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AUTOCAD 2018中文版入门与提高:土木工程设计

AUTOCAD 2018中文版入门与提高:土木工程设计

  • 字数: 72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CAD/CAM/CAE技术联盟编著
  • 出版日期: 2019-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1808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从内容的策划到实例的讲解接近是由专业人士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自己的心得来进行编写的。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实例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3个部分15章,第1~5章为AutoCAD基础篇,包括AutoCAD2018基础入门,绘图基础与控制,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图形的尺寸、文字标注与表格,使用块、外部参照和设计中心等;第6~11章为建筑施工图篇,包括建筑施工图制图标准(2010版),建筑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等的概述与绘制方法;第12~15章为结构施工图篇,包括建筑结构图制图标准(2010版),基础平面图与详图的概述与绘制方法,楼层结构平面图的概述与绘制方法,楼梯结构详图的概述与绘制方法。
作者简介
胡仁喜,男,湖北麻城人,1976年5月出生,任职于军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博士。目前是Autodesk中国认证考试中心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机械设计、流体动力学、CAD/CAM/CAE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自1999年参与编写计算机教材以来,已陆续出版计算机应用和大中专理论教材书籍近1000本,拥有近30人的稳定创作团队。
目录
第1篇基础知识篇 第1章建筑结构设计概述 1.1土木建筑结构设计基本知识 1.1.1土木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 1.1.2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 1.1.3结构设计方法的演变 1.1.4结构分析方法 1.1.5结构设计规范及设计软件 1.2土木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1.2.1结构设计的基本过程 1.2.2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3土木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简介 1.3.1绘图依据 1.3.2图纸分类 1.3.3名词术语 1.4土建制图基本规定 1.4.1图纸规定 1.4.2比例设置 1.4.3标题栏及会签栏 1.4.4字体设置 1.4.5图线的宽度 1.4.6基本符号 1.4.7定位轴线 1.4.8尺寸标注 1.4.9标高 1.5土建施工图编制 1.5.1编制原则 1.5.2图纸组成 1.5.3图纸编排 1.6学习效果自测 第2章AutoCAD 2018入门 2.1操作界面 2.1.1界面风格 2.1.2绘图区 2.1.3菜单栏 2.1.4工具栏 2.1.5命令行窗口 2.1.6布局选项卡 2.1.7状态栏 2.1.8滚动条 2.1.9快速访问工具栏和交互信息工具栏 2.1.10功能区 2.2配置绘图系统 2.2.1显示配置 2.2.2系统配置 2.3设置绘图环境 2.3.1图形单位设置 2.3.2图形边界设置 2.4基本操作命令 2.4.1命令输入方式 2.4.2命令的重复、撤销和重做 2.4.3透明命令 2.4.4按键定义 2.4.5命令执行方式 2.4.6坐标系统与数据的输入方法 2.5图形的缩放 2.5.1实时缩放 2.5.2放大和缩小 2.5.3动态缩放 2.5.4快速缩放 2.6图形的平移 2.6.1实时平移 2.6.2定点平移和方向平移 2.7文件管理 2.7.1新建文件 2.7.2打开文件 2.7.3保存文件 2.7.4另存文件 2.7.5退出 2.8学习效果自测 2.9上机实验 第3章二维绘图命令 3.1直线类图形 3.1.1绘制直线段 3.1.2绘制射线 3.1.3绘制构造线 3.1.4上机练习——标高符号 3.2圆类图形 3.2.1绘制圆 3.2.2上机练习——绘制锚具端视图 3.2.3绘制圆弧 3.2.4上机练习——绘制带半圆形弯钩的钢筋端部 3.2.5绘制圆环 3.2.6上机练习——绘制钢筋横截面 3.2.7绘制椭圆与椭圆弧 3.2.8上机练习——绘制浴室洗脸盆图形 3.3平面图形 3.3.1绘制矩形 3.3.2上机练习——绘制钢筋接头 3.3.3绘制正多边形 3.4点 3.4.1绘制点 3.4.2绘制等分点 3.4.3绘制测量点 3.4.4上机练习——绘制楼梯 3.5多段线 3.5.1绘制多段线 3.5.2编辑多段线 3.5.3上机练习——带半圆形弯钩的钢筋简便绘制方法 3.6样条曲线 3.6.1绘制样条曲线 3.6.2编辑样条曲线 3.6.3上机练习——螺丝刀 3.7多线 3.7.1绘制多线 3.7.2定义多线样式 3.7.3编辑多线 3.7.4上机练习——绘制墙体 3.8图案填充 3.8.1基本概念 3.8.2填充图案 3.8.3编辑填充的图案 3.8.4上机练习——绘制小屋 3.9学习效果自测 3.10上机实验 第4章辅助绘图工具 4.1准确定位工具 4.1.1正交模式 4.1.2栅格工具 4.1.3捕捉工具 4.2对象捕捉 4.2.1特殊位置点捕捉 4.2.2对象捕捉设置 4.2.3基点捕捉 4.2.4上机练习——按基点绘制线段 4.2.5点过滤器捕捉 4.2.6上机练习——通过过滤器绘制线段 4.3对象追踪 4.3.1自动追踪 4.3.2上机练习——特殊位置线段的绘制 4.3.3临时追踪 4.3.4上机练习——通过临时追踪绘制线段 4.4设置图层 4.4.1利用对话框设置图层 4.4.2利用面板设置图层 4.5设置颜色 4.5.1“索引颜色”选项卡 4.5.2“真彩色”选项卡 4.5.3“配色系统”选项卡 4.6图层的线型 4.6.1在图层特性管理器中设置线型 4.6.2直接设置线型 4.7查询工具 4.7.1距离查询 4.7.2面积查询 4.8对象约束 4.8.1几何约束 4.8.2尺寸约束 4.8.3自动约束 4.9实例精讲——绘制张拉端锚具 4.10学习效果自测 4.11上机实验 第5章编辑命令 5.1选择对象 5.1.1构造选择集 5.1.2快速选择 5.1.3构造对象组 5.2删除及恢复类命令 5.2.1删除命令 5.2.2恢复命令 5.2.3清除命令 5.3复制类命令 5.3.1复制命令 5.3.2上机练习——桥边墩平面图绘制 5.3.3镜像命令 5.3.4上机练习——绘制单面焊接的钢筋接头 5.3.5偏移命令 5.3.6上机练习——绘制钢筋剖面 5.3.7阵列命令 5.3.8上机练习——绘制带丝扣的钢筋端部 5.4改变位置类命令 5.4.1移动命令 5.4.2旋转命令 5.4.3上机练习——绘制双层钢筋配置图 5.4.4缩放命令 5.5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 5.5.1修剪命令 5.5.2上机练习——桥面板钢筋图绘制 5.5.3延伸命令 5.5.4拉伸命令 5.5.5拉长命令 5.5.6上机练习——箍筋绘制 5.5.7圆角命令 5.5.8倒角命令 5.5.9打断命令 5.5.10打断于点 5.5.11分解命令 5.5.12合并命令 5.5.13上机练习——花篮螺丝钢筋接头绘制 5.6对象编辑 5.6.1钳夹功能 5.6.2修改对象属性 5.6.3特性匹配 5.7实例精讲——桥墩结构图绘制 5.7.1桥中墩墩身及底板钢筋图绘制 5.7.2桥中墩立面图绘制 5.7.3桥中墩剖面图绘制 5.8学习效果自测 5.9上机实验 第6章文字与表格 6.1文字样式 6.2文本标注 6.2.1单行文本标注 6.2.2多行文本标注 6.2.3文本编辑 6.2.4上机练习——绘制坡口平焊的钢筋接头 6.3表格 6.3.1定义表格样式 6.3.2创建表格 6.3.3表格文字编辑 6.4实例精讲——绘制柱截面参照表 6.4.1创建文件 6.4.2绘制表格 6.4.3文字标注 6.5学习效果自测 6.6上机实验 第7章尺寸标注 7.1尺寸样式 7.1.1新建或修改尺寸样式 7.1.2线 7.1.3符号和箭头 7.1.4文本 7.2标注尺寸 7.2.1线性标注 7.2.2对齐标注 7.2.3基线标注 7.2.4连续标注 7.2.5半径标注 7.2.6标注打断 7.3引线标注 7.3.1利用LEADER命令进行引线标注 7.3.2利用QLEADER命令进行引线标注 7.4实例精讲——给平面图标注尺寸 7.5学习效果自测 7.6上机实验 第8章集成绘图工具 8.1图块的操作 8.1.1定义图块 8.1.2图块的保存 8.1.3图块的插入 8.1.4动态块 8.1.5上机练习——绘制指北针图块 8.2图块的属性 8.2.1定义图块属性 8.2.2修改属性的定义 8.2.3图块属性编辑 8.2.4上机练习——标注标高符号 8.3设计中心 8.3.1启动设计中心 8.3.2显示图形信息 8.3.3查找内容 8.3.4插入图块 8.3.5图形复制 8.4工具选项板 8.4.1打开工具选项板 8.4.2工具选项板的显示控制 8.4.3新建工具选项板 8.4.4向工具选项板添加内容 8.5实例精讲——建立图框集 8.5.1建立文件 8.5.2绘制图框 8.6学习效果自测 8.7上机实验 第2篇别墅土建施工案例篇 第9章别墅平面图 9.1建筑平面图概述 9.1.1建筑平面图的内容 9.1.2建筑平面图的类型 9.1.3建筑平面图绘制的一般步骤 9.2本实例的设计思路 9.3别墅地下室平面图 9.3.1绘图准备 9.3.2绘制轴线 9.3.3绘制及布置墙体柱子 9.3.4绘制门 9.3.5绘制楼梯 9.3.6绘制集水坑 9.3.7绘制内墙烟囱 9.3.8尺寸标注 9.3.9添加轴号 9.3.10绘制标高 9.3.11文字标注 9.3.12绘制剖切号 9.3.13插入图框 9.4首层平面图 9.4.1准备工作 9.4.2绘制补充墙体 9.4.3修剪门窗洞口 9.4.4绘制门窗 9.4.5绘制楼梯 9.4.6绘制坡道及露台 9.4.7添加标注 9.4.8文字标注 9.4.9插入图框 9.5二层平面图 9.6上机实验 第10章别墅立面图 10.1建筑立面图绘制概述 10.1.1建筑立面图的概念及图示内容 10.1.2建筑立面图的命名方式 10.1.3建筑立面图绘制的一般步骤 10.2AE立面图的绘制 10.2.1绘制基础图形 10.2.2标注文字及标高 10.3EA立面图的绘制 10.417立面图的绘制 10.4.1绘制基础图形 10.4.2标注文字及标高 10.571立面图的绘制 10.6上机实验 第11章别墅剖面图 11.1建筑剖面图绘制概述 11.1.1建筑剖面图的概念及图示内容 11.1.2剖切位置及投射方向的选择 11.1.3建筑剖面图绘制的一般步骤 11.211剖面图绘制 11.2.1设置绘图环境 11.2.2绘制楼板 11.322剖面图绘制 11.4上机实验 第12章别墅建筑结构平面图 12.1地下室顶板结构平面图 12.1.1绘制地下室顶板结构平面图 12.1.2绘制箍梁101 12.1.3箍梁102~110的绘制 12.1.4绘制小柱配筋 12.2首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12.3屋顶结构平面布置图 12.3.1绘制屋顶结构平面图 12.3.2绘制屋脊线节点详图 12.3.3绘制302过梁 12.4上机实验 第13章别墅基础平面布置图 13.1基础平面图概述 13.2绘制基础平面图 13.2.1自然地坪以下防水做法 13.2.2绘制集水坑结构施工图 13.2.3绘制构造柱剖面1 13.2.4绘制构造柱其他剖面 13.2.5文字说明 13.2.6插入图框 13.3上机实验 第14章别墅建筑结构详图 14.1烟囱详图 14.1.1绘制屋顶剖面图 14.1.2绘制箍筋剖面图 14.1.3烟囱平面图的绘制 14.1.4绘制圈梁 14.1.5添加文字说明及图框 14.2基础断面图 14.2.1绘制图例表 14.2.2绘制11断面剖面图 14.2.3绘制其他断面剖面图 14.2.4绘制120隔墙基础 14.2.5绘制构造柱插筋 14.2.6添加文字说明及图框 14.3楼梯结构配筋图 14.3.1绘制楼梯结构平面图 14.3.2绘制台阶板剖面TB4 14.3.3楼梯剖面图的绘制 14.3.4绘制箍梁 14.3.5绘制挑梁 14.3.6添加文字及图框 14.4悬挑梁配筋图 14.5上机实验 附录 Autodesk工程师认证考试样题(满分100分) 学习效果自测答案(选择题) 二维码索引
摘要
    第1章建筑结构设计概述 一个建筑物的落成,先要经过建筑设计,然后进行结构设计。结构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结构的受力形式、配筋构造、细部构造等。要根据结构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因此绘制明确详细的施工图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国规定了结构设计图的具体绘制方法及专业符号。本章将结合相关标准,对建筑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及基本要求作简单介绍。 土木建筑结构设计基本知识 土木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土木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简介 土建制图基本规定 土建施工图编制 学习效果自测 1.1土木建筑结构设计基本知识 1.1.1土木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 根据我国《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土木建筑结构应该满足的功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安全性: 建筑结构应能承受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和变形,在偶然事件(如地震、爆炸等)发生时和发生后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而不致发生倒塌。 (2) 适用性: 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例如,不产生影响使用的过大变形或振幅,不发生足以让使用者不安的过宽的裂缝等。 (3) 耐久性: 结构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完好使用到设计规定的年限,即设计使用年限。例如,混凝土不发生严重风化、腐蚀、脱落,钢筋不发生锈蚀等。 良好的结构设计应能满足上述要求,这样设计的结构才是安全可靠的。 1.1.2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者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指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个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例如,构件即将开裂、倾覆、滑移、压屈、失稳等。也就是说,能完成预定的各项功能时,结构处于有效状态; 反之,则处于失效状态。有效状态和失效状态的分界称为极限状态,它是结构开始失效的标志。 极限状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结构或构件达到优选承载能力或者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称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结构或构件由于材料强度不足而破坏,或因疲劳而破坏,或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时,将丧失稳定; 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时,结构或构件就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后,结构或构件就不能满足安全性的要求。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中某项规定限度的状态称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例如,当结构或构件出现影响正常使用的过大变形、裂缝过宽、局部损坏和振动时,可认为结构和构件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和构件就不能保证适用性和耐久性的功能要求。 结构和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计算后,还应该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验算。通常在设计时要保证构造措施满足要求,这些构造措施在后面章节的绘图过程中会详细介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