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治理法治化研究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治理法治化研究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作者: 马雁著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97188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治理法治化研究》在田野调研基础上,深入分析隐含于无直接利益相关群体事件中的实际存在的利益冲突的根源,找到演变规律并提出相应的事前调整机制,总结社会态度和社会行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悬置化生存状态群体心理动向进行观察和分析。
作者简介
马雁,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法治与治理法治化、宪法与行政法学。已出版学术专著2本,合著2本;在C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目录导论一、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的研究现状二、研究内容及思路(一)研究内容(二)主要观点(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三、研究的关注点及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研究关注点(二)理论意义(三)现实意义四、力求创新之处章利益关系变动格局中的群体事件一、社会转型期利益关系的变动(一)利益关系的变动(二)利益格局的变动(三)利益摩擦的缝隙化及扩大二、群体事件的类型(一)失地因素群体事件(二)城镇化进程中的群体事件(三)基层农村群体事件(四)环境类型群体事件三、群体事件的结构(一)群体事件中利益矛盾的非结构性(二)群体事件中的利益诉求结构(三)群体事件中的基层社会结构四、群体事件的变化状况第二章利益矛盾中的群体事件一、利益矛盾产生的一般原因和具体原因:基于微观动员及环境的分析二、群体事件发生过程中基于利益衡量和判断的情绪动员、发展及管理三、利益矛盾结构中的“安全阀”及其运用四、“蝴蝶效应”和混沌理论在群体事件中的运用第三章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中的舆情——基于建构论视角一、社会文化层面的原因二、社会结构紧张导致的冲突三、应对机制四、邻避事件——群体事件中的新情况和变化趋势第四章无直接利益群体事件的规律与针对性治理及预防措施一、县域地方性知识视角下群体事件的成因、特点二、群体事件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呈负相关性三、群体事件的规模和烈度与政府执政理念有内在的相关性 四、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情况与演化趋势五、网络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的舆情、冲突分析和应对策略(一)网络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的舆情基本情况(二)网络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中的冲突分析第五章群体事件的类型学处置以及政府责任视角的审视一、群体事件的类型学处置二、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和创新对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的对策(一)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群体事件宏观基础(二)群体事件微观动员机制及应对策略(三)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第六章新媒体环境下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的舆论引导结论一、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观点及对策建议二、分析转型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和变化趋势,提炼解决思路与举措三、总结舆情的变动规律,量化分析引起社会冲突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社会冲突的形式、强度和变化相关的预测机制四、关注人群社会心理的变动,分县市、乡镇两级定点调查并抽样分析,总结地区人群社会态度和社会行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对城乡之间悬置化生存状态群体心理动向的观察和分析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