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罗丹艺术论

罗丹艺术论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作者: [法]奥古斯都·罗丹著傅雷译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53277985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罗丹思想,傅雷传译 行云流水,殊无沉闷之气 图文精排,让艺术自己说话 艺术是孤独的产物,因为孤独比快乐更能丰富人的情感。——罗丹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傅雷 致敬“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灵魂
内容简介
这本《罗丹艺术论》成书于罗丹晚年,是保罗o葛赛尔所记罗丹关于雕塑艺术和历代大师的评述议论,集中反映罗丹艺术观和美学思想,既是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总结,又是个人经验的精练概括,其中贯穿着罗丹对前人的崇敬、对名作的卓见和创作的喜悦、深思的刻痕、点滴的自省。既对前人学术有所发展,又启悟来者,开示法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傅雷(1908-1966) 有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生翻译作品三十余部,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
目录
"【目录】:罗丹美学 嘱词 序 第一章 艺术之写实 第二章 在艺人的眼中,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 第三章 论模塑 第四章 艺术中之动作 第五章 素描与色彩 第六章 女性美 第七章 古代精神与现代精神 第八章 艺术之思想 第九章 艺术中之神秘 第十章 菲狄阿斯与米开朗琪罗 第十一章 艺术家之效用 "
摘要
    第一章 艺术之写实
     在大学长街的梢头,尚特马尔斯左近,荒凉静寂,有内地风的街道的一隅,有所“白石存栈”。一个广阔的天井中,蔓草丛生中洒满了灰白的石屑。这是国家专备委托艺术家造像时所用的白石存放之处。
     院子的一边,十几间工作室,分住着雕刻家。这寂静的艺者之村,宛似一所修院。
     罗丹占据了两间小屋,一间内放着他的大作《地狱之门》的泥塑,另外一间就是他工作的地方。
     我常是在薄暮时分去访他,那时他正结束着一天高贵的劳作。我拿了一张椅子,坐待着黑夜来催他休息,一面又凝神鉴赏他的动作,他趁着黄昏的微光,兴奋的舞动着刀笔。
     我这次又见他捏着泥团,迅急的做几种雏形,这是他寻思时的消遣。一块塑上大模型的泥团,要费他几番踌躇,因为这是要抓住稍纵即逝的美丽的姿态,如果研究过深,动作稍慢,那就很易放过这昙花般的“真”的浮现。
     他的工作法是很奇特的。
     工作室好几个裸体的男女模特儿蹀躞着,罗丹特地雇用他们,要他们不断地呈露着肉体,映出人体在自由活动中的形象,他长期观察他们,故能熟知动作时的筋肉状态。现代人之能见裸体,已是特别例外的了,就是雕塑家们,也只能在pose即模特儿在台上摆定某种磷坍时见到,然于罗丹,却成为视觉中最习见的东西了。这种对于人体的深切的认识,原为古希腊人于角力竞技中所习见,而为当时的艺者所完满的表现出来的,罗丹竟恢复了与裸体相习见的古风,因此他终能抓住全部肉体所表现的情感。
     面貌是通常被认为专享的心灵之镜的,面部线条之动作,我们以为是精神生活的专享的外在的表现。然实际上全身没有一根筋不传达内心之变化,快乐或忧愁、热情或失望、清明或郁怒……一切都表露于人体全部。两臂伸张、身躯无力的姿势,是和眼睛与口唇同样表示微笑的心情的。但要传达各种肉的表象时,一定要耐心地去研究这部“美之书”意指人体。这便是往昔的大师沐同化之惠,罗丹在今日凭意志之力所培养完成的。
     他目光注射在模特儿身上,默默地体味着生命之美;他鉴赏着一个少妇在地下俯拾刀笔时的柔媚,手挽发髻时的爱娇;或是一个男子行走时的烦躁的情态。他遇到一个满意的姿势时,就叫模特儿保留他的动作,他立刻抓起黄土动手。
     某一个晚上,在夜幕甫降、黑暗方临的时光,模特儿在屏后更衣,我便和他论到他的工作法。
     “使我惊异的,”我说,“是你的与一般人迥然不同的工作法。我认识不少雕刻家,也见过他们工作。他们叫模特儿站在座上,叫他做某种某种的姿势。不时还要依了他们的意思把模特儿的胳膊和腿或拉长些、或弯曲些,叫他把身躯挺直,或把头倾侧,接近系一架有关节的木偶。
     “你呢?决然相反,你等待模特儿有好姿势时才动手。不是他们来由你摆布,倒是你去听从他们了。”
     罗丹正在用湿布包裹他的泥塑,和婉的答道: “我不是听从他们,我是听从自然。
     “我的同年们像你刚才所说一般的工作,自然也有他们的理由。不过,这样去勉强自然,把人与泥娃一样看待,不免要犯造作与僵死的毛病。
     “至于我,真实的猎人,生命的侦察者,我不愿学他们的榜样。我在观察所得的活跃的姿态上取材,但我绝不去造作材料。
     “就是我处理某一题材,要模特儿做出某一姿势,我只是指示他,而谨防去支配他,因我只顾表现现实可自然的供给我的形式。
     P7-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