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光荣与道路:中国大时代的精英记忆
字数: 32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出版日期: 2019-03-01
商品条码: 9787514376111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352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5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年度巨制,记录时代精英的成长与中国社会的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今中国各个领域翘楚、行业人物、国家高层智囊的集体传记,通过他们的口述,重现了他们的成长与创业历程,并以此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人精神气质的重塑,以及时代变局下,中国社会不同寻常的发展轨迹和成长逻辑
作者简介
《三联生活周刊》由中国出版集团下属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是一份具有良好的声誉,在主流人群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新闻和文化类杂志,曾荣获中国百强报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很美期刊等荣誉。
目录
序言一 创造者:光荣与道路
序言二 我们创造的历史,我们的中国梦
章 企业:破冰
宗庆后:娃哈哈是从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
曹德旺:我在美国做玻璃
刘永好:民营企业有“希望”
张瑞敏:“不划算”的自创品牌
陈东升:中国拍卖25年
梁建章:中国人出游的互联网故事
第二章 创新:中国式
俞敏洪:中国的开放和留学潮
王坚:创新最难的是常识
王小川:从“计算机神童”到“AI领路人”
:移动互联在重构人们的生活
第三章 社会科学:兴起
资中筠:中美“破冰”与改革开放
林毅夫:带着“真经”走向世界
张维迎:价格,市场的力量
温铁军:“三农问题”在中国
朱苏力:送法下乡40年
王铭铭: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古城思考中国人类学未来
李银河:40年,中国人经历了两性观念的剧烈变化
第四章 思想:无疆
汪晖:在90年代反思现代性
陈来:“文化热”中,文化保守主义的价值
刘小枫:面向当下的古典政治哲学求索
第五章 科技:起飞
张智:我见证了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
王贻芳:国内中微子研究从无到领跑门
潘建伟:和量子“纠缠”的人生
王晓东:做中国人自己的抗癌药
第六章 艺术:曲折向前
谭盾_:从乡音到世界音乐的舞台
徐冰:我为什么会做出“英文方块字”
张晓刚:记忆只是一个过程
张永和:重建平常建筑
刘香成:我见证了80年代初中国人肢体语言的变化
第七章 文化:那一束光
张艺谋:时代影响我们,我们不是天才
孟京辉:“先锋”,多好听的一个词
张亚东:流行音乐是一种情绪
第八章 体育:不止于体育
李宁:巅峰与低谷,不忘初心
熊倪:中国跳水队也是“梦之队”
苏炳添:我必须追上去
邹市明:拳拳相扣
第九章 文学:重返本源
陈平原:黄金80年代中诞生的“20世纪中国文学”
韩少功:放下写作的那些年
迟子建:当你与世界的痛苦感同身受
陆建德:中同学者的“优先权”
摘要
宗庆后
娃哈哈是从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
口述 宗庆后 采访、整理 张从志
人近中年,白手起家,短短几年将一个校办企业经销部打造成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巨无霸,花甲之时又跻身中国首富,宗庆后和娃哈哈创造的奇迹正是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一个缩影。
我17岁初中毕业那年刚好赶上“上山下乡”运动,就下了农场,开始在舟山干了一年,拉土堆石,围垦海涂,但海填起来后发现那地方种不了棉花。我们又被调到绍兴的茶场,在那里待了14年。前后在乡下15年,劳动虽然很艰苦,但锻炼好了我的身体,培养了克服困难的意志,这给我后面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1978年,我回到杭州,以顶替母亲岗位的身份进入上城区邮电路小学校办工厂做工人。当时全国老百姓都是无产者,吃平均主义大锅饭,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多,但生产的粮食还是不够吃,什么都要票,过的都是穷日子。我回来时是12月份,不久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农村是先改革的,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了几年,城市也开始改革。就是趁着这个机会,1987年,我承包了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终于能够放开手脚自己干了,当时有一大批人都是用承包这种方式开始创业的。
经销部很初只有我和两个退休教师,开办费4万元,其余14万元都是贷款,要靠我们自己赚钱还。领导给我们定的当年利润指标是4万元。那时整个校办企业的利润也就几千块钱,但我说我保证上交10万元。之前我在校办工厂做供销员,糊过纸箱,卖过电表、电扇,在底层摸爬滚打近lo年,我了解市场,所以有信心。我们先从做小生意开始,给各个学校供应文具、纸张等日用品,后来给人代销、代加工花粉口服液。一年后,我们拿出成绩单,上缴利润2212万元。
1989年,我们开发了自己的个产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我那时跟小学接触较多,看见很多小学生面黄肌瘦,照理来说大家吃不饱的问题这个时候已经解决了,不应该是这种状态。后来一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生都有营养不良的问题。因为当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一家只有一个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很宠爱,使很多孩子养成偏食、不爱吃饭的习惯。我就请了当时浙江医科大学的朱寿民教授帮我们开发儿童营养液,主要功能是开胃,改善儿童的营养结构。我们还请了全国很多有名的营养专家帮助我们调整配方供应商,也得到了夫人于若木同志的大力支持。后来投放市场,孩子们喝了以后效果很好好。就是这一年,我们正式更名为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
当时市场经济刚刚起步,还是紧缺型市场,而且我们敢为人先做了广告,知名度一下子就提高了,产品很快就供不应求。我们想扩大生产,新建厂房,但娃哈哈当时还是一家很小的企业,去审批土地很困难。刚好这时一街之隔的杭州罐头厂(以下称“杭罐”)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杭州市听说我们想扩大生产,就拍板让我们兼并罐头厂。实际上,当时我们只有十几个正式员工,带了100多个农民工,而杭州罐头厂有2200多名正式工,还有500多名退休工人。娃哈哈创办才4年,而杭罐的历史悠久辉煌,计划经济时代曾是全国十大罐头厂之一,也是外贸部定点出口加工企业,旱涝保收,福利诱人,是无数杭州人向往的大国企。
为了稳妥起见,杭州市很初提出了代管或者联营等几种方案,也曾提议两家企业搞合并,娃哈哈不需要花一分钱,仅仅接收500个工人就可以。这样,娃哈哈就可以用很快的速度把杭罐的厂区、厂房吃下来,快速开工。我没接受这些方案,要兼并就有效兼并,否则旧账不清,企业很难放开手脚发展。很后市里给的方案是由我们出资整体收购杭罐,同时负责接收原来企业的500名合同制工人,其他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通过提前退休、下岗等途径分流,退休人员由杭州市负责安置。我告诉市领导,人员分流不用政府考虑,我们愿意接收全部员工。
结果工作组进去后,遭到了杭罐员工的极力反对,觉得一个小学校办的企业来兼并他们国营大厂,让他们很没面子。社会舆论当时也很不利,指责我们在搞资本主义复辟,瓦解公有经济。当时领导压力也很大,找我谈话,我说既然管了,我就要把它管好。
P4-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