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不是味精

文化不是味精

  • 字数: 26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阿城
  • 出版日期: 2016-03-01
  • 商品条码: 978753997931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1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散文随笔、谈话集。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为作者任《华夏人文地理》主编期间为其所写文字的集结;第二部分主题为阅读,内容为阿城先生读书所得所感;第三部分主题为谈话,集结了诸多与名家对谈的文章及记者访谈文章。
作者简介
阿城,1949年生。原名钟阿城。原籍四川江津,生于北京。高中一年级逢“”中断学业,1968年下放山西、内蒙等地插队,后又去云南农场当农工。1979年回北京,曾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工作。1984年发表中篇处女作《棋王》,一举成名;1985年发表文章《文化制约着人类》,成为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的“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期间连续创作了中篇小说《树王》《孩子王》及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他的作品具有独树一帜的鲜明风格。
目录
文化 文化不是味精..........002 .......................................
摘要
    文化不是味精
     今天的题目叫“文化不是味精”。
     我估计在座的诸位都尝过味精。尤其大陆的餐馆做菜都要放味精,每样菜里都要放。对味精过敏的人,要特别跟餐馆说“我不要放味精”。但是不放味精,炒的菜也是在炒过放味精的菜的锅里炒,出来还是有点儿味精,味精是躲不开的。我的意思是,从大陆“”之后,“文化”这个词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现在已经达到了味精的地步,什么事情都说是文化,比如“军事文化”,我认为这相当不合适。那我今天就讲讲为什么文化不是一个装饰性的东西,它不是味精,它自己有很实在的东西。
     前两天有朋友警告我:一个东西“不是什么”容易讲,“是什么”很好难讲。但我觉得,“文化”恰恰是特别容易说“是什么”的一个东西。在我看来,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一种关系,我和你,你和他,班级对班级,学校对学校,甚至上升到集团对集团、国家对国家,它们的关系是什么?是“文”还是“武”?中国“文化”的“文”是很早就定下来,很好简单、明确,它是针对“武化”提出的。周公制礼作乐,这个“礼”,就是文。为什么要这样做?周初建立政权,自己力量小,施行的是军事殖民,面对的是随时可能出现的武化事件,所以周公为了安定天下“制礼”,“礼”就是文的意思。也就是说,大家放弃武的关系,约定文的关系。
     “武”是什么呢?只要我的力气大、实力强,你面前的面包我抢过来。这就是“武”。你的资源,我一把就抢过来,你没有办法。这就是武。
     而文的关系中,资源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要有一点,不能是谁的力量大,谁就可以全部拿走。所以,中国的“文”很好简单明确,就是相对于“武”提出的。
     那么“化”是什么?以前大陆“”有一句话:“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融化在血液中”是
     ‘什么意思?――它本来不是血液里就有的东西,为什么要把这个东西融化进去?因为它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文”不是我们的本能,而是后天的一种规定。“落实在行动中”,就是一举一动,包括你心里怎么想、怎么考虑这个事等,所有细节、行为,都是按“文”的方式去处理,这就是“化”,就像春风化雨,把整个地都浸湿了。比如现在大家这么有礼貌地坐在这儿听,而不是每个人挽着胳膊围在我的边上,电影里经常看到把一个人围起来,意思就是要动手了。
     到了春秋晚期,孔子常常说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心里不踏实。为什么?因为孔子那个时代,社会又开始逐渐武化,春秋晚期很好剧烈,到了战国,就接近是“武”的关系了。孔子那个时代面对的是武化的环境,他重提周公,是因为当初制定“文”的制度是周公提出的。孔子在晚年,已经确认自己是殷商的后裔,也就是周所灭亡的商的后裔。但是,孔子提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因为周建立了一个“文”的制度,这个制度很好完整,“郁郁”,就像森林一样,有秩序又旺盛。这个“文”的制度,是好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孔子是遵从周早期的做法。不幸,他所处的时代,是“武”的时代。
     我们翻看历史年表,常常会看到文帝、文宗,或者武帝。在中国传统里,“文”比“武”高,所以帝王不管生前做了多少“武”的事情,总希望死后给他的号是“文”而非“武”。唐太宗死之前对他的小舅子长孙无忌嘱咐了一件事:我死以后,你们给我的号不要是“武”,要“文”。为什么?唐太宗的“武”功很好大,唐初的统一基本靠唐太宗的“武”功,比如收复洛阳,打得很好惨烈。总之,唐太宗在老百姓的传说和历史记载中,他的“武”功不得了,但是,唐太宗关心的是:你不要给我“武”,不要用打天下那点儿事说我,我要一个“文”。所以,“文”在中国的地位相当高。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