远流长,绵延久矣。本书从吉祥纹样的起源出发,通过吉祥纹样的分类、构成形式及审美表现,向读者呈现出各类吉祥纹样所表现出的特有艺术性,及其中所蕴含的福、禄、寿、喜、财 “五福”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祈福纳吉思想的无限追求和向往。
目录
漫说吉祥纹样
吉祥纹样的起源及发展
吉祥纹样的分类
吉祥纹样的寓意与巧意
吉祥纹样的和谐之美
吉祥纹样的美好希冀
吉祥纹样的色彩象征
吉祥纹样的组织形式
吉祥纹样的构图格律
吉祥纹样的审美反映
吉祥纹样的表现分类
作品赏析
主要参考书目
摘要
    中国的吉祥图案(也称纹样),渊源久远,流传甚广。在历代岩画、石刻、陶塑、石雕、画像石、画像砖、剪纸、刺绣等艺术中,都有其形象刻画,历经数千年之艺术加工,它们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领域中自成一派。这些纹样有的神奇怪异,有的形象完美,形形色色,令人目不暇接。
     吉祥图案即寓有吉祥之意的各种图案。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常见的植物、动物等,用图案的形式装饰在器物上。有时一句人们爱听的话,用谐音表达,或用图画再现出来,就是一幅富有吉祥寓意的作品。在图案中人们看到的是形象,但心里感受到的却是形象以外的语言。也就是说,除了形象美、形式美之外,吉祥图案还有一种寓意美、比喻美和语言美。
     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封建社会的意识有关,但从纹样及其发展看,又应归功于劳动人民的创造,如统治者祈望“官上加官”(公鸡和鸡冠花)、“封侯挂印”(蜂、猴、官印),人们则期望“时来运转”的“三阳开泰”(三只羊和太阳)、“大富大贵”(牡丹花)、“望子成龙”(胖娃娃抱鲤鱼)等。因此,我们应该肯定其纹样的价值,抛弃封建意识,将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发扬光大。
     《周易?系辞》有“吉事有祥”的句子,说明吉祥的本意是美好的预兆。
     《战国策?秦策三》记蔡泽复日:“天下继其统,守其业……岂非道之符,而圣人所谓吉祥善事与?”
     《庄子》亦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说。
     《说文》谓“吉,善也”,“祥,福也,人亦羊声,一云善”。
     因此,人们寄希望于吉祥画、吉祥语的这种观念起源较早,它与先民观物取象的观察方式,以及在卜筮活动中察看纹相的认识有直接关系。卜筮活动主要是卜问凶吉的活动,卜用甲骨上常记有吉、大吉之类的卜辞或灵验记录。
     吉为善,与“好”相联,称“吉良”,象征吉祥的东西谓“吉祥物”,古时称男子为“吉士”,好日子为“吉日”“吉月”等。
     另外,祭祀用青铜器被称为“吉金”,称善者、贤人为“吉人”。
     原始吉祥纹样的孕育
     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及生存条件极为有限,除受到饥饿的困扰外,还时常遭到猛兽的袭击、疾病的折磨,以及天灾人祸等因素的威胁。因此,求生存是原始人的最基本希冀,他们希望得到物质生活的殷实和丰富,祈求安居乐业,多福多寿。
     正因为有难以抗拒的天灾、人祸和疾病,人们的“避凶求安”意识才更加强烈,逢凶化吉的心理也始终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企盼着可以平衡人生、解脱忧患。
     人们的吉祥崇拜是永恒的,自古至今,它以耳濡目染的方式代代相传。吉祥观念,是人类在生存与繁衍中,希望得到美好幸福、和平安宁和富贵昌盛的代名词。距今约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便发现了使人兴奋的红色。红色象征吉祥喜庆,并作为吉祥色彩的崇拜色,一直沿用至今。
     在新石器时期中期的屈家岭文化中出现的“太极图”,表现了古人对于宇宙万物在动态中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认识。此图为正圆形,内有黑、白两条鱼,头尾相接,呈追逐抱合形态。这阴阳二鱼,表现了男女相交的生殖观念,一阴一阳,相交相配、刚柔相济,相对而存在,这是万事万物的规律,它体现了各自存在和繁衍的形态。
     与人们有直接关系的太阳,不仅能使农作物果实饱满,也能使农作物颗粒无收。对于这种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的、令人迷惑不解的、对人类生存最有影响力的发光天体,人们充满了好奇心理,并逐渐将它神化、人格化,同时赋予其神圣与超自然的力量而加以顶礼膜拜,正如汉文典籍中记载的太古之时“十日并出”和“后羿射九日”的神话。据考古资料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彩陶纹就有了模拟太阳光线的彩绘。
     大凡自然界的所有物种,都会引起人们的崇拜。据彝族史诗《查姆》记载,古时洪水泛滥,有兄妹二人,挖空葫芦制作成船而幸免于难,后兄妹成婚繁衍,其后人便崇拜葫芦。在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就有了鸡形图案。商代有了新石器后期的部落首领群像,名“五帝真君神”,有太昊、少昊、炎帝、颛顼、黄帝,至今仍流行着以轩辕黄帝为首的“天地十方主宰真君”的纸马。至于半坡型、庙底沟型彩陶中出现的蛙纹、鸟纹、鱼纹等,是否也是先人崇拜的对象,还需进一步考证。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