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大美.中国女科学家(全2册)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 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
出版日期: 2019-03-01
商品条码: 9787110098714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9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在中国科研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数以千万计的女科学家活跃在中国各个科研领域。据统计,女科学家占到中国科研人员总数的30%,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之际,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出品,中国科协常委会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和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统筹策划出版了《大美?中国女科学家》系列丛书,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带领我们深入了解女科学家们在报效祖国、潜心钻研方面的感人事迹和人格魅力。
内容简介
大美?中国女科学家(全2册),讲述一批中国女科学家的人生故事,以人物短篇传记的形式来呈现她们的求学经历、科研历程,来呈现她们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的故事,力图以真实故事的形式,展现中国当代杰出女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协同、人梯”的精神风貌,号召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以当科学家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本丛书的出版,旨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凝练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爱国、创新、求实、协同、人梯”精神的新内涵,广泛宣传女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情怀;敢为人先,坚毅执着的精神;淡泊名利,忘我奉献的情操;精益求精,真诚执着的人格。
作者简介
1.中国科协女科技工作者专门委员会是协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议有关事项和开展工作。专委会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具体工作由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承担,接受专门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2.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由全国女科技工作者志愿组成,是党和政府联系女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华妇女联合会的团体会员,是依法登记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其前身为中国女科技工作者联谊会,成立于1993年7月,2007年10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复,中国女科技工作者联谊会更名为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
目录
卷
屠呦呦:青蒿素研究摘取诺贝尔奖
郑儒永:畅游在真菌的世界里
杨芙清:见证中国计算机业的黎明
李方华:给科学更好的“眼睛”
张弥曼:追求“从鱼到人”的证据
陈??:汉字激光照排的“另一半”
钱易:着眼生态文明,抵御环境危机
王静康:中国工业结晶之母
李兰娟:让中国成为传染病防治“领跑者”
陈香美:迎战困扰中国人的肾病
朱兆云:民族药业的“耕耘者”
第二卷
秦川:铸就实验动物科技高速路
孙晨华:卫星通信实现“中国创造”的巾帼英雄
姜丽萍:中国航空事业的“铿锵玫瑰”
王小云:撼动密码学的“支柱”
吴一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追梦人
陈化兰:迎战禽流感病毒
韩喜球:探寻海底宝藏的“科研玫瑰”
梁建英:打造中国高铁“金名片”
姜妍:在乙烯压缩机路上追梦的“工业女神”
王杜娟:映红盾构机半边天的“杜鹃花”
摘要
屠呦呦:青蒿素研究摘取诺贝尔奖
简介
屠呦呦(1930.12-)浙江宁波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她的主要科学贡献是发现具有独特结构的新化合物青蒿素,对疟疾有高效、速效作用。2011年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获国家优选科学技术奖。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在热带地区很容易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介入越南战争,能有效医治疟疾的药物在这片疟疾高发的战场上,成为能决定战局走向的战略资源。
为了援助属于同一个阵营的北越,中国着手开发全新的抗疟疾药物。年轻的医者屠呦呦加入了这场发生在特殊年代的攻关。古代医术提供的灵感,配合现代化学和药学的实验手段,使青蒿素横空出世,挽救了许许多多疟疾患者的生命。多年以后,这项研究很终使她摘取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至高荣耀,成为位获颁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走进中医药的世界
2015年秋天,诺贝尔奖的6个奖项依次公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发现医治疟疾的新疗法”的贡献,与制成阿维菌素的爱尔兰药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大村智一起,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人乃至华裔人士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这一奖项,也是在中国本土从事研究的科学家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类奖项。
在这之前,屠呦呦的名字很少为“圈外人”所知。甚至,她在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之时,竟然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而被一些新闻媒体称为“三无科学家”。但是毫无疑问,她成功发现青蒿素的实绩,远远胜过任何光鲜的头衔与浮名。这种可以有效对抗疟疾的灵药,在问世之后的数十年里,拯救了世界各地千千万万的生命。
屠呦呦的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首诗《鹿鸣》。先秦时代不知名的作者,将鹿群呼朋引伴分享食物的行为,与人类社会宾主融洽的筵席遥相呼应。“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作里提到的“苹”“蒿”和“岑”,其实是一类植物,也就是属于菊科的青蒿。屠呦呦的名字,和她日后的研究领域,就这样在冥冥中发生了微妙的联系。
1951年,对中医萌生兴趣的屠呦呦在参加高考时,志愿报考了北京医学院(今天的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并选择了药学专业。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直接手段,因此经过药学方面的系统训练,会让她有可能了解各种药物对人体产生作用的原理,并且系统地探索中医的草药体系。读书期间,她很喜欢植物分类学、本草学、植物化学等课程,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经由现代生命科学的诠释,带给了她看待中医的全新视角。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卫计委下属的中医研究院(今天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当时,大部分地区的医疗水平还相当有限,不少根深蒂固的传染病仍然在一些省份肆虐。而屠呦呦入职的研究所科研条件比较差,不仅仪器设备简陋,科研人员也不足。但为了改善医疗条件和公众健康水平,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研究,提出要开发中医药宝库,这使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屠呦呦很受鼓舞。她知道,自己在大学里学的药学将会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她一到岗位,就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在屠呦呦参加工作之初,中国对传染病控制的很有名的举措,便是着手扑灭为害南方省份多年的血吸虫病。它曾经是中国主要的传染病,被血吸虫寄生的患者会出现可怕的靠前消瘦和腹部肿胀,痛苦万分。
作为一种有名的寄生虫,血吸虫的生活史已经为生物学界所知晓。被寄生的人和牲畜,粪便里会带有血吸虫卵。血吸虫卵进到水里以后,经过孵化成为毛蚴。毛蚴钻到钉螺体内寄生,然后经过一定的发育成为尾蚴,从钉螺体内溢出来,漂浮在水面上。只要人畜经过血吸虫尾蚴所在的水域,它仅用1O秒钟就可以钻透皮肤完成寄生,在人或牲畜体内,发育成一条新的血吸虫成虫。
在着手消灭钉螺这个中间宿主,以截断血吸虫的生活史的同时,对已经感染的人员进行治疗,则能够使血吸虫不再排卵。为了缓解血吸虫病患者的痛苦,屠呦呦对中药半边莲(蛇删草)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生药学研究,因为根据中医理论,这种药材有助于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和肾炎水肿。此后,她又对中药银柴胡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使《中药志》对它们的记录更为准确。
1959年,她参加了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学知识。这段学习经历使她深刻地认识到,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是很好重要的。在精进先前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她决心深入了解中药材炮制方面的知识,也就是将药材原料转化成可以出售和使用的药材的过程。(比如说,鹿茸是一种中药,将整根鹿茸按照特定的厚度切成片即属于一种炮制。)在培训之余,她常到药材公司去,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和炮制技术,对药材真伪、质量鉴别、炮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都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她又投身于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参与编写了《中药炮制经验集成》一书。将近20年之后,这本书在1978年获得了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大会成果奖。
P2-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