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

  • 字数: 22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译文
  • 作者: 霍晨昕
  • 出版日期: 2019-03-01
  • 商品条码: 978755816198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47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表情,是一个人最直接的情绪反应,但有时人会出于各种目的,极力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尤其对于伪装高手来说,似乎能做到天衣无缝。《微表情心理学》通过近百则生活中的实例,告诉你微表情和小动作会出卖人们内心的秘密,再高明的伪装高手也会有瞬间真实情绪的流露,因为微表情和小动作是下意识的本能反应,是不受人的理智控制的。《微表情心理学》讲解浅显生动,是一本针对大众的微表情普及读物,读读这本书,定能掌握很多的识人技巧,让你在商场和职场如鱼得水,再高明的伪装高手在你面前都无所遁形。
作者简介
霍晨昕,一个小写手,有点小理想,想靠自己的力量造成点小影响。坚持写靠谱的东西,致力做靠谱的人,尽量干靠谱的事儿,期望结交靠谱的人。我是80后宅人写手,我是霍晨昕,我穿38码运动板鞋。我享受这路上的一切。
目录
第一章 情绪的蛛丝马迹
跟自己的表情说“你好
微表情:拥有诱惑的面部线索
没表情不一定没感情
你控制不了的肌肉
说谎的情绪和被怀疑的情绪
快乐的心声
愤怒原来是这样
认识悲伤
惊讶的秘密
别怕,赶走恐惧你就赢
走开,讨厌的人
轻蔑就是这样简单
如何回应对方的微表情
认识情绪信号
第二章 不是嘴巴,却也能说话
眉毛告诉你的事
眼珠为什么转来转去
泄密的眼睛
什么样的眼神最迷人
平静之中出彩的鼻子
嘴唇也会七十二变
不甘寂寞的下巴
被低估的笑脸
复杂的笑容
第三章 表情外的动作语言
摆动头颅的深意
不开心的手
手臂表达的情绪
拥抱:最炙热的情感表达
叉腰:手臂的宣言
不安分的脚是快乐的
负面情绪:踢脚和锁脚
膝盖的语言
喜欢还是厌恶,身体告诉你
鞠躬的敬意
不容忽视的肩膀情绪
服装和裸露
第四章 别对我说谎
谎言都是这样开场的
谎言是自我保护的本能
别被他的外表迷惑
他的语调和词汇为何变了
布罗考陷阱
奥赛罗谬误
巧“舌”如簧
从肢体语言看约会对象
第五章 让他们听你的
化解他人敌意的心理策略
这样提建议有效
通过感官词汇拉近距离
跟喜欢的人建立亲善关系
转移他人的情绪焦点
赞美你的敌人
有话好好说
用心锚影响他人
摘要
    试着这样做,对着一面可以看到整张脸的镜子,微笑,皱眉,撇嘴。你会发现当这些面部表情逐一出现的时候,你并没有出现相应的情绪。也就是说,你微笑并不代表你高兴,你皱眉并不意味着你在生气或发愁,你撇嘴也不表示你出现了排斥或不屑的情绪。你接近可以控制面部肌肉的运动。
     可如果你就此得出情绪和表情没有必然联系的结论,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一系列社交准则的迫使下,人人都会戴着一张面具生活。比如,见到不喜欢的人,却又迫于各种压力不能得罪对方,那么心里再厌恶,也会微笑;明明很愤怒,却不能在公开场合发泄,只能装作冷静。除了社交准则的压力之外,有些人戴着面具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谎言。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面部表情都只传达了两个信息,一个是想让别人知道的,另一个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的。
     那么,什么是真表情?什么是假表情?
     简单来说,真表情是人的无意识反应,比如,听到好消息时的喜上眉梢,是不受控制和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这是真表情。相反,假表情是刻意伪装的表情,是有意识反应,比如,孩子渴望得到某个玩具而对父母露出的笑容。
     不管是真表情还是假表情,基础情绪都是一致的,有快乐、愤怒、悲伤、厌恶、惊讶、恐惧、轻蔑等。在很多时候,这些情绪不是单一出现的,比如,愤怒和厌恶同时出现,惊讶和恐惧同时出现。这就造成面部表情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不仅如此,情绪的变化或程度的增减,也会导致面部表情的不同,比如从快乐到悲伤,从不耐烦到暴跳如雷。
     假表情和真表情优选的不同,就是情绪和表情的不一致。比如,你在很快乐的时候听到好友的诉苦,就必然要换上与朋友情绪相符的遗憾表情。其实,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表情的能力,不是长大后才学会的。在我们还是幼儿的时候,就会经常听到父母这样的教诲:“别人跟你打招呼时,你要微笑回应,这是礼貌。”“别人送你东西的时候,要表现出开心。”“别总板着一张脸,这让人不舒服。”久而久之,学习控制表情和掩饰真实情绪,就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和处世准则,这被称为表现准则(displayrule)。
     抛开表现准则给表情带来的复杂性,单是表情本身就有数千个种类,有的表情甚至没有相应的词语可描述,再加上表情程度的不同、同时出现数量的不同,或者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的不同,都让人类在辨别表情真假的道路上感觉困难重重。
     但这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践经验,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总结出一套“拥有诱惑的面部线索”,也就是微表情。通过微表情,人们可以更加细腻地读出表情的真实性。这项分析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初被FBI采用,并一直沿用至今。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