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工作从放松开始 ――玩游戏没有什么了不起 心情随笔 Entertainment and art are not isolated ――Martin Kippenberger 娱乐和艺术不是相互独立的。 ――马丁?基彭伯格 Youth lives on hope, old age on remembrance. ――George Herbert 年轻人生活在希望中,老年人生活在回忆里。 ――乔治?赫伯特 Youth is happy because it has the capacity to see beauty. Anyone who keeps the ability to see beauty never grows old. ――Frnnz Kafka 年轻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拥有发现的能力。任何人,只要保持发现美的能力,就永不会变老。 ――卡夫卡 这几天我玩了三个游戏,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他们分别是―― 1.王者荣耀 2.皇室战争 3.阴阳师 没错,这几乎就是热门排行榜上热门的三个游戏了(不知道在各位读者捧起书的时候,它们是否还在流行)。作为一个“土人”,我是刚刚才开始玩儿这三个游戏的,感谢旺旺老师的推荐,让我不至于落后于时代。 这些游戏的细节处理得真好啊,不只是清晰或流畅(那是硬件的事儿),更多是游戏设计和反馈机制,这些游戏的的确确已经达到了我对“游戏机制”可以想象到的边界。可当我埋头于游戏不能自拔时,人们往往会摇摇头,说这么大的人了,居然还不干正事儿,跟个小孩子一样。更熟悉的一些朋友。则担心我会沉溺其中,提醒我说作为一个读书人,是不是不该有这种“低级趣味”。 可我并不认为“王者荣耀”是低级趣味。 娱乐是很难(本就不应该)区分高下的:热衷于古典音乐的人未必就更高级――那只是另一种取悦自己的方式而已。基于社会规范与文化生成的“娱乐方式鄙视链”会随着时间不断调整,而意识到“这种链条会随着文化变化而波动”无疑将瓦解其存在的正当性。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的歌剧中充满了令人脸红的小段子/小暗示;LSD()刚刚出现的时候,是有钱人才能尝试的上层娱乐方式呢。而现在的文化环境则认为歌剧是高雅而富有姿态的上层活动,却不再会有人认为吸食LSD是件很酷的事情了。 所以啊,只要能有趣,能够使得自己身心愉悦(而且对身体没有伤害),能片刻跳出原有的生活情景,那就是一种不错的娱乐方式了。 更重要的是,对于当下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即便不喜欢,也非得尝尝看不可。 作为中年人,特别是一个已经进入并尝试融入社会规范那么多年的中年人,一定要反复多遍地告诫自己,不要对于近期新奇的、年轻人最喜欢玩的东西有抗拒心理。事实上,尽管“年迈的”中老年人掌握了文化与规范的话语权,但年轻人的行为模式才是未来,是否接纳他们对这个社会运作模式的理解(并不简单是所谓的“人情世故”,更多的是社会变化趋势的思考),才是一个人是否能够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的关键所在。 新商业模式的种子有着奇妙的生命力,他们不是突然爆发也不是随机产生的。这些种子,在诸多“包着金边儿的”分析行业大势的图书之中没有,在中年秃顶的电视学者的唾沫星子之中没有,在高端大气覆盖一面墙那么大的PPT投影仪之中没有。这些种子根植于年轻人的思维土壤,展现于年轻人的行为模式,富有野草般的狂野生命力,而“中老年人”却全然不知――正如他们正在被悄无声息地抛弃一样。 那中年人该怎么办?分析年轻人、假装年轻人、融入年轻人,将这样的心态带入对自己所做的商业选择的评判之中,同时期待年轻人手下留情。如果你还年轻,别太得意,想想正在茁壮成长的弟弟妹妹们,有没有脊背发凉?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