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城市灾难医学救援

现代城市灾难医学救援

  • 字数: 349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中民
  • 出版日期: 2019-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249694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1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希望《现代城市灾难医学救援学》的问世,能对我国城市的防灾、救灾、减灾工作,特别是灾难应急医疗救援工作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内容简介
随着改革和创新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城在发展,新城在壮大,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中各类自然灾害、人为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防不胜防。为了提高城市安全和灾难医学救援水平,减少灾难时民众的生命财产损失,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防灾、救灾、减灾”的要求,组织专家编撰本书。 本书的作者均为我国有名灾难医学救援专家,具有丰富的灾难救援技术和指挥管理经验。全书围绕“城市安全与灾难医学救援”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论述和深入研讨,既有灾难医学的基本理论,又有城市中各类常见灾难事件的救援原则,特别适合从事城市灾难预防、应急管理和医疗护理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 1章概述 1 第 1节  城市灾难的种类、历史和现状 1 第 2节  城市灾难救援的基本原则 11 第 3节  城市灾难医学救援基本技术 15 第 2章  城市灾难风险与风险控制 18 第 1节  城市应对灾难的脆弱性 18 第 2节城市应对灾难的风险应对方法 25 第 3节  城市安全的风险评估 29 第 3章  城市灾难的监测与预警 32 第 1节  气象变化数据的监测和预警 32 第 2节大型活动灾难的预防、监测和预警 38 第 4章  城市灾难预防与准备 41 第 1节  政府服务层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41 第 2节  灾难急救技术的科学普及 47 第 3节  国际经验与教训 57 第 5章  城市灾难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64 第 1节  城市灾难现场调查 64 第 2节  城市灾难损失评估和需求分析 71 第 3节  灾后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与控制 81 第 6章  城市灾难医学救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91 第 1节  灾难救援的伦理问题 91 第 2节  灾难救援法律问题和豁免原则 94 第 3节  灾难救援法律问题的国际经验 98 第 7章  自然灾害 101 第 1节  风灾(台风、飓风、龙卷风) 101 第 2节  水灾 104 第 3节  地震 109 第 4节  海啸 113 第 5节  泥石流 116 第 6节  雾霾 121 第 8章  事故灾难 125 第 1节  火灾 125 第 2节  道路交通事故 128 第 3节  踩踏事件 135 第 4节  危险化学品爆炸 137 第 9章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141 第 1节  重大传染病疫情 141 第 2节  新发传染病 142 第 3节  重大食物中毒与职业中毒 157 第 4节  其他公共卫生事件 160 第 10章  社会安全事件 168 第 1节  恐怖袭击 168 第 2节  核辐射事故 169 第 3节  生物性事件 174 第 4节  意外伤害 178 第 11章  城市灾难的心理救援 182 第 1节  群体性应激反应 182 第 2节  灾难心理救援的需求和程序 184 第 3节  灾后常见心理精神问题的治疗 190 附录:心肺复苏发展及 2015指南介绍 204 参考文献 207
摘要
    第3章 城市灾难的监测与预警 3 CHAPTER 在自然灾难中,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难发生频率逐渐增加。 2005年“卡特琳娜”飓风重创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导致新奥尔良市海堤破坏、海水倒灌,造成严重水灾。 2004年夏季台风“云娜”(Rananim)袭击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并引起浙江宁波大范围 Ⅰ型登革热传染病暴发。据统计, 1983年至 1992年台风造成的损失资料显示, 10年间我国(除台湾省外)平均每年遭受台风危害的面积累计达 4700多万亩,死亡人数超过 500人,倒损房屋 80多万间,直接经济损失 31亿元以上。如果按每年 7个台风影响计,则每个台风可造成近 5亿元的巨大损失。然而,气象变化数据的监测和预警可有效预测和预防自然灾难的发生,气象变化观察资料对早期预警非常必要,对于气候相关灾难,可以提前数周甚至隔季预测,从而有效降低自然灾难造成的严重后果。 我国气象灾难监测、预报系统由中国气象局、区域气象中心、省气象台等 2600个气象台站组成,利用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实时业务系统、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数字化天气雷达和甚高频电话辅助通信网等优选技术,在全国建起了一个广泛的气象灾难监测预报服务网。该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报分析系统、预警系统和决策指挥系统,其中决策指挥平台为整个系统的核心。 一、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   1. 气象监测网不合理我国现有的气象监测网对一些特别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不高,对灾难持续时间和强度预测不准,加上数据分析能力不足,导致对灾难发生后的补救不及时,从而扩大化。 2. 气象灾难应急机制不完善预警信息发布后,各部门间的联动机制不协调,在灾难发生前不能够及时、有效应对,灾难发生后,不能够及时、有效处理。 3. 很多地区气象灾难监测预报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很多地方政府重视救灾工作,却忽略了气象灾难的防御、防灾、减灾工作,对气象灾难不能够实现良好的监测和防御。 为解决气象灾难减灾计划的有效实施,我国在国家层面先后制定了《气象灾难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难防御规划( 2009—2020)》《国家气象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推动了国家层面气象变化相关的自然灾难减灾计划有效实施的法律、法规问题,促进了参与各部门间的联动机制的进一步加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