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评价研究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评价研究

  • 字数: 33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秦玉友 等
  • 出版日期: 2019-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430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评价研究”的研究成果。本书围绕“为什么要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学校布局调整到什么程度”“如何进行布局调整”三个基本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不同地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历程和特点分析;第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效果调查和评估;第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评价标准探究;第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评价与改进研究。
作者简介
秦玉友, 男,吉林抚松人,1974年4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农村教育、课程改革。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相关研究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思路
五 研究意义
六 研究方法与调研说明
编 价值追求与社会代价:质性分析
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价值诉求
一 规模经济效益:节约资源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二 办学条件改善:提升设施设备质量
三 师资整合优势:建设和优化农村学校师资队伍
四 课程资源丰富:开齐开足开好相关课程
五 教学活动优质:丰富教学方式与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社会代价
一 政府作为投资者:学校撤并未有效节约成本
二 学校作为实施者:管理成本与安全责任增大
三 教师作为从动者:工作与生活面临新挑战
四 学生作为适应者:上学与社会性发展面临障碍
五 家庭作为相关方:经济状况和家庭稳定面临挑战
六 社区作为剥离方:文化抽离与记忆断裂
第二编 学校规模与家校距离:量化分析
第三章 校长视角下的理想学校规模研究
一 引言
二 相关文献综述
三 数据说明
四 当前中小学学校规模的基本情况
五 校长视角下的理想学校规模描述
六 什么因素影响了理想的学校规模?
七 多大规模是合理的?——一个数学推断
八 简要结论与讨论
九 结语
第四章 家校距离对农村学生上学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分析框架及数据说明
四 分析结果
五 家校距离的限值
六 结论与讨论
七 政策建议
第三编 过程梳理与政策分析:个案研究
第五章 人口流入主导型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研究:浙江温岭
一 温岭市概况
二 21世纪以来温岭学校布局调整的动因及过程回顾
三 校际均衡追求下的公办学校质量布局
四 教育扩容背景下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格局
五 温岭市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六 温岭市学校布局调整程序的评价
第六章 人口稳定型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吉林东丰
一 东丰县基本情况
二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及动因
三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历史梳理
四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过程
五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六 东丰县学校布局调整程序的评价
第七章 人口流出主导型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研究:甘肃庄浪
一 庄浪县概况
二 庄浪县学校布局调整的历史及动因分析
三 庄浪县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
四 庄浪县学校布局调整成效与问题分析
五 庄浪县学校布局调整程序的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