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近代中国政制史通识 1906-1948

近代中国政制史通识 1906-1948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严泉,陈和丰
  • 出版日期: 2019-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07076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9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法政史观与全球化视野的指引下,本书充分展现了晚清民国政治发展的历史演变进程。通过对立宪政治、政体制度、议会政治、政党政治、司法制度、选举制度、地方自治的概述,深入探讨近代中国政制转型的系列重大问题。不仅于此,本书还与同时代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转型史展开比较,着重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政治转型的时代特色,力图从比较政治现代化的视角重新审视近代中国政制转型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作为一本通识性质的著作,本书亦收录近百条专业名词解释与数十位政治人物小传,其通史体例可以作为高校政治学、历史学专业,以及公共通识类课程的教学参考。
作者简介
严泉,1973年生,安徽芜湖市人,历史学硕士、法学博士。研究兴趣为政治史(民国议会政治与宪政)、中国政治(台湾政治与两岸关系)、中外政治制度(比较议会制度),代表作有:《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民国初年的国会政治》、《民国国会与近代中国法制建设》、《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等。现为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陈和丰,1992年生,上海人,历史学硕士。先后赴英国、以色列短期学习,2018年起就读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商学院。2015年摄制的家族史纪录片《凡人歌》获首届“家·春秋”大学生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很好人气奖。
目录
导论重新审视近代中国的政制转型001
第一章立宪:政制转型的目标
一晚清新政的君宪诉求011
二共和革命的立宪尝试021
三北京政府时期的制宪之争030
四“训政”时期的制宪努力049
五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060
六政协会议与制宪国民大会069
第二章政体:政治权力的转型
一君主立宪改革的尝试083
二民国初年总统制及其变体092
三政体设计的十年试验097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威权政体114
第三章议会:分权机制的创设
一世纪初的议会政治尝试123
二辛亥革命与议会政治132
三正式国会的运作与夭折144
四国民参政会与行宪国大161
第四章司法:法治路径的开辟
一司法变革与清末新政173
二司法转型与民国北京政府180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改革195
第五章选举:政治合法性的彰显
一清末谘议局选举209
二民国议会与总统选举215
三国民大会与总统选举237
第六章政党:政治参与的平台
一晚清政党政治的萌芽259
二民国初年的多党制265
三民国国会与政党政治272
四抗战时期的政党政治288
五战后政党政治的终结300
第七章地方自治:政制转型的基石
一清末谘议局与地方自治311
二民初省议会与地方自治325
三20世纪20年代的联省自治运动330
四南京政府时期的地方自治338
参考文献349
后记358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