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 字数: 32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李观虎 等
  • 出版日期: 2017-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36495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著以丰富的现代农业研究,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信息化研究,以及产业融合研究等相关成果,共同构成现代农业服务业研究的坚实基础,为本书对现代农业服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经过辨析和梳理,结合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和信息化的发展实践,才有了此书的观点和论断。此书既有对相关成果的肯定和继承,也有否定和发展,此书力争对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研究有所开拓和贡献。本书坚持用“现代农业服务业”之名称,阐述了其“理”与“据”,既是对以相同名称研究成果的赞同,也是对以不同名称研究成果的吸收,并努力为“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研究和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背景1
1.1.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进入新阶段1
1.1.2市场化改革和开放提供发展新环境5
1.1.3农业和农村发展有待解决“三农”新问题7
1.2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条件11
1.2.1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12
1.2.2经济结构转型中的现代服务业发展13
1.2.3农业多功能化与产业融合相交织15
1.3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24
1.3.1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内涵24
1.3.2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特征33
1.4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内容和类型35
1.4.1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内容及分类的讨论35
1.4.2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类型和内容39
第二章现代农业科技服务50
2.1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业的新发展51
2.1.1农业科技服务业的新提升51
2.1.2农业科技服务业新业态52
2.1.3农业科技服务业新模式53
2.2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的内容、主体和模式54
2.2.1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的内容54
2.2.2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的主体56
2.2.3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的模式58
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2.3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实践和经验 63
2.3.1北京农科城发展实践63
2.3.2陕西西安果友协会发展实践69
2.4我国促进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措施72
2.4.1打造资源共享的集成式公共服务平台72
2.4.2提供有针对性的多样化农业科技服务73
2.4.3明确各类型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职能分工73
2.4.4加大法制、财政金融的支持力度74
2.4.5建立建全农村人才流动机制75
第三章现代农业金融服务76
3.1农业金融服务的新发展76
3.1.1现代农业金融服务的新提升76
3.1.2现代农业金融服务的新业态77
3.1.3农业金融服务的新模式79
3.2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业的内容、主体和模式80
3.2.1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业的内容80
3.2.2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业的主体83
3.2.3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业的主要模式90
3.3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业发展实践和经验92
3.3.1国外发展的实践经验92
3.3.2国内发展的实践经验99
3.4促进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措施102
3.4.1我国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102
3.4.2促进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措施103
第四章现代农业土地与劳动服务106
4.1我国农业土地与劳动服务的新发展106
4.1.1农业土地与劳动服务新提升106
4.1.2农业土地与劳动服务新业态107
4.1.3农业土地与劳动服务新模式107
4.2我国农业土地与劳动服务业的内容、主体和模式108
4.2.1农业土地与劳动服务业的内容108
4.2.2农业土地与劳动服务业的主体109
4.2.3农业土地与劳动服务业的模式110
4.3我国农业土地与劳动服务业的发展实践和经验113
4.3.1山东省农业“土地托管”发展实践113
4.3.2“田间学校”职业农民培训发展实践119
4.3.3“农事服务超市”发展实践124
4.4我国促进土地与劳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措施129
4.4.1加强职业农民培训,扶持新型农业服务主体129
4.4.2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129
4.4.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现代服务手段130
4.4.4扩展服务范围,强化政府的服务监管力度131
第五章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132
5.1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的新发展132
5.1.1发展的新环境132
5.1.2发展的新趋势134
5.2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的内容、主体和模式135
5.2.1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的概念135
5.2.2发展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的必要性135
5.2.3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的内容137
5.2.4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的主体140
5.2.5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的模式143
5.3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发展实践和经验144
5.3.1国外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发展经验144
5.3.2国内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发展经验147
5.3.3我国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的发展“瓶颈”154
5.4促进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发展的措施155
5.4.1制定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的发展规划155
5.4.2完善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的发展环境156
5.4.3加快现代农业加工和仓储服务的机制创新159
5.4.4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和人才队伍建设160
第六章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162
6.1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的新发展162
6.1.1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的新提升163
6.1.2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的新业态165
6.1.3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的新模式168
6.2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的内容、主体和模式170
6.2.1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内容170
6.2.2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的主体176
6.3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发展实践和经验184
6.3.1国外发展实践184
6.3.2台湾地区实践经验188
6.3.3有益的启示和借鉴190
6.4促进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发展的措施192
6.4.1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存在问题192
6.4.2促进现代农产品流通服务发展的几点措施194
第七章现代农业信息服务197
7.1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的新发展197
7.1.1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新背景197
7.1.2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新趋势199
7.1.3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新特征201
7.2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的内容、主体和模式203
7.2.1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的内容204
7.2.2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的主体207
7.2.3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的模式208
7.3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实践和经验211
7.3.1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的历史进程211
7.3.2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经验213
7.3.3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经验216
7.4促进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措施223
7.4.1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主体功能223
7.4.2加快农业信息服务基础网络建设225
7.4.3加强农业信息服务资源整合与应用226
7.4.4培养农业信息化服务人才227
7.4.5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与大数据发展227
7.4.6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228
第八章现代农业资源、能源和环境服务230
8.1现代农业资源、能源和环境服务的新发展230
8.1.1农业资源现代服务新发展230
8.1.2农业能源现代服务新发展236
8.1.3农业环境现代服务新发展238
8.2现代农业资源、能源和环境服务的内容、主体和模式243
8.2.1改善农业资源供给和服务243
8.2.2丰富农村能源保障和服务252
8.2.3加强农业环境支持和服务254
8.3现代农业资源、能源和环境服务发展的实践和经验264
8.3.1农业资源现代服务发展实践264
8.3.2农业能源现代服务发展实践270
8.3.3农业环境现代服务发展的实践和经验272
8.4促进现代农业资源、能源和环境服务发展的措施281
8.4.1促进农业资源供给服务发展的措施281
8.4.2推动农业能源保障服务发展的措施291
8.4.3提升农业环境支持服务发展的措施294
参考文献305
后记31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