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兵本事

兵本事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冯紫英
  • 出版日期: 2019-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651802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兵本事就是要素质过硬、能打胜仗。主席指出,有本事是强军之要。身为军人必须精武艺、通谋略、强技能,在谋求打赢上拥有神通广大、胜敌一筹的本事。军人很大的荣耀,莫过于战场上一展身手,谈笑凯歌还。要适应强军目标要求,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作者简介
冯紫英,著有“新时代兵生活作品系列”,长篇散文《一路兵歌》《述队列》等。作品获冰心散文奖、解放军图书奖。
目录
章 强军之要:军人的本事是能打胜仗
1 战争离我们很近,我们距打赢还远
2 脑子里不想打仗,哪有对本事的渴求
3 追星就追精武星
4 无论当兵干什么,精武强能不松弦
5 战败的屈辱首先是军人的耻辱
第二章 制胜秘籍:一个合格兵的N种本事
6 给你的大脑植入信息化“芯片
7 “人剑合一”是本事的优选境界
8 e时代,打仗还要不要好身板
9 内心强大者,沙场胜算多
10 百人一杆枪,合力打胜仗
11 昨天的战法,打不赢明天的战争
第三章 淬火砺剑:过硬本领是这样炼成的
12 不盯着战场练本领,你的准星就瞄偏了
13 踮起“脚尖”望战场,看多远才能打多远
14 让一颗子弹练出一箱子弹的效果
15 戗着的草长得壮,比着练本领更强
16 虎狼逼出好猎手,“强敌”过招才能练出好身手
17 刀剑越磨越利,本事越用越强
摘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鲜花、礼炮,威武的仪仗、欢呼的人群,长天蔚蓝白云朵朵,大地辽阔绿意盎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庆祝这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而换取的胜利,这用千万人的生命和鲜血换取的胜利!指出,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纪念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昭示。纪念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警醒:当和平鸽带着清亮的鸽哨振翅飞翔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的时候,我们不仅欣赏它美丽的飞翔,更要警惕那瞄准它的猎枪!
     先辈们用鲜血换取的胜利果实
     我们拿什么样的本事去捍卫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然而,和平不等于安全,发展更需要安全。“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靠前力量加快分化组合,大国关系进入多方面角力新阶段,围绕权力和利益再分配的斗争日趋激烈,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现实和潜在的战争威胁依然存在。我国安全形势复杂严峻,周边热点问题持续升温,家门口生事、生乱、生战的可能性严重存在。环顾周边,群狼环伺,虎视眈眈。域外强国甚至一些周边小国,纷纷从陆地、海洋等方向威胁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一些西方国家千方百计挤压我战略发展空间,把靠前战略竞争博弈的焦点引向亚太地区,剑锋直指我国。近几年,日本正再次大步踏上军国主义的老路。日本政府2018年版《防卫白皮书》,宣称朝鲜对日本是“少有且迫在眉睫的威胁”,继续鼓吹“中国威胁”的陈词滥调。为日本谋求成为军事大国张目。同时,大肆扩充军备,在与邻国的领土问题上屡屡挑起事端,挑战战后靠前秩序。与此同时,靠前“三股势力”与境外敌对分子勾联聚合,暴恐活动曾经一度猖獗。
     美国有名中国问题专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安德鲁?内森指出:“美国的位置使它几乎不会受到外敌的直接军事入侵,中国的位置却使它千百年来屡遭侵犯。美国的安全问题是国外,而中国面临的很紧迫的问题是在它边界线上和边界之内。”这一分析颇有道理,中国地缘安全环境的总体态势在任何时候都不容乐观。
     中国军人就处在这样一个咄咄逼人的靠前环境中。
     特别值得高度警惕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幽灵的复活企图。据统计,从古至今,中日两国之间已经发生过近百次战争,其中持续8年以上的战争就有3次,而每一次战争都是日本主动进攻。总结历史经验可以发现,日本一方面表面上很好“彬彬有礼”“爱好和平”,以此欺骗民众,欺骗世界,私下里却包藏祸心。“右手握手,左手拳头紧攥,这样是不会产生真友情的”。另一方面又制造事端嫁祸于人。每一次发动的侵略行动,日本都是在和平的谎言下精心策划、预谋,而后制造事端,不宣而战。像大家所熟知的卢沟桥事变,日本以“一名士兵失踪”(二等兵志村菊次郎,10点30分被认为失踪,10点50分归队。此人1944年在缅甸被新一军孙立人部击毙)为由挑起冲突。再一方面就是进行战争偷袭,这是日本的惯用伎俩。突袭北洋水师战舰,发动甲午战争;突袭旅顺俄舰,发动日俄战争;突袭沈阳北大营,发动九一八事变;突袭宛平城,制造卢沟桥事变;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
     令人惊心的是,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发起,日本都是经过了几年或几十年的精心准备。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政府就开始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的侦察,用特务冒充专家,或是以专家充当特务,对中国城乡的军事、资源、地理、工农业甚至风俗进行事无巨细的摸底。
     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前,也曾对大半个中国进行了实地测绘。湖南郴州曾发现一张由“日本陆军少将大场弥平编纂”的《支那很新大地图》。这张日本侵华军用地图发行于1938年1月1日,左侧印有“特别注明,不许复制”字样。地图上详细标注了当时中国中东部各省政府所在地、机场、铁路、河道以及石油、煤炭、铁、羊毛等资源盛产地,人数和富裕程度,甚至各村的道路水井、一屋一树。还有国民政府所设无线电台地点。“兵要地志”作为侵华日军的利器,其细致程度令人毛骨悚然。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