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云南洱海地区出土青铜时代金属器的技术研究

云南洱海地区出土青铜时代金属器的技术研究

  • 字数: 27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员雅丽,李晓岑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3398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云南洱海地区青铜时代墓葬和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金属器,造型独特、内涵丰富,为了解云南早期青铜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本文对洱海地区出土的105件青铜时代金属器的成分、金相组织、夹杂物以及制作工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阐明洱海地区金属器的技术特征。通过与邻近地区青铜文化的比较,综合技术分析结果,深入探讨了这一地区金属制作技术的传播、发展以及与其他地区的交流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洱海地区出土的铜器以红铜和铜锡合金为主,另外有6种数量较少的合金类型,包括铜锡铅合金、铜砷合金、铜砷铅合金、铜锑合金、铜铅锑合金、铅锑砷铜合金;铁器有块炼铁和块炼渗碳钢;金器主要是金银合金。洱海地区金属器的成形工艺采用锻造和铸造技术,铜器主要采用石范或陶范铸造而成;铁器和金器主要为折叠锻打而成。洱海地区的冶金技术较早出现在剑川海门口和银梭岛遗址,伴随着不同族群的交流互动,金属制造技术逐步向周边地区传播且进一步发展。本研究为洱海地区存在本土冶铸活动提供了技术上的依据。结合技术分析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对具有北方文化因素的器物及相应技术在洱海地区的发展脉络,以及洱海地区与东南亚青铜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简介
 
目录
引言
章 洱海地区概论
节 洱海地区地理历史概况
第二节 洱海地区主要考古发现
一 考古发现概况
二 墓葬与随葬器物特点
三 典型金属器
第二节 地质矿产资料
第三节 分期与族属
一 分期及年代
二 族属
第四节 青铜文化与技术研究现状
一 洱海地区青铜文化的综述性研究
二 铜器合金成分与金相学研究
三 铸造技术研究
四 其他金属技术的研究
五 洱海地区与其他地区青铜文化关系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实验方法
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样品来源
第三节 创新性
第三章 洱海地区出土金属器的成分与金相检测
节 剑川海门口遗址
第二节 剑川鳌凤山古墓
第三节 祥云检村墓葬群
第四节 祥云红土坡墓葬群
第五节 楚雄张家屯墓葬群
第六节 弥渡苴力墓葬群
第七节 弥渡合家山窖藏遗址
第八节 德钦永芝墓葬群
第九节 德钦纳古墓葬群
第十节 德钦石底墓葬
第十一节 宁蒗大兴镇墓葬群
第十二节 南诏风情岛墓葬群
第十三节 洱源北山土坑墓
第十四节 香格里拉石棺墓
第四章 洱海地区出土金属器的技术分析与结果讨论
节 金属器的成分特征
一 材质类型多样化
二 含有较多杂质元素
三 不同时期金属器的成分特点
第二节 金属器的金相组织特征
一 制作技术特点
二 夹杂物
三 不同时期不同合金类型铜器的金相组织特征
四 组织中的含锡氧化物和富铁相
第三节 合金组成与地质矿产的关系
第四节 按器物类型分析区域特征
一 兵器
二 生产工具
三 装饰品
四 乐器
五 生活用具
第五节 同类器物的比较研究
一 矛
二 钺
三 剑
四 锄
五 镯
六 铁器
第六节 含锑与砷铜合金
一 含锑合金
二 砷铜合金
第七节 镀锡技术
第八节 各遗存金属技术的关系
第五章 洱海地区典型金属器和冶铸遗物所反映的技术与文化内涵
节 剑
第二节 铜铁复合器
第三节 铜钺
第四节 生产工具
第五节 铸范
第六章 洱海地区的青铜文化及其与外界的交流
节 洱海地区青铜文化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洱海地区与滇池地区青铜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洱海地区与北方、中原文化的关系
一 石刀
二 陶罐
三 铜器
四 葬俗
第四节 洱海地区与东南亚青铜文化的关系
一 与泰国青铜文化的关系
二 与越南青铜文化的关系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