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长江与莱茵河:长江与莱茵河历史文化比较研讨会论文集

长江与莱茵河:长江与莱茵河历史文化比较研讨会论文集

  • 字数: 57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百家出版社
  • 作者: 荷包乐史,王振忠主编
  • 出版日期: 2018-09-01
  • 商品条码: 97875475149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场云集国内外有名历史学家的会议 ☆一场高水平的历史文化比较研究的中西对话 ☆以全球视野,多点呈现长江流域与茵河流域两大流域的社会历史文化
内容简介
    《长江与莱茵河》为2017年10月举办的“长江与莱茵河历史文化比较研讨会”之论文结集,共收录论文25篇。论文作者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荷兰莱顿大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英国华威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外研究机构。所收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河流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河流与社会文化,河流、港口与城镇文化,河流、交通与商业,河流、技术与人地关系,河流、环境以及产业文化,等等。本书的内容有助于学界进一步认识因地理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经济、文化关系,将其结集出版,旨在鼓励学者拓宽研究视野、开展国际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跨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
包乐史,荷兰历史学家、汉学家,荷兰莱顿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涉及东南亚和东亚史、海外华侨史、印尼华人史、华侨贸易和殖民地时代贸易与文化等课题。 王振忠,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历史地理、明清社会史、徽学及域外文献研究,重点关注地域文化差异及区域社会之变迁,在学术研究中,特别擅长于对新史料的发掘和利用,重视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重视对传统人文背景下区域社会变迁的综合性研究。
目录
莱茵河和长江三角洲的土地开垦:一个探索性的比较,1600—1800 ◎徐冠勉  [荷]包乐史 风车与纺车   ——15—17世纪莱茵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开发中的人地关系与技术选择 ◎谢  湜 明清时期苏州的引领时尚地位简论 ◎范金民 走码头:江南水乡与苏州评弹   ——以常熟为中心的考察 ◎唐力行 从豪族、大户到无赖   ——清代“淞南”乡镇的生活世界与秩序 ◎冯贤亮 近代上海与长江水运 ◎戴鞍钢 水乡?商路?市场网络   ——立足于明清江南商路的分析 ◎张海英 清代徽商与长江中下游的城镇及贸易   ——几种新见的徽州商编路程图记抄本研究 ◎王振忠 长江三角洲商贸活动与上海苏州河沿岸街区演变探析(1900—1930) ◎马学强 环境变迁与传统社会的发展:从三江到江南的历史过程 ◎王建革 圩田、沙田与垸田:水域围垦史的几种研究理路及其思考 ◎徐  斌 江河改道与区域社会的形成和转型   ——以浙东浦阳江为例 ◎钱  杭 清中前期的京口救生与练湖兴废 ◎吴  滔  阮宝玉 River Cultures in World History — Rescuing a Neglected Resource ◎Lincoln Paine River Societies:Old Problems, New Solutions:A Comparative Reflection About the Rhine and the Yangzi Rivers ◎Catia Antunes The Capitalist Gate to the World:Trade Relations Between Western Germany and the Netherlands, 1740-1806 ◎Ralf Banken Chinese Port Cities and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 Trading Network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ran?ois Gipouloux Two Early Modern Economies at the Mouths of Two Great Rivers:A Comparative Study of Economy of the Yangzi Delta and the Netherland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ozhong Li Archipelagoes of River Towns, Medium sized Cities of the Lower Yangzi and Rhine Basins Compared:1350-1850 ◎Leonard Bluss Structur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Culture in the Rhine Ruhr Area and the Yangtze River: On the Path to a “Great Convergence” ◎Christian Kleinschmidt Changing Course in the Lower Yangzi:The Decline of Liujiagang(Liuhezhen) and the Rise of Shanghai, 1300-1800 ◎David Faure The Transnational Rhine Economy:Core Regions, Clusters and Competiveness. An Introduction ◎Ben Wubs Harmonised Legal Regimes in Inland Waterway Transport in Europe ◎Theresia Hacksteiner LL.M From Rhine to Pipeline: The Transition from Coal to Oil of the Rhine Economy, 1945-73 ◎Marten Boon The Central Commission and Regulation of Rhine Shipping ◎Hein A.M. Klemann 后记
摘要
    后记(节选)     2017年10月26日至27日,“长江与莱茵河历史文化比较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复旦大学主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对外文化传播中心、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荷兰莱顿大学承办。研讨会为期2天,来自荷兰、法国、德国、美国、挪威等国的学者13人,中国学者17人,就莱茵河与长江河流的历史文化比较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讨会分为“长江与莱茵河历史文化比较研究”、“河流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河流与社会文化”、“河流、港口与城镇文化”、“河流、交通与商业文化”、“河流、技术与人地关系”和“河流、环境及产业文化”等主题展开讨论。最后的圆桌会议,则对长江与莱茵河历史文化研究的前景与合作可能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感谢与会的中外著名学者,他们为会议贡献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使得此次学术对话的成果,最终能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呈现,为中外学术交流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 王振忠 2018年2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